周佳
摘 要 當今教師的專業化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也是我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校教師專業化水平的不懈追求。而事實上,目前對高校教師的專業化問題關注程度仍不高,這與高校教師資格認定制度起步較晚,同時與高等教育以專業教育為主的觀念有一定的關系。推進教師專業化建設,一方面必須加大對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校本培訓”,重視教師的從教能力;另外,還要切實抓好師德教育,培養青年教師的敬業精神。
關鍵詞 高校教師 專業化 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OU Jia
(Art Institute, Zhengzhou University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64)
Abstract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trend in the world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today, but also to strengthen our teachers, school teacher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relentless pursuit. In fact, the current issue of profess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still high degree of concern, which is identified with the university teacher qualification system started late, but there i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to the concept of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ase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one must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hand to strengthen teachers' school-based training, "attention from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lso, earnestly ethics education, training young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含義與特征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教育生涯中,經過不斷學習和能力訓練,逐步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教育能力和專業素質,進而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的過程。具體來講,它的含義包括以下幾點:(1)教師專業化既包括知識技能的專業性又包括教育方面的專業化。國家要求教師行業的任職資歷,既要有學歷水平的標準,更要有教育知識、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的要求;(2)教師需經過國家設置的專門教育培訓機構,進行特定內容的培訓與教育;(3)教師需經過國家關于教師資格和各項專業水平能力的認證與管理,遵守各項規章制度;(4)教師專業發展不是靜止的狀態和概念,而是不斷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
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尤其是高校教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具有相當專業水準的教師需要一個長期的不斷努力和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相關的技能訓練,深化專業素質,提高專業能力,完善教育教學技能,實現專業能力自主和教育能力的成長。這一過程是教師從專業思想到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心理品質等各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經過這一過程,教師會實現從“普通人”到“教育者”的蛻變,這既是專業的發展過程,也是個人的成長過程,教師專業化發展體現出現代教育的普遍規律。
2 我國高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現狀
當今,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并受到很多國家的重視。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教師專業化是加強教育改革,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一個重要取向?,F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教師的專業化,并從多方位、多角度探討其現狀,研究其發展。
然而,我國高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還處于舉步維艱階段,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教師專業化程度還有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專業化意識較弱:當前我國部分高校教師還沒有形成“教師職業專業化”意識,僅僅把教師當作是一種謀生手段,把教學工作當作是一種枯燥的、重復性的勞動,工作中缺乏主動、創造精神,而且工作的熱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呈下降趨勢。
(2)教師的專業化能力薄弱:部分教師基本能力不足,且缺乏自我完善自我成長的內在力量,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改革。許多教師在工作中,不能主動地自我提高,學習并掌握教育教學工作所需的各種知識和各項技能,專業知識不扎實或不與時俱進。且不能適應現代教學技術和能力,缺乏組織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處理課堂偶發事件及與學生交流的能力。
(3)教師的專業化知識陳舊:當前我國大部分教師隊伍的來源還是師范類院校的畢業生,由于較強的專業性劃分,許多畢業生從事教學工作后,往往較為注重自己的專業知識,而對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教學理論知識不太重視,不愿再去學習,更不愿更新知識,創新方法。作為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新教師,沒有專業教學理論知識的指導,只依賴于從老教師那里汲取的教學經驗,信息量和方法相對有限,且系統性不強。且由于缺乏明確的辨識判斷力,對一些不好的教學習慣只是一味承接下來,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而對于已經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來講,他們的教學任務較重,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往往導致他們慣性地依賴于以往的教學經驗,缺乏時間和精力去完善更新相關的教學知識,從而缺乏理論指導。而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全球化發展加快,整個社會對于教師的工作質量和要求也日益提高,面對如此勢頭,以往只依賴于教學經驗的做法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4)專業化研究能力有待提高:許多教師的科研意識較弱,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在工作中,許多教師只重視完成教學任務、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常規性工作,他們通常認為只完成教學任務就是完成了一個教師的職責,科研是自己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涉及的領域,在這樣輕視科研的狀態下,完全將日常教學工作和科研對立起來,從而阻礙了教師自身的發展和提高。其實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鍛煉自身科研能力的機會,如教學論文的撰寫,教學活動總結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認真思考,耐心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
3 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
(1)政府部門應予以重視,加大對高校的教學改革力度,增加投入,加強管理。當前,正值高校調整和合并改革時期,政府部門對高校青年教師的作用認識將直接影響高校教師的發展之路。根據我國的教育發展現狀,政府對于師范院校的地位要充分肯定,對于各類學校的轉型和發展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遵從全國的整體規劃布局。加強對于教師資格認定的管理,要注重教師入職前和入職后的教育,要協調統一。要有限考慮對高校教師的投入,保證教師狀態的穩步發展。同時也應建立更為完善的教師質量水平評估方法,切實做好教師的教育管理工作。
(2)樹立高校教師的全新教育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習化的時代已經來臨,“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已經被大眾所接受,終身學習的理念滲透進人們的生活,這種現象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學習工作模式,也改變了教育的培訓目標和行業的人才需求標準。各行各業都需要學習型、成長型的人才。作為知識傳播者的教師更是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研究者的形象,深入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的研究,成為學習型人才和研究型教師。
(3)提高教師能力,加強“校本培訓”。作為新提出的教育理念,“校本培訓”最早出現在1999年教育部在《關于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一文中?!八^‘校本培訓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的規劃與指導下,以教師任教學校為基本培訓單位,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把培訓與教育教學、科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的一種繼續教育形式。這種培訓改變了理論與實踐脫節、培訓效率低、費用高的弊端,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直接結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自身的資源,是一種比較經濟的培訓方式。”展開“校本培訓”的方式有很多,如導師培養制、假期教師培訓,開展名師進校的講座活動、同事間聽課學習、舉辦教學大賽、共同研究課題等。
(4)緊抓師德教育,培養高校教師敬業精神。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通過對高校教師進行師德方面的培訓,培養其敬業精神,提其高師德水平。而且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其勞動價值的體現具有間接性,因此作為高校教師更要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 夏扉.論教師專業化過程中職后培養策略.教育學術期刊,2008(9):25.
[2] 劉興富. 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4.
[3] 教育部師范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宋廣文,魏淑華.論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研究, 2005.7.
[5] 柳海民等.試論教師專業化及其專業化培養[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
[6] 荀淵.從政策轉變看教師專業化的發展[J].教師教育研究,2004(2).
[7] 李斌.國內外教師專業發展過程研究述評[J].江蘇教院學報,2003.4.
[8] 梁宇學.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J].人民教育,2008(3-4):39.
[9] 張玉華.校本培訓研究與操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