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遠進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結合,讓他們學以致用,才能使他們能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一、生活化小學數學問題的提出與必要性
(1)生活化小學數學問題的提出。小學數學是每一位小學生在接受教育時最開始的階段,其對于學生在日后的生活有著多種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小學教育時,就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實際情況,將生活情境與數學相結合進行教學,從而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生活技能的培養。
(2)生活化小學數學問題提出的必要性。①學生的學習狀況要求生活化小學數學的必要性。小學生其實每天學習的數學知識都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角落落,但是小學生因為年齡的關系,對事物的了解程度也很有限。相應的,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有所欠缺。而這與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聯系。如教師教授的知識難以讓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造成學生的實踐能力下降。因此,生活化小學數學問題的提出非常有必要。②現代教材的要求。在進行小學數學時,將小學數學應用到生活化實際中已經成為了教育部關注的重要問題,但由于該種想法推出的時間還比較短,因此在教材的改革上涉及的范圍還比較窄。要讓現代小學數學教材能夠適應社會,加強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進行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實踐教學的特點
在本文中,針對生活化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研究,采用的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的教材。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雖然在難度上有所降低,但是對于學生的思維要求并未降低,并在教學與生活聯系這一塊加大了力度。應用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實踐教學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實踐與綜合應用是教學中為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重要準備過程。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中的形體公式推導過程為例,在該公式中,有“擺一擺、量一量以及移一移”等手動操作的內容,這是讓小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對自己所做的動作進行思考與記憶。通過該種方式,學生在考試中也能夠通過現有的資料進行公式推導,該種實踐與綜合應用的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公式的出現與運用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死記硬背。②教學中結合書內的內容進行數學實踐的課程安排。在小學數學的實踐與綜合應用中,能夠擴充的內容還包括將實踐與教學的內容相互結合,從而通過實踐與教學,促使學生對于數學感興趣。以蘇教版中對“圓”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指導的時候,可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或是畫圓,然后讓學生使用直尺或是其他的測量工具對圓的半徑或是圓的周長進行計算。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手動性,加強了學生在思考問題上的縝密性。
三、生活化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設計
在上文已經了解到了生活化小學數學必要性以及蘇教版生活化小學數學的特點,那么在教學的設計上根據蘇教版的教材設計宗旨,生活化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設計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解:
(1)從數學教學的實際出發,聯系實際生活。在采用蘇教版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規律、認知經驗以及數學的實際,可將以書本為宗旨的舊觀念轉化,并根據實際情況將生活與數學學習相互聯系起來。以蘇教版的“百分數應用題”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將這一教學單元中的內容進行整合,根據現實生活中應用到百分數的情景進行教學。如以商場購物打折為例,商品打折給學生的第一個感覺是打幾折?比原先降低了百分之多少?通過這么一個簡單的實際例子,能幫助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原先是多少錢?打折后是多少錢?
(2)教學方法的生活化。以蘇教版的“克與千克的認識”為例,在引入新課程時,可以通過交流與談話的方式進行課前交流。如教師在上課前將兩個體重有著明顯差異的同學叫到講臺上,如何知道一個同學比另一個同學重?重多少?采用什么方式?用什么單位進行表示?這時學生就會開動腦筋將自己生活中會用到的東西說出來,例如盤秤、電子稱、彈簧秤之類的。在了解到學生的回答后,教師使用課件將學生所表述的東西都展示出來,并又向學生提問,稱的質量單位有哪些?這樣,通過情景的方式,能讓學生了解到克與千克在生活中的區別以及學生對于質量的認知度。
綜上所述,教師從生活化小學數學實踐教學問題的提出、必要性出發,以蘇教版數學教學為例,對生活化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設計方法進行闡述,能讓大家了解到生活化小學數學在當今教學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實踐的迫切性。
(江蘇省大豐市人民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