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僅僅靠課堂教學是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的。所以,我們要拓展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學習更為廣泛的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能力。那么,如何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呢?
一、小學英語拓展式教學的意義
小學英語拓展式教學受到了教師與學生的歡迎,對于英語課堂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拓展式教學就是以小學英語課程為標準,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并結合實際情況,如學生特點、教材特點等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基于課堂教學,在課外增加英語更高層次的教學內容。教師要輔導學生利用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與方法,進行自主學習或者合作學習,并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設置豐富有趣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鼓勵學生學習,使學習開始良好的習慣,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拓展式英語教學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有效地體現學生的價值,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個性得到發展,為形成良好英語能力打好基礎。
小學英語的拓展式教學,就是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現有的英語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把小學階段各冊的知識聯系起來,制定一個大的目標,并從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出發,把語言技能甚至是德育等多個方面相聯系,對現有的教材進行整理分析、整合補充,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語言知識。在內容上既有學會統一規定的知識,又要多樣化、趣味化,給學生更多的評價,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小學英語拓展式教學實施策略
(1)拓展英語學習目標。對英語教學的拓展,要以課本為基礎,不可超出課本太多的難度。所以,教師要認真研究《英語課程標準》,把握課本的教學目標,了解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在《英語課程標準》的內容與要求指導之下進行合理的備課。教學設計突出社會的人才要求與教學改革的方向,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與教學的規律,制定清晰的拓展英語的教學目標。只要教學目標精確,學習才有了方向,拓展教學才會更為有效。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把以往的教學目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改變了原先的主要以語言知識的傳授為主的單一目標,現在更重視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更注重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改變,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度的培養,進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考慮學生能在一節課上學到了多少知識,而且要把課堂設計得富有生機,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拓展英語學習的樂趣,以更豐富的情感加入到英語學習中來,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遇到學習困難時敢于通過自己的思考,學會合作、學會交流,用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
(2)拓展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之下而制定的,同一個教學內容,可以有多個教學內容。同時,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也需要有合理的教學內容作為支撐。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全面學習知識,提高技能。因此,教學目標只有與教學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綜合起來才能有效達成。英語教學內容是英語教學的核心,有了教學內容,才能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實施教學,讓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好教材這一核心資源,以教學內容為載體,形成一個完整而又清晰的教學體系。但是,教材是死的,不能完全滿足動態的學生的需要。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要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特點,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細化教學目標,以教科書為“藍本”,對現有的教材內容進行挖掘與拓展,并進行適當的整合,這樣經過加工的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學內容拓展可以涉及語言、異國文化、學習背景、思維方式等很多方面,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和運用知識,還要讓學習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學內容的拓展,既有看得見的顯性的內容拓展,也有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等隱性內容的開放。
(3)拓展教學活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發揮他們的能力,把每個學生的情況了解清楚,把做作業的權力給學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做的題目。當然也要布置學生必做題目,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自選題目可給學生作業庫,分片讓學生選擇,可以是學生感興趣的,也可以是學生感覺的自己薄弱的知識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態度與認真度給出適當的評價。
要真正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必須拓展學生的英語習得的時空,以豐富學生的語言活動。英語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也要拓展空間,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進而提升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種拓展式的教學理念符合《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運用英語,為他們的語言提高打下基礎。
(江蘇省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區杭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