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連成
摘 要:通過應用題的解析,中學生分析能力和著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加強對應用題的重視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以及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題;復習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學生們能更好地意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只有培養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才能。
一、加強思想的影響力,樹立學習信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些學生對數學應用題有恐懼心理,不知如何去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對此,我們不能一味求全責備,應當做一個心靈指路者,循循善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應用題并不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要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數學應用題,從簡單題型開始,正確分析數量關系,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學習的信心和學習興趣會大大提高。另外,學生們通過拓展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為掌握該類問題以及掌握更復雜的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簡單的題型增強學生的信心,可以適當增加難度,耐心講解,循序漸進,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強化題干理解能力,以求事半功倍
對于關鍵信息的精準掌握是解決數學應用題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多鍛煉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比如題干中的“至少”“至多”“增加了”“增加到”“減少了”“減少到”等對題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準確區分。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盲目性很強,總是還沒看到問題便急著作答,或者看到題目冗長便囫圇吞棗,一目十行而忽略了重要信息。發現數學應用題的價值,為學生的創造性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因此,一定要認真審題,將題目提取、加工、重組和概括。同時,只有通讀全篇,對題目有一定的正確理解,才能將分數收入囊中。我們要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習慣,讓學生能通過正確、完整的閱讀題目,整理思路理解題干,將題目中所提供的條件及數量關系吃透,從而解決問題。通過不斷的練習,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肯定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注重學生思維鍛煉,突出創新能力
長期以來,固有的學習模式太過死板,不但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扼殺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們太過關注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這樣一來,他們很可能由于對某個點的不理解而使整類問題得不到好的解決。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能正確理解數學應用題,加強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做到對待數學應用題游刃有余,學習興趣盎然。我們還要鍛煉學生的建模能力。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把某一類問題用某種統一的方式去展現出來。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鍛煉學生建模能力,以使他們達到解決應用題的效果。
例如中學生對數學應用題并沒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如果貿然解題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讓他們自己建立圖表的方式來深化對題干的理解,核心是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將實際的應用問題抽象為簡單的數學問題,然后通過解決數學問題來解答該問題。這樣一來,可以使他們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印象,也可以促進立體空間的想象,使腦細胞更加活躍。因此,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應用題的復習。雖然做到這點并不是特別容易,但是了解建模方式后可以使學生們輕松解決某類特定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四、定期進行整理歸類,重視解題技巧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將學過的知識整合歸類一下,這樣在處理某類問題的時候,就能輕松容易得多。我們要編選數學應用型習題,提高學生自我分析能力,同時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常來說,數學應用題中的數學圖解分析法以及直觀分析法在解決數學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基礎知識通過總結傳授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們解決數學應用題。通常說來,教材中針對性練習不足,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我們應當遵循以下原則:①與教學內容相關,選材不應該脫離實際,也不應當脫離教材;②應與學生自身的數學水平相適應;③取材科學性,編題應當符合實際;④取材應當盡量涉及學生普遍熟悉的社會問題。學生們有了解決數學應用題的基礎,再通過后期發散性思維以及腦海中立體空間結構的雛形,對于解決數學應用題有很大的益處。
此外,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都有貪玩的本質,在玩的過程中學習效率是最高的。因此,讓學生們感覺學習就像在玩,這就需要施教者拋棄傳統的教學觀念,跟他們打成一片,用和善和幽默吸引他們對數學應用題的興趣。學生們在這種和諧的氣氛中不但提高了學習效率,也增強了創新能力。這種相輔相成的教與學使學生與教師不再是施教者與受教者,更是一種同伴間的交流與共同進步。
學習的過程需要學生與教師相互配合。教師負責教授基礎知識、啟發學生思考、提起學生興趣;而學生則應該認真聽講、認真思考,提高自己的發散性思維。數學應用題作為初中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考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不僅要發現數學中存在的問題,還要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一來,整體的學習效果才能得到明顯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才能。
參考文獻:
[1]張玲鈞.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2011(2).
[2]陳真清.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考試
周刊,2013(70).
[3]陳亞琴.略談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J].考試周刊,2013(11).
(江蘇省建湖縣寶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