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夫子的前一句是警示應試教育下的我們,后一句是提醒應試教育后的我們。”一句網友的話,展示出日新月異的時代環境下年輕人對于高質量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需求。
2013年年末,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辦的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將主題定為“終身教育的再度創新”,而其間備受矚目的創新項目大獎,便包括近兩年興起并迅速風靡全球的“MOOC”。
勃然而興
所謂“慕課(MOOC)”,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簡稱,其始于2012年4月,斯坦福大學的兩位計算機科學教授創立Coursera在線免費課程。隨后,普林斯頓大學、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62所知名大學也加入合作共建在線免費課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宣布整合兩校師資,聯手實施edX網絡在線教學計劃,也迎來了許多高校的支持。
單看Coursera一個平臺,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吸引了全球80多所成員高校或機構加盟,共享386門課程,注冊學生超過400萬。因此,2012年被《紐約時報》命名為“慕課元年”,MOOC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美國知名的創新顧問公司Innosight也將MOOC評為“2013年四大顛覆性創新趨勢”之一。
與名校視頻公開課只提供課程資源不同,“慕課”實現了學習者對教學課程的全程參與。在這些平臺上,學生可以完成聽課、分享觀點、做作業、參加考試、得到分數、拿到證書的全過程。更進一步的是,2013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門課程已進入美國教育理事會學分推薦計劃,學生選修的學分可獲大學承認——“慕課”進入正規高等教育體系的通道由此開啟。
Coursera、edX、Udacity并稱為“MOOC三巨頭”,在非英語國家,還有德國的iversity、日本的Schoo和巴西的Veduca等MOOC平臺。如今,這股從常青藤高校刮來的在線教育風潮,也開始悄悄影響中國年輕人的學習方式。在Coursera、edX等國外課程平臺動輒幾千萬美元融資吸引人們眼球的同時,華語世界的MOOC學習也漸漸流行,并產生了線上學習社區等配套需求。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也開始在這些平臺發布公開課程,面向全球學習者開放。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朱青生教授在Coursera平臺上開設了中文的《藝術史》課程,現已有上萬人選修。面對MOOC熱潮,他認為:“MOOC的本質是利用信息/圖像時代‘視頻網絡傳播創造和改造知識,傳播知識。強調‘當時性——即要求講授者必須迅速、全面、即時地掌握該MOOC課程播送時的知識狀態、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對之至少有所評述,最好有所推進。”
2012年3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12)》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要求通過信息化與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甚至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創建學習型社會。對于這樣一個宏大的目標,MOOC無疑給了中國將理想落到實地的可能。
雖遇挫折,進步可期
在教育資源相對不平等的國家里,由全世界最好的學校來主導這一范圍廣大、強調互動的教育推廣事業,的確可以稱為一場教育領域的革命。不少研究者認為,MOOC令全球優質教育資源跨越了國界、種族、性別、階層和收入,使人人享受公平教育的愿景變得觸手可及。
然而,《自然》雜志2013年11月的一篇題為《在線教育:MOOC服務于受過教育的少數人》的文章卻提出了不同意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Ezekiel J. Emanuel的問卷調查顯示,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MOOC學習者中,多數已經受過高等教育,并且以尋求職業提升的年輕男性為主。文章還引述Barrow Lee受教育程度數據庫的資料證實,金磚國家雖然MOOC學習者眾多,但超過80%的學習者來自最富有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MOOC似乎強化了那些已接受良好教育者的優勢,而不是幫助更需要接受教育的人群。
網易公開課2013年終策劃的數據也給人們類似的印象。數據顯示,網易公開課中國在線學習者中,72%為男性;在地理上看,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的北京也成為在線課程學習氛圍最濃的城市。MOOC似乎并未改善太多教育不平等。
同時,在Coursera得到總計6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后有批評者稱,“大規模在線課程”不過是金融危機之后華爾街搞出來的新泡沫。
不僅如此,在線課程的完成情況也受到廣泛質疑,某針對17門edX平臺在線課程的分析顯示,用戶注冊總數為841687人,468702名注冊學員瀏覽了一門課程中一半不到的內容,還有292852名注冊者從未學習過任何課程內容。
不過哈佛大學教育學院Andrew Ho副教授認為:“糾結于課程完成率限制了我們對MOOC潛力的想象。”很多教師鼓勵學生使用任何他們認為有用的方式參與在線課程,而不管學生最終是否能獲得證書。
“MOOC在中國目前只有三四十萬的量級,還是一個小眾的精英市場。”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指出,“各方面的力量都希望它更加大眾化,而大眾化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包括語言方面的、在線教育怎樣更有粘性的問題,包括一些硬性的需要解決的需求,比如證書的效力問題。”
毫無疑問,MOOC正在改變學習,雖然這還只是個開始。如果MOOC欲實現其開放教育資源的雄心,還需要在全球范圍內更廣泛的技術支持,以及更好的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