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 孫正鑫
【摘要】本文以1978~2010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基礎,對我國政府教育投資進行了總量分析,然后對我國政府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內在依存關系進行計量分析,其結果表明:我國政府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比較明顯的雙向因果關系。
【關鍵詞】政府教育投資 經濟增長 貢獻率
一、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概述
教育投資是投入教育領域中用于培養(yǎng)不同熟練程度的后備勞動力和各種專門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勞動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貨幣表現(xiàn)。經濟增長是指經濟的人均產出或收入增加以及經濟結構的變化。教育作為國民經濟核算中一個重要的服務部門,它的發(fā)展本質上是經濟增長的一部分,對經濟增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二、我國政府教育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
(一)我國政府教育投資現(xiàn)狀
表1
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2012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版。
政府教育投資是政府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投資中用于教育的那一部分。政府教育投資總量主要包括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投資和預算外教育經費投入兩部分。在此,我們采用我國1978年至2010年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自1978年起,我國政府教育投資總量的絕對值不斷增加,2010年政府教育投資總量達到13490億元,是1978年76億元的177.5倍,這個增長率是相當大的。而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支出總額2010年的值與1978年的值相比分別增長了110.15倍和80.10倍,盡管二者的增速很快,但是仍然低于政府教育投資的增長速度。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我國的政府教育投資不僅其絕對量有明顯的增長,而且政府教育投資的增長速度快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從1978年到2010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絕對量在不斷增加,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國家財政支出和政府教育投資的絕對值也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政府教育投資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也一直不斷增加,但是,政府教育投資占GDP的比重卻是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
(二)政府教育投資與我國GDP總量之間的相關分析與因果關系檢驗
本文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1978年至2010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基礎,對政府教育投資與GDP總量之間進行的簡單相關分析表明,兩者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shù)高達0.99,顯然,政府教育投資與GDP總量之間確實存在著十分緊密的內在依存聯(lián)系。圖1顯示的政府教育投資與GDP總量之間相關關系的散點圖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圖1 1978~2010年我國政府教育投資與GDP關系的散點圖
進一步,本文以1978-2010年之間GDP和政府教育投資(用EDU表示)為研究對象,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由輸出結果得到的擬合方程如下:
GDP=30.80EDU+15474.99
(4.42) (36.89)
從估計的結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擬合較好,可決系數(shù)R2=0.98,表明模型在整體上擬合的比較好。系數(shù)顯著性檢驗:對于β1而言,t統(tǒng)計量為4.42;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為33-2=31下,得臨界值t(0.025)=2.04,t>t(0.025),拒絕原假設H0:β1=0,即接受β1=14.35,表明政府教育投資對GDP增長有比較顯著的影響。由DW=0.16,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查Durbin-Watson表,n=33,k(解釋變量個數(shù))=1,得下限臨界值dL=1.38,上限臨界值dU=1.51,因為DW統(tǒng)計量為0.16
圖2 GDP對政府教育投資簡單線性回歸的殘差趨勢圖
圖2是在簡單線性回歸模型下GDP對政府教育投資回歸的殘差趨勢圖。圖2結果顯示,其殘差項的估計值是相繼若干個負的以后跟著相繼若干個正的,表明回歸模型的殘差確實存在著高度的正自相關,這也與DW檢驗的結果一致。
上述分析結果表明,中國政府教育投資與GDP之間存在的內在依存關系并不是簡單的線性回歸關系,因而不能采用簡單線性回歸模型來揭示政府教育投資與GDP增長率之間的內在依存關系。
因此,我們對其進行自相關的修正方法,我們得到了比較理想的結果。因此,我們選用修正的模型:
lnGDP=0.20+0.53lnEDU
(5.50) (8.27) R2=0.51
該模型是消除了自相關后的模型,它表明政府教育投資每增加1%,GDP平均增長0.53%。通過檢驗可以看出,該模型每個參數(shù)都是顯著的。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教育投資與GDP總量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內在依存關系,下面將用Granger Causality因果關系檢驗法來考查政府教育投資與GDP總量之間的關系。表3的結果表明,對于“GDP變化不是引起政府教育投資變化的原因”這一假設檢驗,其F統(tǒng)計值足夠大,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有理由拒絕“GDP變化不是引起政府教育投資變化的原因”這一原假設。對于“政府教育投資變化不是引起GDP變化的原因”這一假設檢驗,在0.1的顯著性水平上我們也有理由拒絕“政府教育投資變化不是引起GDP變化的原因”這一原假設。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政府教育投資與GDP總量之間存在著互為因果關系,即GDP變化是引起政府教育投資變化的原因,同時,政府教育投資變化也是引起GDP變化的原因。
表3 Granger Causality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三、結論
(一)我國政府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存在非線性的正相關關系
通過對我國政府教育投資和GDP使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的結果可以看出,我國政府教育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政府教育投資的增長會引起GDP的增長,而且這種關系是非線性的。
(二)我國政府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
從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結果可以明確地得出,我國政府教育投資和實際經濟增長之間穩(wěn)定地存在著互動的均衡關系,政府教育投資的波動與經濟增長的波動總是高度密切相關的。政府教育投資的增長能夠帶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同時,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也能帶來政府教育投資的增長。
(三)我國政府教育投資占GDP的比重較低
我國政府教育投資占GDP的比重平均為2.37%,而發(fā)達國家這一比重一般在6%左右,很顯然我國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相差很多。政府教育投資作為國內教育投資的主渠道,在全國教育投入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要想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要想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各級政府必須重視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政府教育投資占GDP的比重。
(四)教育投融資體制改革迫在眉睫
綜合前面三條結論,我國政府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但是其投資量和投資效率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目前我國政府教育經費面臨的壓力已非常大,僅靠單純的政府財政支出已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因此我國急需通過改革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融資體制從質上和量上來對其進行優(yōu)化,教育投融資體制改革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李瑩.我國公共教育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財政性教育支出的視角[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11年12月,13(6).
[2]范柏乃,來雄翔.中國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2005年7月,35(4).
[3]黃晗,馮烽.我國政府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18).
[4]姚益龍,劉晉華,謝中秋.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中美比較研究——給予Feder模型的實證檢驗[J].學術研究,2011(12).
[5]夏杰長.中國教育投資對GDP增長貢獻率的實證分析及其財政政策選擇[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2(9).
[6]Kruger, A.O.?Factor Endowment and Per Capita Income Differences Among Countries[J]?Economic Journal,1978 (78).
基金項目:貴州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比較研究不同省份教育財政支出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以貴州省和山東省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