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次不同于以往,智能路由器的革命之火就是由國內的企業點燃,并燒得越來越旺。只是,雖然以革命的顛覆姿態出現,但智能路由器在目前市場上的角逐中還并沒有嘗到任何甜頭。畢竟,傳統路由器廠商,比如像TP-Link和D-Link等在諸如渠道、價格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而極路由和小米這樣的新軍,前期就只能賠本賺吆喝。
據某機構統計,目前國內的路由器市場將近 60%的份額都被TP-Link把持,其在2013年的出貨量達到了近6 000萬臺,20%左右被第二梯隊的D-Link等傳統品牌占有。整個路由器市場則維持著每個月超過500萬臺的出貨量。
相比之下,新興的智能路由器的銷量只不過就是毛毛雨。其中,極路由算是智能路由器現在的銷量大戶,半年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5萬臺,這個數字卻仍不及一個傳統路由器巨頭“雙十一”當天的銷量。因為出貨量大,傳統路由器廠商還可以把成本控制得更低,換句話說,極路由如果讓TP-Link這樣的廠商來做,硬件成本或將更低。智能路由器想通過互聯網思維“革傳統路由器的命”也非一朝一夕就能成事。
隨著互聯網巨頭的不斷加入,和傳統路由器廠商的聯合發力,使得這片創業的藍海沒過多久就已經逐漸朝著紅海轉化。同時,再加上該領域的監管政策并沒有完善,帶來更多空間的同時卻也不得不提防可能踩踏的雷區,就連智能路由器的引路人也遭遇了挫敗,和支付寶一樣,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極路由國際版也被相關部門叫停。
對此,艾媒咨詢CEO張毅就指出,巨頭們紛紛加入路由器之爭,雖然目的顯而易見,都是出于爭奪用戶和搶占互聯網入口等。但是目前,這個領域一個主要的問題存在于法律監管方面,因為法律監管部門還并沒有就相關行為進行明確表態,這也導致了智能路由器的市場前景還不太明朗,難以作出判斷。顯然,這些對于試圖涉足智能路由器的創業企業并不是什么利好消息。
張毅還認為,智能路由器能否成為家庭互聯網的控制中心也是爭論的焦點之一。但是不管怎樣,這些元素至少讓已經沉寂已久的路由器市場重新煥發了生機。
是的,不管怎樣,這場革命都讓路由器市場重新煥發了生機。而且,絕不僅僅是為路由器市場帶來了生機。
智能路由器,革命的最大資本就在于其作為網絡入口背后那正處于蓬勃建立態勢的生態圈。以家庭為單位的網絡入口,遠遠比其他入口要扎實和肥美得多。就算智能路由器本身的需求量算不上多么大,互聯網巨頭依然也會不斷覬覦,垂涎欲滴,因為,其背后真正的巨大需求是讓他們無法不為之動心的。
革命至此,智能路由器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而對于試圖投身的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創業團隊來說,如果只是單純憑借“一個產品+服務”的打法,已經很難在這個市場與更大的企業匹敵。如何在一個縱線上垂直深入,圍繞自己的方向和資源,規避與巨頭公司競爭,垂直發展,縱向連橫布局生態,快速形成自己的網絡和生態,這才是創業公司應該思考的。
總而言之,智能路由器的革命,并不僅僅在于如何去做好一款路由器產品,而是為了掌控互聯網入口,借助其潛在的家庭互聯網中心的地位,并利用流量帶來的大數據,逐步實現硬件到軟件再到云服務的戰略轉移。
顯然,在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硬件智能化發展大潮的強勢推動下,傳統路由器市場的外殼已經開始龜裂,而智能路由器市場的蓬勃態勢已經到來。這樣的時候,進軍智能路由器領域,卡緊家庭數據的中—革命之路,大勢所趨。
當然,這一切都得搶在革命結束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