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
第二次視頻版權大戰
2013年12月30日,《百度影音》和百度視頻清理下架了所有涉嫌侵權的內容,不少網民感嘆,以后怎么辦,沒得看了。其實,這次百度系網絡視頻下架侵權視頻只是第二次視頻版權大戰的一個小小縮影。但是,為什么是第二次呢?難道以前還有一次?確實,這已經不是網絡視頻業界第一次的維權大戰了,第一次維權發生在2009年,距離現在實在有點遙遠,咱們今天就說說這才發生的第二次大戰。
3億元!聯合行動大手筆開場
這第二次大戰始于2013年11月13日,由優酷土豆集團、搜狐視頻、騰訊視頻、樂視網、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MPA)、美國電影協會(MPAA)、日本內容產品流通海外促進機構(CODA)、萬達影業、光線傳媒和樂視影業等一大批影音企業聯合發布“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合行動宣言”,公開表示要聯合起來對抗百度等影音提供商的盜版和盜鏈行為。上述聯合行動發起方同時宣布,已向法院起訴百度的盜版侵權案件共立案百余起,涉及百度盜鏈和盜播移動視頻版權的影視作品逾萬部,索賠金額達到3億元人民幣。
聯合行動發起方稱:百度通過旗下的視頻業務的侵權行為主要通過百度視頻搜索、《百度影音》、《百度視頻》和百度影棒四個產品完成。侵權的形式主要是盜鏈和為盜版視頻網站提供技術、流量與收入等全方面支持。作為發起方的搜狐CEO張朝陽表示,百度以零成本播放,卻要其他平臺承擔內容采購和帶寬成本,并形容現在的視頻行業是“小偷與強盜橫行的時代”。
面對以上控訴,百度方面自然不能坐以待斃。百度回應稱,百度“一直高度重視視頻行業的版權保護問題”。據介紹,百度從2012年開始在打擊盜版視頻內容方面采取了4大舉措:自動過濾、開辟綠色投訴通道、引導優質正版內容和斷開惡意視頻網站鏈接。
為了印證自己的說法,百度還拿出了相關數據來撐場。據統計,從2013年6月至今,百度系視頻產品封殺各類盜版及不良網絡視頻內容鏈接數量超過580萬條。其中,僅《百度視頻》就處理舉報內容達150萬條。同時百度還指責行動發起方,稱由于訪問量巨大,單從這上面看,百度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視頻網站,“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譽之所至,謗必隨之”。
25萬元!百度戰敗被罰
時間在慢慢前行,雙方的口水戰沒有取得太多實質性的成果。雖然百度方面迫于壓力,下架了一部分盜版內容,但并未進行徹底清理。至少在罵戰進行時,還有媒體通過《百度視頻》搜索到,并播放了《私人定制》的盜版片源。
不過,在2013年12月30日,這種僵持的局面終于有了重大變化。就如前文說的一樣,百度在這天全面下架了所有涉嫌侵權的內容。當然,變化不僅只是這一點。就在當天下午,國家版權局召開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新聞通氣會,對百度等廠商做出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罰款25萬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進行到這里,聯合行動總算是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版權大戰?地位之爭!
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下架涉嫌侵權的內容,罰款25萬元人民幣顯然沒有讓百度傷筋動骨,這場戰爭還會持續下去。不過,回過頭來想想,在視頻之戰發起者義正詞嚴地打擊盜版的背后,難道就僅僅只是為了版權這么簡單么?自然沒有那么簡單,這其實是一場搶占視頻入口,捍衛行業地位的利益之爭。
我們先來看看百度。作為國內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百度系早就成為國內視頻網站的最大流量入口,為全視頻行業貢獻75%的搜索流量,每日為視頻網站的帶來1億次以上的用戶訪問。同時,百度獨資的《愛奇藝》現在已經成為國內正版高清視頻的領軍者。除此之外,百度還斥巨資收購了PPS,并將其與《愛奇藝》合并,這一舉動立馬就樹立起了百度在視頻行業“坐二望一”的位置。今年9月,百度宣布旗下的《百度視頻》移動端更是宣布其累計激活用戶數已突破1億,日活躍用戶數快速增長至2?000萬,躍居移動視頻行業第一名。同時,隨著4G的到來,百度龍頭老大的位置將更加鞏固,難以撼動。
反觀這場“版權之戰”的發起者優酷土豆、搜狐視頻、騰訊視頻和樂視網等,應該說一度是視頻領域的先行領跑者,曾經牢牢占據了行業的龍頭地位。最近三年來,移動互聯和視頻網站是發展最迅猛的行業,而且視頻已經成為移動端第一大應用產品。但是,百度系視頻在近兩年的頻頻發力,尤其是在最具增長潛力的移動視頻領域的迅速崛起,已經對這些曾經視頻領跑者的江湖地位造成了實質性的影響。于是,這些曾經的大佬們再也坐不住了,借版權之名,搶地位之爭的版權之戰,火熱開打。當然,這次大戰才剛剛進行到第一階段,雖然百度露出敗象,但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游戲業界的版權大戰
說完了視頻版權大戰,我們再來說說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游戲版權之戰。或許你會覺得奇怪,游戲不都是自己開發,或者通過正規渠道引進的么,怎么會有版權問題?游戲當然也有版權,不過這個版權并不是指游戲本身的版權,而是作為游戲背景(世界觀)存在的那些文學作品和動漫作品等的版權。
狂發律師函的騰訊
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2013年的1月,當是時,國內互聯網超級巨頭騰訊宣布與集英社達成大規模版權合作,獲得《火影忍者》和《海賊王》等11部經典漫畫的電子版權發行權。之后的2013年4月8日,國內多家一線游戲媒體都收到了來自“受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委托”的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發出的律師函,函中要求各大媒體刪除由動漫《火影忍者》改編的“盜版游戲”的宣傳報道信息。業內紛紛猜測,這是騰訊將要大范圍打擊動漫盜版行動開始的信號,雖然行動僅止于律師函的程度,但背后的用意不言自明。
金大俠怒了!
大家都知道,除了動漫改編的游戲之外,武俠改編的游戲在國內也有很高的市場份額。而這些游戲中,被改編最多的就是金庸金大俠的武俠作品。國內目前武俠題材的手機游戲中,使用金庸作品的占四成以上,不過其中的絕大部分廠商都沒有取得金大俠的授權,屬于擅自使用的侵權行為。作為版權所有者,金大俠面對這種情況自然非常不高興。于是,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金大俠要求國內獲得其小說正版授權的兩家游戲廠商搜狐暢游和完美世界聯合對市場上的侵權游戲進行維權。一時之間,手游市場上風聲鶴唳,不少和手機游戲相關的個股悉數走低,有的跌幅甚至在一天內超過8%。
版權,游戲行業發展的新力量
從現實意義上看,似乎騰訊和金庸的維權行動對國內的游戲行業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而這些行動的直接受益著也只是那些取得了正版授權的游戲產品。但是,我們不妨換個方向來看待這個問題,那就是這些維權行動會對整個行業產生什么影響。
手游關鍵還是要看創意,現在的手機游戲高度雷同,基本上換了一層皮,就對外號稱開發出一款新游戲了。還有各類知名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識產權,即文中的版權)的互相抄襲,但好的IP真的不一定就會帶來成功。因為IP不是萬能的,說到底IP只是一種辨識度,它只能幫助廠商做出差別化和低成本獲得用戶。這也是為什么海外的一個游戲IP可以長久不衰,生命力長達數十年以上,而國內能夠堅持兩年時間都是鳳毛麟角,背后原因不言而喻。
所以,像騰訊和金庸這些版權所有者的維權行動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這會促進更多的侵權廠商割除自己的“原罪”,回到創新這個良性的軌道上來,這樣才能讓優秀的手游產品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