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玩轉理財通
經筆者試用,購買“理財通”只需要將銀行卡與《微信》理財通綁定即可,綁定后直接點擊存入即可完成購買。首先,打開《微信》,找到理財通,并將銀行卡與其綁定。其次,輸入你要購買的金額,點擊“存入”。最后,輸入姓名、證件號碼及綁定的銀行卡登記電話號碼,確認后,購買完成。購買完成后,就可在此界面查看每日收益。
其實,余額寶與理財通兩款產品的操作流程都非常簡單,支付順暢,但大家每天打開《微信》的頻率遠遠高于《支付寶錢包》,因此,理財通在隨時隨地轉入以及隨時查看收益方面,更有吸引力。有互聯網金融行業人士認為,基于《微信》龐大的用戶數和高頻次的打開率,理財通將是騰訊未來最有潛力對抗余額寶的產品。
對比余額寶
然而,不管再怎么低調,也難以掩蓋微信支付要和支付寶死磕的決心與自信。早在正式發布之前,理財通一直被媒體稱作《微信》版的“余額寶”。但對于騰訊來說,它注定要摘掉這個帽子。
因此,理財通和余額寶的對比是在所難免。便利方面,微信驗證碼是亮點,也是敗筆。至少兩極分化是肯定的。而筆者自己是不會輕易允許App讀取短信的,讀取短信填驗證碼也讓我覺得不靠譜。
在用戶方面,顯然《微信》的用戶量更大,但是用微信支付的人應該沒支付寶用戶多。換句話說,大多數用戶僅把騰訊的相關應用用于社交和娛樂。
前兩項,或許理財通有了一點優勢,不過接下來的安全方面,支付寶就更加專業和專注,而《微信》的復雜功能和社交因素導致安全性太低。
至于大家最關心的收益方面,天弘是新秀,很多方面可能還不如華夏,但是看增長速度,很快就會超過華夏,公募已經實現。
此外,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余額寶可以直接用來消費和購物,理財通卻不可以,除非用戶先將資金轉出到銀行卡。
又一個《來往》?
其實,作為一款基金理財產品,我們不能簡單地站在移動互聯網的角度來看重所謂的體驗。因為大部分用戶的核心關注點不在這,他們的核心關注點其實在于收益,以及提取存入的時間差。
理財通面臨的根本問題其實就跟《來往》一樣:如何才能吸引用戶把已經存到余額寶里的錢取出來。而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盡力提高收益率。試想,要是都差不多的收益率,用戶只有閑得蛋疼才會把錢從余額寶里取出來再存到理財通。對于一款基金產品而言,《微信》的便車是不那么好搭的。對抗余額寶,理財通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