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芳
【摘要】鄭州航空港的建設和發展屬于國家戰略,承載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神圣使命。在臨空經濟背景下以鄭州航空港為例研究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戰略尤為重要??偨Y了國內典型城市及部分發達國家高端制造業發展經驗以及國際上較有特色的航空港經濟發展模式,分析了鄭州航空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環境,從發展的重點領域、產業集聚、配套平臺等角度提出了鄭州航空港發展高端制造業的戰略。
【關鍵詞】航空港 高端制造業 發展戰略
一、引言
2012年8月河南省政府出臺的《河南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高端制造業納入戰略新興產業的范疇;2012年12月國務院出臺的《中原經濟區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積極培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2013年3月國務院批復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對高端制造業的支柱行業做出了具體說明。這為河南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抓住這難得的歷史機遇,正著力建設與航空物流業和現代服務業協調一致發展的航空港高端制造業園區,意圖使之成為鄭州臨空經濟、鄭汴新區經濟、河南省域經濟乃至中原區域經濟的重要載體和新的增長極。在鄭州臨空經濟的各期規劃中,高端制造業產業都被作為園區發展的重點。但是同時不能忽視的是鄭州航空港發展高端制造業還需要面對很多問題,比如缺乏核心技術、研發投入不足、集聚程度不高、高新技術制造業發展不理想、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等,企業數量少、缺乏世界級知名品牌、人才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還很突出。鄭州航空港高端制造業的集聚與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種情況下,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端制造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發展環境、發展戰略進行研究非常必要。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端制造業發展戰略研究”(2013B316)中更進一步明確了高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國內外高端制造業發展經驗總結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調查,國際市場戰略正在發生調整,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向中國轉移。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大多數跨國公司選擇向中國大陸轉移,而且是轉移高端制造業。
從國內看,高端制造業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一線發達城市,都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取得飛速發展。例如,在短短的幾年里,生產出全球最快的高鐵,并迅速實現產業化,是一個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高鐵每年的投入都在8000億元以上,2009年平均每天投入在30億元以上,高鐵產業已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崛起,帶來交通運輸業、裝備制造業、新材料、新科技、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同時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高鐵產業、物聯網產業具有龐大的商機,推動了制造業的轉型和升級,推動了高端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后危機時期,全球產業重新布局,我國必須抓住機會,做好經濟起飛的準備,推動制造業的升級和結構調整從而推動高端制造業的發展。
從國外看,奧巴馬明確指出:美國要重新回到“制造業時代”。這意味著美國未來將會把主要精力放在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上。高端制造業是支撐美國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美國政府一直把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放在國家戰略高度,將高新技術研究與應用作為發展高端制造業的核心,走以科技政策為核心推動經濟發展的道路,并推出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來推動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也分別推出各自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加以扶持。目前,高端制造業已經成為許多國際大都市制造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倫敦、巴黎、紐約、東京和首爾等大城市都在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同時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提升制造業,以促進制造業的高端化。
表1給出了國內外高端制造業發展經驗的概要總結,表2給出了國際上有特色的航空港經濟發展模式。
表1 國內外高端制造業發展經驗總結
表2 國外比較有特色的空港經濟發展模式
三、鄭州航空港高端制造業發展環境
表3 鄭州航空港發展環境的SWOT分析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其發展無疑需要良好的產業來支撐,這一方面來自于既有的內部條件,另一方面來自于內部條件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性預期。這就需要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既有的內部條件和面臨的外部發展環境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探索如何利用自身的內部優勢最大可能地抓住有利的外部環境,同時盡可能地避免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對自身的不利影響,從而找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競爭優勢。目前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分析主要采用構造SWOT矩陣,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這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產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見表3。
表4 2011~2012年河南省高端制造業主要指標變化情況
備注:表4每一個指標下面左邊是2011年數據,右邊是2012年數據。
由于鄭州航空港發展規劃于2013年3月獲得審批,其發展情況和對應指標變化目前不易獲取,故通過表4和圖1列出全國和河南省高端制造行業2011~2012年部分指標的變化情況以供參考。容易發現,除了通用設備制造業,其他高端制造行業的相關指標都呈現增長趨勢,有了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的引擎作用,河南省高端制造業未來必然呈現良好態勢。
四、鄭州航空港高端制造業發展戰略
(一)重點領域:鄭州航空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重點
1.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適應重大工程建設需求,以提升重大裝備的高端制造和整機配套能力為方向,突破核心主機和關鍵輔機工藝技術,擴大優勢產品規模,提高系列化水平,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裝備,大力發展智能電網和智能制造裝備,積極發展航空裝備、衛星應用產品等,促進制造業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發展。“十二五”期間,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
2.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發展的機遇,堅持承接產業轉移與培育新興服務業態并舉,加快建設體現技術升級換代的智能終端、新型顯示、半導體照明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物聯網、云計算、高端軟件、新興信息服務等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推進電子信息產業跨越式發展?!笆濉逼陂g,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50%以上,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3.生物醫藥產業。充分發揮我省市場和資源優勢,強化龍頭企業帶動和技術創新驅動,擴大和提升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和水平,重點突破生物制造產業關鍵技術,增強生物育種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能力,加速構建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現代生物產業體系?!笆濉逼陂g,生物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成為全國重要的生物產業大省。
4.其他制造業。比如,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
(二)產業集群:從中原經濟區角度培育高端制造業關聯的產業集群
按照統籌規劃、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集聚發展的原則,圍繞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依托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園區30個左右,加強規劃政策引導,完善配套服務功能,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企業集中集聚,重點培育發展一批特色鮮明、鏈條完善、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具體有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集群、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生物育種產業集群、太陽能產業集群、新型合金材料產業集群、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超硬材料產業集群、節能環保裝備產業集群、智能電網裝備產業集群、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三)配套平臺:建立高端制造業關聯的發展平臺
1.航空港電子商務平臺。2013年3月國務院批復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中明確,將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在進出口通關服務、結售匯兌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電商的戰略合作,搭建安全便捷的商業交易應用服務平臺,建設全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研究探索建設跨境網購物品集散分撥中心。以電子商務推動傳統商業模式創新,實現實體購銷渠道和網絡購銷渠道互動發展,推動名牌名店商業街區建設。在鄭州臨空經濟的各期規劃中,電子商務產業和跨國貿易都被作為園區發展的重點。但是同時不能忽視的是鄭州航空港發展電子商務和跨國貿易還需要面對很多問題,比如對關鍵技術的研究不透徹、信息共享難度大、供應鏈金融發展不理想、研發投入不足、沒有形成完整的跨國交易需求鏈等,企業數量少、缺乏世界級知名品牌、人才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還很突出。鄭州航空港跨國貿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航空港物流中心。發展鄭州航空物流是利用鄭州機場特有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的最直接途徑之一。航空物流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經濟實驗區日益增長的航空貨運需求,還可以反過來促進機場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增強鄭州機場的競爭能力。物流產業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率先形成或集聚會影響鄭州的臨空經濟格局,而相關產業的空間分布、生產集中反過來也會對航空物流市場的培育、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空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于省域經濟的發展和中原經濟區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3.航空港協同創新平臺。協同創新指圍繞創新目標,多主體、多因素共同協作、相互補充、配合協作的創新行為;其主要形式就是產學研協同創新,特別是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產業、地方政府進行深入融合,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與模式;特點是參與者擁有共同目標、內在動力、直接溝通,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資源平臺,進行多方位交流、多樣化協作。
五、結論
本文通過梳理國內外典型城市以及發達國家高端制造業發展經驗,結合鄭州航空港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大環境,提出了具體的發展戰略:第一,將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列為發展的重點領域;第二,從中原經濟區角度培育高端制造業關聯的產業集群,比如智能電網裝備產業集群、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第三,建立高端制造業關聯的發展平臺,比如航空港電子商務平臺、航空港物流中心、航空港協同創新平臺等,特別地,在臨空經濟背景下,產業鏈條的構成、知識與信息的共享、人才結構配置等顯得尤為重要,培育和發掘應用型人才成為關鍵路徑,協同創新平臺更成為應用型人才發揮光和熱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發展的催化劑和加速器,必然能夠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發揮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謝里,羅能生.中國制造業空間集聚水平及其演變趨勢[J].科學學研究,2009,(12).
[2]陳建軍,黃潔,陳國亮.產業集聚閻分工和地區競爭優勢,來自長三角微觀數據的實證[J].中國工業經濟,2009,(3).
[3]白重恩,杜穎娟,陶志剛等.地方保護主義及產業地區集中度的決定因素和變動趨勢[J].經濟研究,2004,(4).
[4]路江涌,陶志剛.我國制造業區域集聚程度決定因素的研究[J].經濟學(季刊),2007,(6).
[5]徐維祥,汪彩君,唐根年.中國制造業資本積累動態效率變遷及其與空間集聚關系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1,(3).
[6]肖智星,何景師.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集群、高端化、自主化[J].生產力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