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年我拿著只夠一年用的費用和一張單程機票,便去英國留學三年。為了省錢,我每天步行55分鐘上學,在英國濕冷的天氣下,抵著寒風步行,滋味殊不好受。那時每周在餐館兼職三天。當時也有覺得‘苦的時候;現在回望,卻對留學時視野得以拓寬,深感珍貴和“甜”。
——香港特首梁振英12月23日在其官網發表網絡日記稱,他以自身留學經歷鼓勵年輕人勿輕言放棄。
2、
我們將繼續面向中國和東盟各國政府教育部門和教育戰線,組織面向東盟使館官員的講座和在華東盟留學生活動,促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合作交流,為落實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出力。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馬明強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座談會上如此表示。
3、
雖然我國教育規模已位列世界首位,但還不是教育強國。人才培養質量還不夠高,國際競爭力還不夠強。特別是高校培養創新人才乏力,技術技能型人才緊缺,教育對經濟轉型升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應當發揮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撐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原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鐘秉林先生在由搜狐網、搜狐教育主辦的《國之崛起 因教而變》年度盛典中發表演講,表示中國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必須加強系統研究和綜合改革,才有望破解教育發展的難題。
4、
今天的40個號已經發完了,你下次再來吧。
——某香港城市大學畢業生辦理國外學歷學位認證,卻被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知號已被拿完。為了盡早拿到證書,該生做足了攻略,依然沒能少跑幾趟。據媒體調查,進行海外學位認證,資料再全,至少也要跑三趟。
5、
海龜變成海帶,大量中國留美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這不過是美國大學畢業生大量失業現象的一部分。那些盲目崇拜美國的“先進教育”的人們往往意想不到:美國的大學,每年給大量不學無術的畢業生發文憑,制造著大量的豆腐渣。
——薛涌在博客中寫道,美國大學的教育存在豆腐渣工程,僅讀本科白燒錢。
編輯:李夢夢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