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朝氣蓬勃、躊躇滿志,但面對工作壓力或遇到挫折,不少人便如草莓般經不起磕碰,一碰就爛,一壓就扁。
“同學們都羨慕我一畢業就找到了工作,收入穩定。可這幾個月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鴨梨山大啊!”一說起工作,就職于一家國企的周韻難掩焦慮。
周韻今年研究生剛畢業,在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這份旁人艷羨的工作,她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得心應手,“我大學念的是英語專業,和現在的工作根本聯系不到一起,做工資報表、安排培訓什么的,全部都要從頭學,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犯錯”,周韻如是說。
“壓力大,吃不消,還很難養活自己。”面對工作壓力,做了五個月銷售的俞辰選擇了辭職。俞辰算了一筆賬,自己業務跑得不算好,每個月拿到手的錢3000元不到,除去房租、交通費、伙食費后所剩無幾。從小沒吃過什么苦的他撐了幾個月,還是選擇辭職回了老家。由于家境不錯,心疼孩子的父母也默許了他在家待業。
畢業于某高校的楊鯤,在職場經常“見異思遷”。2013年,結束了“北漂”生活的楊鯤回到老家,先后做過培訓老師、網站美編、地產顧問、行政助理等,但每份工作的時間都沒超過兩個月。一家銀行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表示,一些職場新人總覺得自己沒被重用,但當你真有重要任務交給他的時候,又不一定能扛得起。事情沒有辦好被領導說兩句,有些新人就會生氣,有些干脆辭職走人。
職場“草莓族”,原本是流行于我國臺灣的一種稱謂,用來形容年輕人像草莓一樣,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爛。“草莓族”的明顯特征包括:很難融入新環境,較難適應集體生活,不善于團隊合作;面對工作競爭壓力,心理承受力差;工作主動性及積極性較差,難以面對挫折。
A首先要學會抗打壓,增加自信。職場新人面對工作壓力,只能咬牙挺住,逃避和退縮都不是明智之舉,千萬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輕言放棄。職場不是家庭和學校,不是任何錯誤都能得到諒解和安慰,年輕人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學會正視自己,調整心理預期。
B拒當“草莓族”,還要學會揚長避短。剛從大學畢業的職場新人,雖然抗壓能力低、缺乏經驗,但他們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拼勁、闖勁。職場新人要認識自己的長處,多做一些事情,激發自身的潛能。
C除此之外,人際交往是融入社會環境的關鍵。初入職場,要學會多跟他人分享看法,多向工作經驗豐富的人請教,多聽取和接受老員工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