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華 劉巖
葡萄結果樹的枝梢管理內容包括抹芽定梢、新梢摘心、副梢處理、整形修剪等。
1 葡萄抹芽、定枝
葡萄修剪量一般較重,地上地下平衡被打破,易產生很多新梢。新梢多,樹體營養分散,影響新梢個體生長,造成營養浪費,也影響通風透光,造成坐果率低、花芽分化不良和漿果品質下降。通過早期抹芽疏枝,能將樹體所貯藏養分和葉片即將獲得的光合養分都集中到留下的新梢上。
1.1 抹芽疏枝的時期與方法
通常分2次進行。第一次是在能夠清楚地看出萌芽的整齊度和嫩梢的生長勢時進行,首先主干上著生的新梢應疏除,其次沒有生長點芽及雙芽中的弱芽也應一次疏除;第二次是在新梢上已能看出有無花序和花序大小的時候進行疏枝,疏枝應盡量保留距主干近的枝條,疏除距離遠的枝條。
一般雜交種萌芽早,應先抹芽疏枝;樹勢強的品種(如巨峰等)抹芽宜晚,而且抹芽數量要少,以便分散營養;樹勢弱的品種抹芽宜早,而且抹芽數量要多,以便集中營養供給留下的新梢加速生長。個別品種因芽基小,新梢尚未半木質化前,著生點附著不牢固,在風等外力作用下容易脫落,需等新梢半木質化后才能最后定梢。
1.2 留枝量確定
抹芽疏枝的原則應該是:使架面留枝密度合理,籬架每平方米保留新梢13~15個,棚架每平方米9~10個,葉片小的品種多留,葉片大的品種少留。
具體地說,幼樹(2~3年生)架面空間大,要適當多留枝條,既要考慮整形需要,又要考慮適量結果。進入盛果期的樹,整形工作已經完成,葡萄枝蔓已經布滿架面,應按植株負載量留芽定枝,一般每平方米架面留新梢數依品種葉片大小而異。以棚架栽培的巨峰為例,每平方米架面留新梢10個左右。
新梢上有果穗的,即結果枝;沒有果穗的,即營養枝。根據定產需求及架式特點、新梢長度和品種特性等,結果枝與營養枝的選留比例差別很大,應根據實際情況科學決斷。一般而言,架式設計空間大,新梢長(1.2~1.5米),枝條上的葉片能夠滿足自身所負載的果穗發育需求,可不留營養枝或少留營養枝,而架式設計空間小,新梢較短(0.5~0.6米),枝條上的葉片不能夠滿足自身所負載的果穗發育需求,必須多留營養枝,甚至有時營養枝的比例可高達50%。
2 葡萄新梢摘心
2.1 摘心的作用
葡萄新梢摘心的作用在于調整樹體光合營養流向,防止營養消耗,促進花器官的進一步分化和花蕾的發育,減輕落花落果,加速果實膨大,促進漿果成熟,增加樹體貯藏營養等。
2.2 摘心的時間
結果新梢摘心最適宜的時間是開花前3~5天或初花期(被摘心品種約有5%植株開始見到少量花蕾開花)。個別坐果率很低的品種則需要進行兩次摘心,即第一次于花序分離期在花序上留2片葉摘心,第二次于開花前在頂端副梢上再摘心;對于坐果率高的品種可在坐果后摘心或不摘心,以避免坐果過多,減輕疏果負擔。
2.3 摘心的程度
結果新梢摘去多少梢尖,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摘心的作用和目的來進行。從生理上分析,一般幼葉生長到正常葉片大小的1/3以上時,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營養已開始超過它本身繼續生長所消耗的養分,變成功能葉。功能葉每天都有節余的營養供給葉片以外的各器官。而幼葉面積不足正常葉片大小的1/3時,本葉片制造的營養則少于自身消耗的營養,需要其它葉片制造的營養給它補充,即非功能葉。所以,為了集中營養,應在功能葉處摘心。
常規品種都可參照此方法操作,而有些落花落果特點嚴重的品種則需于開花前在花序前留1~2片葉重摘心,后誘導頂端冬芽萌發,留冬芽副梢葉片維持樹體光合積累,這樣才能提高坐果率。
用于繼續擴大樹冠的主蔓上的延長梢摘心,可根據當年預計的冬剪剪留長度和生長期的長短適當延晚摘心時間(與結果枝比較)。生長期較短的北方地區,應在8月上旬以前對主蔓延長枝進行摘心。
3 葡萄枝蔓與新梢引縛
葡萄枝蔓引縛的目的在于保證其在架面合理分布。葡萄設施往往空間小,且光照減弱,加強葡萄枝蔓與新梢管護,充分利用空間,實現最高光合產能,意義重大。
葡萄新梢著生在主蔓上,欲固定新梢必先固定主蔓。對于非下架的栽培方式,葡萄枝蔓不必每年綁縛,對于枝蔓下架的栽培方式應每年按時綁蔓。葡萄主蔓一般固定在鐵線上,由于鐵線光滑,有時不利于主蔓固定,為此應先在鐵線上纏繞草繩后再綁縛主蔓,提高主蔓固定效果。
葡萄新梢引縛方向主要分成直立(籬架)和水平(水平棚架)兩種方式,由于葡萄枝條呈水平狀態對花芽分化有利,因此對于水平棚架設計的應盡早引縛,籬架設計的應適當推遲引縛。具體而言,葡萄花芽分化時間集中在花期前后,因此水平棚架在花前便可開展引縛工作,而籬架葡萄在花后10~15天再引縛枝梢對花芽分化更有益。
引縛葡萄新梢所用的材料一般選用當地產的稻草、玉米皮等,也有選用塑料條、撒裂膜等合成材料的,應因地制宜。除了傳統的手工引縛方法外,綁蔓機已經陸續在設施葡萄枝梢管理中推廣,效率是傳統人工的5倍左右。
4 葡萄副梢處理與利用
4.1 葡萄葉片光合特點:根據研究,葡萄展葉后10天左右光合速率開始顯著增強,展葉后30天左右光合速率達到高峰,40天左右開始下降,50~70天階段處于穩定的時期;可見,前期通過摘心等措施,加速葉片成熟對于提高光合作用是有意義的;而后期老葉光合作用下降,應該選留副梢葉片來補充。據測定,當副梢形成后,其葉片制造營養的能力一般要比主梢老葉片強3~7倍,可見為了合理利用光合資源,對葡萄副梢的科學處理與利用十分重要。
4.2 一般副梢的處理與利用:隨著葡萄新梢的延長生長,新梢葉腋里的夏芽從下而上陸續萌發成為副梢,副梢葉片進入光合高峰期與主梢葉片存在很長一段的時間差,彌補了后期主梢葉片光合能力下降的不足。副梢是葡萄樹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節間比主梢短,葉片面積也比主梢小,但數量多,其光合效能大。
葡萄副梢有廣泛的用途,處理得當不僅可以加速樹體的生長和整形,而且可以添補主梢葉片不足,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漿果品質,甚至利用其多次結果。因其利用方式的不同,目前生產中對副梢的處理方法有如下幾種。
結果枝副梢處理:結果新梢上的副梢可以利用它補充果枝上的葉片不足,有下列處理方法。常用方法是:只保留頂端1個副梢反復延伸,其余副梢全部抹除,頂端副梢每次留1~5個葉片反復摘心,一般第一次摘心留3~5個葉片,第二次摘心留2~3個葉片,第三次摘心留1~2個葉片,強壯枝梢可多留葉片,增加摘心次數,弱枝少留葉片,減少摘心次數。另一種方法是:頂端1個副梢反復摘心,果穗下副梢從基部抹除,其余副梢只留一片葉“絕后摘心”(用大拇指指甲緊貼副梢基部一葉,連其二次夏芽與一次副梢嫩尖同時捏去),比較起來,前一種方法省時省力,易操作,樹體光照也好,應用的比較多。
營養枝副梢處理:營養枝上的副梢除利用部分培養結果母枝外,其余同結果枝副梢處理。
4.3 特殊副梢的處理與利用:利用副梢加速整形與培養結果母枝。當年定植苗只抽生1個新梢,但是整形要求需要培養2個或2個以上主蔓時,可以在新梢達到要求高度時及早摘去嫩尖定干,促發副梢,按整形要求選出強壯副梢培養成主蔓,加速整形,如棚架“一”字形整形,H形整形,Y形整形等;籬架V形整形雙臂水平整枝等。
主蔓延長梢摘心后,其頂端發出的副梢可繼續延長生長,繼續做主蔓培養利用,以加速成形。
對于幼樹,可采取提前摘心和分次摘心的方法,促進副梢萌發,直接培養副梢作次年結果母枝。
利用副梢多次結果。副梢是由當年夏芽或冬芽發育而來的,許多品種其上附著一定數量的花序,一般情況下,為了減少營養消耗應及時將花序摘掉;但為了多次結果應利用葡萄副梢可結果的特性,提早對主梢摘心專門培養副梢結二次果。
不同葡萄品種副梢結果能力差異很大,實踐表明,巨峰、維多利亞等品種副梢結實力強,可以開展一年多收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