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由于一直以來是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人口眾多,人口紅利大,所以企業沒有重視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改善。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紅利被極大的攫取完,企業不得不開始重視人工成本,這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下做出的自我改良。當前我國總體的企業人工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在本文中將討論我國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問題,分析成本管理的現狀,并講述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現狀,希望我國的企業人工成本管理能夠得到企業的重視。
【關鍵詞】人工成本管理 市場競爭 人口紅利
一、我國企業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深刻的沖擊著各國及各地區的金融經濟。國際經濟形勢和格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同樣遭受著經濟寒冬,行業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在與本國同行競爭的同時還面臨著國外巨頭們的吞噬,想繼續利用人口紅利、低工資發展辦法來進行國際競爭,愈發變得艱難。尤其對于一些傳統行業來說,加強自身人工成本管理的任務更是勢在必行。
隨著改革向著深水區不斷走進,以及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企業間競爭已經滲透到了企業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并向著更細致化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提升企業的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是時代對企業的要求,也是企業生死存亡的必然選擇。就企業個體而言,在不斷研發產品,提高生產工藝和效率以獲取最大利潤的同時,應該提升著自身的人工管理成本,但實際情況卻大不如人愿。[1]
二、我國目前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發展現狀
(一)發展條件欠缺,實際操作相對困難
我國在其社會經濟發展長河中,長期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在小平同志帶領下進行的改革開放中無論國企和民企在發展過程中也對人工成本的管理有過重視和必要基本的改革,但是面對早已成熟的國際大環境,我國企業可謂“初出茅廬”,在市場經濟游戲中我們還是新手,和一些大佬們游戲起來還很稚嫩,在競爭過程中,沒有將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的理論思路在現實中付諸行動。與此同時,因為目前我國企業的整體成本預算中,成本管理的理念常常缺少必要的意識和觀念,這就致使我國企業不管是在生產上還是資金的經營上都是一種粗放型的姿態。
(二)企業缺乏對人工成本管理必要的重視
當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中心點主要在降低生產產品的成本上,而對于人工成本的管理的加強,各方還沒有意識到。在這其中,一方面由于企業淡化了人工成本的作用,偏重于產品生產和銷售環節。另一方面,即使有人意識到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迫于擔心減下人工后,帶來生產力下降的壓力,影響企業效益,大多數企業管理者選擇了不去“動刀”,轉為“聽之任之”。但是真正的問題是我國企業對于人工成本的管控力度有待提高,在長期的計劃經濟客觀環境的影響下,企業的人工成本的管理制度相當不夠完善,缺少明顯的規范準則,這些方方面面最終導致我國商業渠道的不規范,甚至于混亂。
(三)對人工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較少,理論體系發展緩慢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雖然有國家層面上對于企業成本管理的推動和企業自我的改良,為了就是讓人工成本管理的理念深入管理者心中,但是由于缺少先進,科學的體系,我國企業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沒有按成本的優勢來進行管理,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生產效率上。如此,長期發展,我國企業的人工管理依舊發展緩慢,無法服務于企業。[2]
三、提高我國企業對人工成本管理重視的重要性
(一)幫助提升企業的戰略與決策能力
如果企業能夠認識到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建立起科學的管理體系,然后再積極在自己的實際生產中加以有效運用,將人工成本納入企業管理中,這樣就能夠使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源更加深入融合,為企業效益增長和戰略決策提供可靠支撐;與此同時,把人工成本變化的指標加以深入分析,并以此為依據量定員工薪酬,制定企業的工資分配方案,使人工成本的各個組成模塊的搭配更加合理,有效利用企業的自主性用人,嚴控員工數量,堅守員工質量底線,形成良好的用人機制,降低在人工上的成本,提高公司效益。
(二)幫助企業進行科學化的管理
從全面上來看,國家習慣以人工成本投入的產出指標來評價企業的工資管理指標。人工成本管理的提高能夠推動企業的科學管理,使企業的人工成本概念作用更廣,不僅僅涵蓋著企業在勞動力方面的投入,還包含著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對于成本的指標化核算。所以,對企業人工成本進行系統,科學,有效的推動,這必然將對于公司的發展和拓展起著積極作用,甚至能夠突破壟斷的封鎖,獲得難以企及的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地位。然后事實卻沒那么簡單,想達到這個高度,就迫切的倒逼企業在依靠先進技術的時候規范人工成本的管理。
(三)幫助企業接軌國際市場,引領企業走向世界
人工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對于那些放眼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人工成本的核算有利于和國際接軌。人工成本不單是涉及企業職工工資分配的微觀管理,還關系到行業的宏觀調控,更是我國人工管理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體現。依據國際慣例,企業的人工成本指數是極具比較性和代表性的統計指數,它的高低全面地反應了一個企業全方位發生的費用,也反映出了企業在人工支出方面的全貌。將人工成本的資料進行量化統計,可以使公司清楚的判斷什么地區的投資收益比較大,甚至看出哪些行業,哪些產品利潤空間大,然后以此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3]
四、總結
現如今經濟改革不斷的推進,企業想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就應該把建立和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人工成本自我約束作為目標,把堅持生產效益與人工成本相適應作為原則,把建設人工成本科學系統作為基礎,把自覺使用人工成本分析作為依據,把控制人工成本作為手段來建設符合企業實情的科學人工管理體系。在企業運作過程中,提高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找尋自己的適合發展的人工成本管理體系,必將推動自身的工資分配改革,提高產出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從而提高公司利益。
參考文獻
[1]晁站勇.人工成本分析及加強管理的對策[J].中國核工業,2014年05期.
[2]程坤民.加強人工成本管理、提升企業管理能力[J].科技與企業,2013年14期.
[3]劉晨霞.優化人工成本管理空間[J].中國石油企業,2012年05期.
作者簡介:陳明理(1967-),男,漢族,河南遂平人,本科學歷,會計師,研究方向:人工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