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冰



經歷改革開放后30余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諸多一線城市都有了不遜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容貌。然而在那些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帶,卻有著一些與周邊林立的高樓、寬敞的馬路不太協調的建筑——爛尾樓。這些“半成品”們或者身處黃金地段,或者原本就是作為地標型建筑打造,卻最終成為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爛尾樓。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涉及違法或與規劃不符被強制停工,或是由于資金不足而不得不停工。
這些爛尾樓的存在不但嚴重影響了城市美觀,更造成了事實上的土地閑置,是對城市資源的極大浪費。在新近頒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中明確提出不能搞“運動式大干快上”。新一輪城鎮化熱潮已經開啟之際,城市管理者和開發者們都需要謹慎抉擇、理性開發,避免重蹈“高大上”們的覆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