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許生等

我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人力、財力、物力、觀念等方面都有所不足,使得目前“數字湘鄉”的建設和應用工作進展比較困難,市政府對此也難以很快解決。
經過8個月的建設,2013年7月30日,“數字湘鄉”通過了省級驗收。作為湖南省第一個獲批建設、第一個通過省級驗收的縣級數字城市,“數字湘鄉地理空間框架”(以下簡稱“數字湘鄉”)注定會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目前,“數字湘鄉”已建成了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開發了人文和旅游資源信息系統、國土資源移動執法監察系統和市情綜合展示與決策支持系統等3個性能較好的應用系統。
然而,作為先行先試的縣級數字城市,“數字湘鄉”一路走來,并不那么平坦,這是一條鋪滿鮮花的荊棘路。
“我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人力、財力、物力、觀念等方面都有所不足,使得目前‘數字湘鄉的建設和應用工作進展比較困難,市政府對此也難以很快解決。”湘鄉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楊新春說。
沒有一個懂信息化專業的人才
“數字湘鄉”作為高科技事業,人才欠缺是其建設和推廣應用面臨的首當其沖的難題。
“我們局測繪管理辦公室一共有7個人,4個有編制,3個聘用人員,其中還包含了測繪隊員。我們有丙級測繪資質,但沒有一個人懂信息化專業。”楊新春介紹說。就是這樣一支“非正規軍”負責“數字湘鄉”的建設管理和推廣應用,“但沒有一個專門負責這塊的人,有些事情必須找湖南省第一測繪院和廣州奧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第一測繪院和廣州奧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數字湘鄉”的技術支撐單位。楊新春帶點自嘲地說:“說句你可能不相信的話,‘數字湘鄉的驗收報告我們都看不懂,驗收會上,也只能夠由他們(技術支撐單位)來作介紹。”
這種現象絕對不是個案。
據相關資料顯示,測繪地理信息在湖南基層是一個較為薄弱的部門:絕大多數縣(市)國土資源局測繪職能股室要么負責單一的行政管理,要么主攻傳統測量,懂信息化的人才幾乎為零。有些縣(市)國土資源局甚至連測繪職能股室都沒有,或者只有一個“光桿司令”。
沈俊強是湘鄉市國土資源局測繪管理辦公室唯一一個擁有本科學歷的職工,2008年中南大學測繪工程專業畢業。他說:“信息化與數字化有很大關系,必須要很懂網絡。而現在這塊的很多問題,比如如何打通不同部門的內網防火墻,我就不知道如何解決。”
目前還有一百萬元尾款未付
據湖南財政網發布,2012年,湘鄉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3.86億元,增長25.23%,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從總量上講,湘鄉市的財政收入不俗,在湖南省來說也算排名靠前,但在“數字湘鄉”建設的資金投入上,并不算很積極。“去年,‘數字湘鄉投入資金500萬元,省國土資源廳支持100萬元,市政府自籌資金400萬元。年底,省國土資源廳的資金全部到位,市政府資金到位了300萬,因此,我們還欠省第一測繪院100萬元的尾款未付。”
湘鄉市的財政也是按照慣例,年初報預算,然后以后每個月按預算計劃付款。前段時間因為市財政資金緊張,就將本來答應付清的尾款推遲了一個月。
不過,楊新春堅定相信“在元旦前付清尾款沒有大問題,是全部審批完了的”。
但“數字湘鄉”的建設和推廣腳步遠遠沒有停步。沈俊強對后續資金的投入顯得并不那么樂觀:“我們局用內網的電腦不太多,以后‘數字湘鄉的推廣應用需要加隔離卡,需要添加電腦。另外,我們局里一共只有4臺服務器,進入推廣應用階段后,將承受高負載、高并發的壓力,有大量數據需要運轉和處理,肯定需要添加和更新服務器;同時,為了保障數據安全,必須設立單獨的防火墻。這些是可以估算的,資金量比較大。還有難以估算的資金運用,比如完善和后期維護、數據更新、軟硬件升級等。”
最后,沈俊強總結為“以后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需要突破的觀念
人們都有習慣思維,一個軟件或者機器操作慣了,就懶得去接受其他新的東西,甚至有抵觸情緒。沈俊強舉例說,去年湘鄉市國土資源局推廣一個新的辦公軟件系統,開始時大家都比較抵觸,因為老系統用習慣了,最后局里下文強制推行,大家才發現,新系統在各方面都優于老系統。
因此,他認為“數字湘鄉”的應用也“需要市政府發文強制推行”。
另外,人們在對“數字湘鄉”的認識上也存在一定的誤區:因為對其不夠了解,認為現在網絡發達,百度地圖等網上產品就能滿足日常要求,而“數字湘鄉”僅僅是一個花錢費力的無用工程。
這些是“數字湘鄉”面臨的思想觀念問題。楊新春解釋說:“其實不然,數字湘鄉正在起步階段,最主要的是建立了我們湘鄉自己的平臺。對于網上的地圖,我們只能利用它已有的功能,而在‘數字湘鄉這個平臺上,各有關部門可以建設自己的應用,進而提高各單位的辦事效率。并且在‘數字湘鄉政務版上,有許多內容是百度等地圖上面沒有的,是我們的獨特應用。”
針對這一情況,楊新春希望能夠通過“數字湘鄉”領導小組各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以及新聞媒體的宣傳等有效方法,提高單位和廣大群眾的認識,統一思想,消除阻力。
亟待統一的標準
湘鄉市國土資源局在《數字湘鄉工作總結》中指出:“由于‘數字湘鄉地理空間框架的最終目標是為各類用戶服務,所以標準的制定尤為重要。無論是服務提供者還是使用者,必須在相同契約下完成服務的提供和使用。”
因此,楊新春認為:“提供者的標準化便于使用者的統一調用和統一表現,使用者的標準化便于不同行業的數據交互和共享,所以本項目的一個重點內容是標準體系建設。”
標準化體系的內容包括系統建設的整個過程和相關的要素,尤其要做好基礎性、公共性標準的貫徹實施工作,使各部門間資源數據能夠相互利用。
但是目前,“數字湘鄉”只統一了城管和交通的“坐標體系為1980西安坐標系”。而其他的后加進來的部辦委,用的是其本部門的標準。比如湘鄉市公安系統用的還是傳統的文字定位,即用文字來描述某個移動點的具體位置,而不是GPS坐標定位。
這是需要湘鄉市政府來統一協調的,“僅一個國土資源局是難以推動這樣龐大且復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