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化生 蘇永全 楊永崗 李曉芳 劉東順
甘肅是我國重要的蜜瓜生產基地之一,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豐富,產品品質優良。近年來甘肅蜜瓜栽培面積穩定在1.34 萬hm2以上,集中產區主要有民勤縣、瓜州縣、金塔縣、敦煌市,栽培面積達1.0萬hm2,占全省播種面積的75%以上;由于蜜瓜生產效益顯著、消費需求旺盛,栽培面積逐年增加;但勞動力成本迅速上漲和農村從業人口老齡化是制約我省蜜瓜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在新形勢下發展蜜瓜產業,有效保障蜜瓜產品市場供給,增加瓜農收入,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省蜜瓜產業所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為此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于2011年開始,按照體系推出的十大技術八大模式之“西北露地厚皮甜瓜高效優質簡約化栽培模式”的技術內涵,在引進示范體系相關專家研發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甘肅實際,聯合產區農技部門推廣先進的種植模式和栽培技術,從品種篩選、工廠化育苗、機械化耕作、簡約化整枝等方面入手,開展蜜瓜簡約化栽培模式研究與示范推廣,做大做強甘肅“甜蜜產業”,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極具地方特色的簡約化栽培模式。
1 品種選擇
甘肅蜜瓜主要有白蘭瓜和哈密瓜兩大類型,根據市場消費需求和生產實際,篩選出了一批符合規模化、簡約化、高效化種植要求的2大系列10多個品種。白蘭瓜品種主要有‘瓜州王子、‘ 銀帝、‘ 甘甜玉露等;哈密瓜品種主要有‘西州蜜17號、‘ 黃皮9818、‘ 金蜜8號、‘ 西州密25號、‘ 寶豐蜜、‘ 金蜜3號、‘ 新蜜雜6號等。
2 機械化耕作
機械整地、起塘(壟)、施肥、覆膜是甘肅蜜瓜露地高效簡約化栽培的的具體體現。結合產區生產實際和需求,農機部門和瓜農應用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對農機具進行改造,生產效率顯著提高,大大降低了勞動力生產成本。極具地方特色的旋耕機、開溝機、鋪膜機、施肥器、犁、耙、拖車不斷涌現,將瓜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耕翻深度25~30 cm,每667 m2施農家肥2 500~3 000 kg,有機肥料不足時加施磷酸二銨30~35 kg,硫酸鉀5~10 kg,沃卜十三金(北京世紀阿姆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5 kg,防治枯萎病、根腐病。旱塘,塘面寬260 cm,溝寬60 cm,溝深40~50 cm,起塘前在溝中心線兩側的60 cm處施入底肥,然后耱平施肥溝。直播需在播種前7~10 d澆水,灌水盡量灌滿與瓜塘水平線一致。旱塘中間要留有足夠的拳頭大小的土塊,在瓜蔓封壟后起支撐作用,有利于通風透氣,減少病蟲害。播種前3 d,鏟去溝沿30 cm的干土形成種植帶,用4% 疫病靈顆粒劑30~45 kg·hm-2均勻撒入壟溝和種植帶進行土壤消毒,然后用幅寬170 cm的地膜覆蓋塘溝和兩側種植帶。
3 集約化育苗
集約化育苗是甘肅蜜瓜高效簡約化栽培的又一體現。甘肅蜜瓜傳統的播種方式是露地直播加蓋小拱棚,現在播種方式逐漸在改為育苗移栽;育苗場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蜜瓜主產區具有一定規模的育苗場近60余家;單個育苗場年育苗量為30萬~60萬株,個別育苗場超過100萬株。但由于育苗技術要求高,育苗數量和質量有待加強。
播前曬種,蜜瓜種子都要進行藥劑消毒處理,具體方法是用質量好的(如華北制藥當年生產的)72% 硫酸鏈霉素1 000倍液浸種60 min后催芽播種;或用40% 的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30 min或1% 的鹽酸浸種5 min或80倍蘇納米(Tsunami 100)浸種15 min后,接著用清水浸泡5~6次,每次30 min,再催芽播種。藥劑濃度和浸種時間一定要把握好,并應該對沒有處理過的種子進行少量處理試驗以免大量處理種子時出現藥害(無籽西瓜不能用酸處理)。
4 田間簡約化管理
4.1 肥水管理
現階段主要采用壟膜溝灌技術,蜜瓜全生育期灌水4~5次。一般播種后40 d左右灌頭水,中后期灌水時要淺灌,一般灌半溝或2/3,壟面不能上水。灌頭水時667 m2隨水追施尿素5~10 kg。伸蔓期追肥:667 m2施尿素9~10 kg、硫酸鉀3~4 kg。果實膨大初期:667 m2施尿素12~14 kg、硫酸鉀4~6 kg。果實膨大期根據情況每10 d左右灌1次水,每次667 m2隨水追施磷酸二銨15~20 kg,硫酸鉀10 kg,或沖施鉀寶2~3 kg。瓜成熟前15 d停澆肥水,以防裂果。根外追肥:坐果后每隔7 d左右噴1次0.3% 磷酸二氫鉀溶液,連噴2~3次。
4.2 簡約化整枝
甘肅蜜瓜生產上常采用的整枝方式主要有單蔓整枝和雙蔓整枝;近年來,通過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單蔓整枝方式,既降低了勞動強度,又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加了坐果整齊度。 主蔓整枝是借鑒新疆及甘肅省瓜州縣哈密瓜栽培技術,即一條龍整枝法,主蔓不摘心,當甜瓜長出7~8片真葉時,及時摘除第1~8節葉腋內發出的子蔓。第9~11片真葉發出的子蔓留做結瓜蔓,待遇雌花開放時,在子蔓花前留1片葉摘心,同時進行主蔓打頂。果實雞蛋大時根據品種特性選留1~2個果形正、果柄粗、茸毛密的果實。減少工序,節約成本,提高水肥利用率,有利于調控群體結構,打好豐產基礎。
5 病蟲害高效防控
為了提高病蟲害防控效果、降低防控成本,蘭州試驗站引進體系專家研發技術,針對甘肅蜜瓜常見病蟲害,對種子進行消毒(技術同育苗),從“源頭”降低了部分病害的發生;在病蟲害發生后采用機械噴灑農藥集中連片防控,顯著提高了防治效果和降低了噴藥用工成本。
甘肅密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白粉病、黃化病及細菌性病害等。細菌性病害在發病初期或整枝時,用5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加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農用鏈霉素配成糊狀藥液涂抹病部或傷口,有效率可達90% 以上;在出苗后,可用2% 春雷霉素500倍或2% 春雷霉素500倍+農用硫酸鏈霉素3 000倍進行預防保護,每隔7~15 d 噴霧1次。幼苗發病初期,用50% 氯溴異氰尿酸水溶性粉劑(消菌靈)800倍液、或200 mg·kg-1的新植霉素、或72% 農用硫酸鏈霉素
1 500倍液、或3% 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也可使用53.8% 氫氧化銅干懸浮劑(可殺得)800倍液、或77%可殺得微粒粉劑1 000倍、或47% 春·王銅可濕性粉劑(加瑞農)800倍液噴霧;噴藥時應做到均勻(葉片背面也需噴)。每隔7 d用藥1次,連續用藥3~4次。成株期發病初期可使用幼苗期使用的農藥進行噴霧防控,但要注意西瓜、甜瓜幼果對銅制劑(如可殺得、加瑞農)敏感,應注意控制使用濃度。
蜜瓜黃化病與蚜蟲傳播的瓜類蚜傳黃化病毒(CABYV)發生具有非常大的關系,所以播種前應清除田間地頭的各種雜草,做好田園清潔衛生,減少病毒的可能寄主;出苗后采用吡蟲啉灌根一次,以后經常觀察蚜蟲發生情況,一旦發現,及時噴霧,選用11% 阿維·烯啶蟲胺乳油 2 500倍;其次選用25% 噻蟲嗪 3 000倍、或10% 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3 000倍、或2.5% 高滲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 500倍、或3.2% 甲維·啶蟲脒微乳劑2500倍。另外,強烈推薦使用0.5% 吡蟲啉根用控釋農藥片劑。
6 暢通銷售渠道
蜜瓜產品的順利銷售是簡約化栽培模式的最終體現。以“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為契機,大力推行蜜瓜高效優質簡約化栽培模式,通過多途徑、多層次、多形式培育和引進一批從事西甜瓜銷售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市場中介組織,發揮其在技術服務、產品銷售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時要積極幫助農民建立合作經濟組織,并使其不斷壯大,成為廣大農民堅強后盾,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在產地和主銷區有計劃地開辟建立一批西瓜甜瓜批發市場,并重視信息網絡的建設和廣告設計宣傳,擴大自己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及時溝通特色農產品產銷信息,使農民企業及時掌握國內外產銷狀況,便于有的放矢的做出正確的產銷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