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
摘要:中職語文教學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作用不小。中職語文教學應始終貫穿道德品質教育、有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經常設置職業情境以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才能擔負起為社會培養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較強綜合能力的優秀人才的任務,凸顯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學生職業素養;養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9-0039-02
一、始終貫穿道德品質教育
隨著社會分工的愈加精細,協作的愈加增強,機械化程度的愈加提高,學生的技能素養也應不斷提升,但是在技能素養都十分過硬的情況下,那些非專業方面的素質和能力——軟實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其中個人道德品質的養成則又是重中之重。
“文道結合”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精髓,而語文教學更具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此,道德品質的養成,應該貫穿于整個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應該成為一種常態的教學行為。如在教學《獲得教養的途徑》一文時,筆者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筆,把頭腦中想到的自己有教養的行為和沒有教養的行為羅列出來,這些行為可以是對父母、老師、親戚、朋友的,也可以是對國家、集體、社會、自然的,更可以是對自己的。有教養的行為寫在左邊,沒有教養的行為寫在右邊,標上序號,注意簡明扼要。(這次活動策劃是課堂上的即時生成。)“教養”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意為“精神和心靈的完善”,通過閱讀《獲得教養的途徑》文本,學生基本上了解了“教養”的內涵,但這種理解還只是粗淺的。如何真正吃透其精髓并規范自己的行為,就需要從反思開始。對自己過去行為的反思,就是對將來行為的規范。反思的過程,就是心靈得以凈化的過程,就是獲得教養的過程。學生發言時能勇敢地坦陳自己以往的行為,談到有教養的行為,眉飛色舞,面露自豪之色并堅信自己能夠做得更好;談到沒有教養的行為時,不遮不掩,充滿愧疚之情,但堅信自己能夠改正。在這樣的反思中,學生的內心經過了一次激烈的思想斗爭,竭力地檢討反省自己,發現自己的“小”,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洗禮,從而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養。
每一次課堂,每一個教學細節,都是道德品質養成的一個平臺。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抓住語文教學的細小環節,挖掘出語文教學中的道德成長點,讓學生時刻反省檢點自己,做一個精神和心靈完美的人。
二、有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現代社會的勞動者不再只是混口飯吃的普通人才,而是德才兼備的智慧型人才。現代企業關注的是人才的綜合能力,而不是他們身上具備的單純的技術技能。中職學校應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社會技能,以便于他們以后走向社會。中職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適應復雜社會所需要的認知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積極拓展思維,尋求技能與素養的契合點,努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便利。
在詩歌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很高,但缺乏朗誦技巧。于是,筆者組織學生舉辦了一次詩歌朗誦會,讓他們在朗誦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筆者再進行點撥。筆者部署后,提出了幾點要求:(1)自由組隊,自由選擇詩歌,自行設計方案;(2)擬定自己的組合名稱,并寫下自己的宣言;(3)挑選主持人,擬好臺詞;(4)自主布置現場,營造會場氣氛;(5)大膽創新,力主突破。很多學生都認真記下了筆者的意見,幾個活躍分子尤為專注。詩歌朗誦會如期舉行。每個組合都有自己的名稱,都有自己的宣言,名稱很有詩意,宣言也很有個性,諸如“聽雪樓”“陽關三疊”“九月常春藤”等。有的組合選擇了道具,用以營造氛圍,比如“非常6+1”組合的7位男生在演繹戴望舒的《雨巷》時,用花傘作為道具,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很好地再現了詩中的情境。有的組合運用了回聲法或者反復法,很好地表現了詩歌的韻味,比如“彧”組合的4位女生在演繹《雨巷》時,極盡變化,盡顯纏綿悱惻的情懷。有的組合自創詩歌,展露才華,比如“聽雪樓”組合的4位女生自行創作詩歌《千年》,演繹了千年的文化,抒發了年輕人的情懷。后排的一位男生自告奮勇地拍攝了照片,記下了一個個優美的瞬間,有臺上激昂的表演,有臺下專注的聆聽,有百回千囀的柔情,也有直沖云霄的壯志……
此次詩歌朗誦實踐活動,注重讓學生更直觀地接觸語文教學資源,鼓勵學生邁出傳統課堂,通過活動實踐去感受語文美和生活美,進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朗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組織能力。
三、設置職業情境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如今,學生就業實行在國家方針政策指導下通過人才勞務市場自主擇業的方式,在“供需見面,雙向選擇”過程中,學生遞交的就業材料及面試時的表現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語文教學不可忽視學生口語與寫作能力的培養。要進行口語及寫作訓練,設置職業情景,讓學生在模擬情景中進入角色,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至關重要。
在語文教學中,筆者經常設計一些情景讓學生進行口頭訓練,有時讓學生把全班同學當作考官作自我介紹,有時教師充當考官對學生進行現場提問,有時把學生分成談判雙方模擬項目談判……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進行熱身運動,把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膽量以及口頭表達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儀表儀態、應變能力都能得到鍛煉。
中職語文教學應與專業緊密結合,以利于文化課服務專業課。在指導學生學寫求職信一課時,筆者就直接把學生帶進了微機室,在巧妙地講解求職信的特點、格式和寫作技巧后,就直接把課堂交給了學生,下課鈴聲響了,每個人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電子版求職信,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上應聘一課時,也是讓學生模擬用人單位工作人員與應聘者兩類角色,合作探究,集體討論,然后得出最佳應聘方案。如此,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導者,學有所得,得有所用。
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更應讓學生提升人文素養,提高活動能力。這樣的學科內涵,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不能成為專業課程的附庸,而應該擔負起更為重要的育人任務,為社會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較強綜合能力的優秀人才。這樣的中職語文教學才有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責任編輯: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