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計算機已經在社會各個領域占據了不可替換的地位。21世紀的高中生應該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為將來學習打下牢固基礎。那么,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信息技術課呢?
一、提高教師個人素養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這是教育圈當中的一句老話。雖然話挺簡單,但是包含的道理很大。教師一定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尤其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光把課本上的知識講清,課外的知識也要有所了解。眾所周知,現在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課下經常有學生問到如何配置一臺電腦等問題,如果我們想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對現在電子市場上電腦各個配件的價格有所關注。有的同學會問他們在實際操作時出現的問題,比如電腦沒有聲音,電腦無緣無故死機等,這就要求我們動手能力一定要強。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對電腦的軟件、硬件都有掌握,這樣才能回答好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給學生上一節精彩的信息技術課。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計算機軟件
傳統的上課法都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現在的信息技術課與傳統上課法不同。我們的課堂是在機房,教師一臺服務器,學生每人一臺計算機。機房比普通教室大好多,計算機開機時又會產生噪音,如果我們像上傳統課一樣,提高聲音給學生上課,往往不能完成授課內容,也達不到我們預期的效果。由于學校機房是局域網,同時也能上因特網,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從網絡上下載了一款免費網絡軟件。通過這款軟件,教師講課時可以控制學生計算機屏幕,使學生的計算機畫面顯示的是教師機的計算機畫面,讓教師在講課時,學生不可以操作計算機,認真聽教師講課。同時,我們在講每節課時,都會把這節課的相應內容做好幻燈片,這樣教師講起課來,容易提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講完知識后,我們還可以利用軟件把幻燈片發送到學生計算機電腦桌面上,讓學生獨自學習本節課的內容。若有不會的同學,我們還要單獨輔導,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把本節課的內容消化理解。
三、教與學結合,與學生成為朋友
現在的高中生學業重,很少有時間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上信息技術課成了他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在完成一節課教學任務后,我們會把因特網打開,讓學生在網絡的世界里暢游。網絡上的內容良莠不齊,這時需要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以免學生受不良信息影響。我們也會從網上找一些社會上的焦點事件,與學生一起討論,這些使我們和學生成為了好朋友。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經驗,當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過,我相信,只要信息技術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認真負責地完成本職工作,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煥發出異樣的光彩。
(河北赤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