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銀合作是商業銀行規避競爭風險、實現同贏共利發展目標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銀銀合作業務,商業銀行之間由傳統的單純競爭轉化為競爭基礎上的戰略聯盟合作,促進了銀行資源的優化配置。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首先對銀銀合作業務的發展、面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然后重點從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嚴控操作風險、提高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的防控能力、提高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重視中間業務管理等四個方面闡述了銀銀合作業務風險管理的具體對策,以期對商業開展銀銀合作業務、提升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有所參考。
【關鍵詞】銀銀合作 風險管控 策略 業務拓展
銀銀合作業務特指不同銀行之間金融業務的合作。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逐步完善,客戶的需求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僅僅依靠單個銀行的資源、能力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組建銀行合作戰略聯盟,開展銀銀合作業務就成為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銀銀合作業務的發展及面臨的風險
(一)銀銀合作業務發展簡介
銀銀合作的優勢在于商業銀行之間不僅存在單純的競爭關系,通過彼此之間的合作還能夠實現互利共贏。從國內銀銀合作業務發展來看,具有參與主體層次多、業務范圍廣、合作形式多樣等特點,這符合當前金融業發展的需求,有利于促進銀行業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銀銀合作業務主要包括三大類:
1.資產類業務,資產類業務主要指的是商業銀行彼此之間相互提供信用支持或者資金支持的業務,比如,資金拆借、債券承銷、資產買賣、金融衍生品業務、買入返售等都屬于資產類銀銀合作業務。
2.負債類業務,主要指的是商業銀行吸收其他銀行的存款、賣出回購類金融資產以及資金拆入等業務。
3.中間類業務,主要指的是商業銀行彼此提供代理服務,比如,商業銀行之間代簽銀行匯票、代開保函、代理現金押運、代理銷售對方銀行的理財產品以及其他類結算業務等等。銀銀合作業務雖然源自于民間,但卻是在市場機制的“調控”下產生并發展起來的,是銀行金融業務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銀銀合作業務面臨的主要風險
銀銀合作業務在促進資金流通、優化商業銀行服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的商業銀行的利益主體不同,銀銀合作業務也面臨著諸多的風險:
一是信用風險,這類風險主要產生于銀行之間資產類合作業務,不同銀行的信用不同致使銀銀合作業務面臨著較大的信用風險,比如,四大商業銀行信用較高,信用風險相對就小,而一些民資銀行由于信用不高,信用風險相對較高。
二是市場風險,這類風險主要受到諸如匯率、利率以及其他宏觀金融政策的影響,比如,國際匯率發生急劇變化時,如果銀行不能采取有效的對策應對這一市場變化,就有可能陷入資金困境,甚至于破產。
三是操作風險,這一風險廣泛地存在與銀銀合作的各類金融業務中,所有的銀銀合作業務都是由具體的工作人員來操作完成的,工作人員的違規操作是產生操作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于銀行來說,在開展銀銀合作業務的同時,如何防范、處置各類金融風險值得引起決策者、管理者的深思。
二、銀銀合作業務風險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完善風險防控機制
銀銀合作業務產生潛在風險的環節比較多,絕對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必須要建立、健全金融業務風險防控體系,才能夠提高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必須要提高風險管控意識,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的銀銀合作風險預警、快速反應應急機制,規避宏觀政策、行業政策帶來的各種潛在風險;二是優化業務管理流程,針對不同的銀銀合作業務要制定詳細、科學的工作流程,明確各個環節潛在的風險,提高職工的風險防控意識;三是實施風險等級管理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負責搜集、分析各類銀銀合作業務的風險,區分哪些風險是必然存在的,哪些風險是可以規避的,按照從高風險到低風險的次序依次進行風險等級劃分,逐漸構建起完善風險防控等級管理體系。
(二)嚴控操作風險
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的客觀性不同,操作風險主要是由銀行內部工作人員的違規操作引起的,要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圍繞銀銀合作業務開展專業性培訓,避免員工將銀銀合作業務風險當作普通風險來對待,提高他們的操作風險防控意識,一是把好交易關,提高員工交易過程中的操作風險防控意識,要做好承諾函等的審查工作,避免由于工作疏忽或者漏洞導致承諾函無效的情形出現;二是銀銀合作業務要兼顧近遠期利益,要杜絕以喪失長遠利益為代價換取眼前短暫“高回報”的事件發生,操作人員在業務操作的全過程中始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自身的風險防控意識、能力。
(三)提高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的防控能力
銀銀合作業務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嚴格業務交易管理、實施授信管理制度,重點審查各類金融業務的真實性、價值性,并據此判斷對方的信用風險大小;市場風險防控方面,提高金融市場詢價、報價的頻次、力度,在與客戶進行談判時,盡量擇優選擇“價格”來開展金融業務,做好資金統籌調劑、資金預報等工作,密切關注金融市場變化、發展,提高市場敏感度,搶占各類銀銀合作業務的發展先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由資產和拆借資產的經濟效益。
(四)提高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重視中間業務管理
銀行作為一個特殊的金融機構,其面臨的風險的種類比較多,風險的危害性比較大,要切實提高商業銀行各類風險的管理水平,降低銀行的潛在損失,就必須要提高風險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絕對不能用一套風險管理策略去應對、處置所有的風險,要針對銀銀合作業務中間業務風險較大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對策,重視中間業務風險的管理,提高風險管理的有效性,比如,要針對代開信用證、代簽匯票等中間授信業務風險與金融業務咨詢、資金代理咨詢等非授信業務風險的不同,制定差異化的管理策略,規范風險管理流程,建立起全面的風險防控體系。
三、結束語
銀銀合作業務在中小銀行發展的比較快,以“四大銀行”為代表的大型商業銀行的銀銀合作業務發展相對滯后,無論是中小型銀行還是大型商業銀行,必須要拓寬銀銀合作業務的渠道,保持銀銀合作平臺具有足夠的生命力、競爭力,不斷地進行創新,開發出新的金融產品,健全銀行金融服務體系,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防控能力,才能夠為銀銀合作業務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孫秀峰,叢金萍.收入多元化對中國商業銀行安全性的影響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
[2]王志遠.中國銀行改革的發展路徑:金融政治經濟學視角[J].當代經濟管理,2014(03).
[3]鄭新林.商業銀行銀銀合作創新——以興業銀行為例[J].銀行家,2009(11).
作者簡介:楊婧,女,漢族,銀行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