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主導移動支付?多方的博弈
移動支付并不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公司、銀聯都想在以手機為支付工具的移動支付中占領重要的席位,以NFC(近場通信)為代表的近場支付與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條碼、聲波支付明爭暗斗,但苦心經營多年卻難以激發市場熱情。
支付寶和微信通過之前的打車支付大戰、入股并改造商場支付環境等,使得消費者對其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已經遠超NFC支付,但是因為掃碼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央行的正式認可。而在NFC陣營里,銀聯和運營商對主導權的爭奪一直沒有停下,線下支付終端的部署也遲遲未能完成,遲遲無法商業化讓跟隨的手機廠商也開始動搖,雖然中國電信、移動和聯通要求3G/4G手機全部型號逐步配備NFC功能,但是之前力挺NFC的魅族和小米,也在新機型中取消了NFC模塊。
現在,蘋果帶著支持NFC模式的Apple Pay來了,銀聯積極示好蘋果,正在積極跟蘋果接觸,希望能夠在中國共同設立標準。但是蘋果擁有自己的標準和閉環,又一向強勢,而銀聯在中國的地位也表明銀聯并不會在利益方面向蘋果讓步太多,所以雙方的實際合作想要成功可能比較困難。
Apple Pay欲聯姻支付寶,
戰友還是敵人?
Apple Pay目前只在美國市場展開運營,雖然在美國獲得了超過22萬家零售商和多家銀行的支持,但是卻未能隨iPhone6一起到中國來生根發芽。其中很大的原因則是來自政策上的問題。在國內,開展支付業務必須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央行目前未對國外企業開放申請。
10月底,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云和蘋果CEO庫克在美國南加州出席WSJD Live全球科技大會時均透露雙方有意在移動支付領域展開合作。Alipay(支付寶)和Apple Pay有意合作的消息激發了諸多猜想。艾媒咨詢董事長兼CEO張毅認為,阿里與蘋果如果在支付領域展開合作,首先要解決的是互相的主要需求。對于阿里來說,雖已在美國上市,但海外主流人群并不一定清楚支付寶的品牌,要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是阿里要解決的問題。蘋果的手機在中國銷量不錯,但Apple Pay遲遲無法在中國市場中投入使用,也能成為一個合作契機。
簡單地說,蘋果iPhone 6擁有NFC和指紋識別等先進的移動支付技術和支付終端條件,但欠缺相應軟件服務如沒有在華從業資質,因此可以與支付寶分工合作。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蘋果和阿里合作,必須要依托支付寶這個平臺,而支付寶有著自己的移動支付手段,勢必又會和Apple Pay產生競爭。所以具體合作會是怎么樣,現在還很難說。
安全與產業鏈融合事關成敗
雖然NFC近場支付正在快速增長,而且屬于純硬件支付,支付安全度更高,速度會更快,但產業鏈較為復雜,推廣需要協調電信運營商、銀聯、支付終端、應用開發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同時在支付終端的投入光NFC刷卡機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產業鏈的融合是個大難題。二維碼及聲波支付在終端布局的成本上比較低廉,產業鏈融合也比較方便,互聯網企業一般都采取補貼商家的方式進行推廣,但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疑問,央行政策始終未放開,這讓相關互聯網企業有些舉棋不定,所以在推廣掃碼聲波支付的同時,互聯網公司并沒有放棄NFC方面的嘗試,支付寶錢包8.0版本已經加入了NFC支付,跟指紋支付的華為Mate7也有合作,未來移動支付不管走向何方,反應迅速的互聯網公司都不會落后于人。移動支付在支付領域一直是個補充,所占的比例目前沒超過3%,市場份額還很小,但是空間很大,誰先與產業鏈進行更好的融合,誰就能掌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