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臣 王燕萍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三、四期壓瘡換藥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有壓瘡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換藥方法,助其痊愈。結果:采用換藥的方法促使壓瘡痊愈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壓瘡,方法,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176-01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壓瘡分為四期,即淤血紅潤期、炎性浸潤期、淺度潰瘍期、深度潰瘍期,皮膚壓瘡在康復治療、護理中是一個普通性的問題,但壓瘡一旦進入三、四期對人的危害很大,據有關文獻報道,每年約有6萬人死于壓瘡合并癥。因此,為了探討換藥治療壓瘡的臨床效果,本文特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壓瘡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 方法與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08年1月到2011年3年以來收治的80例壓瘡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的壓瘡部位均為足跟、左右股骨頭處、骶骨處,只是面積大小稍有差別,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按照治療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61---89)歲,平均年齡(75+14)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4+2)個月,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63---88)歲,平均年齡(75.5+12.5)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4+2)個月,兩組壓瘡位置及大小:足跟:(1*2+1)㎝2,左右骨股頭處(2*2+1)㎝2,骶骨處(4*5+2)㎝2,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換藥,即先清創,然后碘伏消毒,包扎,翻身,每日早、晚兩次;對觀察組患者換藥早晚各一次,先用雙氧水去除腐爛的組織,同時用剪刀剪去壞死的組織,再用生理鹽水把傷口沖洗干凈,使創面清潔,露出新的組織,然后再用碘伏消毒創面,待干,再滴入維生素b1,100毫克,維生素b12,500微克注射液(用量,把維生素b1,100毫克、維生素b12,500微克,用5毫升注射器抽吸,混勻后滴入創面,直至創面全部滴過為止),紅外線烤燈烤15---20分鐘,距離病人皮膚15-20厘米,溫度以病人患處的皮膚感到適宜為準,烤畢,用無菌紗布覆蓋。重復以上的換藥方法,每日兩次,同時配合翻身(每兩小時一次),無嚴重感染者1-2個月就會痊愈,若有特殊身體疾病,例糖尿病,在換藥時滴入4個單位的胰島素,有利于傷口的愈合。若壓瘡有嚴重的細菌感染,根據菌種的不同配合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滴入會增加療效,縮短病程。
1.3、療效標準:
痊愈:壓瘡全部愈合,皮膚完整。
顯著療效:壓瘡95%愈合,余5%皮膚不完整,但皮下無分泌物。
有效:壓瘡50%以上愈合。
無效:換藥后,患者的壓瘡面積無變化,創面只能短時間內保持清潔。
2 結果:
2.1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愈率70%(28/4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50%(20/40),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所示;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3 討論
3.1對壓瘡進行換藥,起到清潔,消毒的作用,在換藥過程中去掉舊的腐爛的肉芽組織,暴露新的創面,可以刺激肉芽組織的再生能力,滴入維生素b1,維生素b12注射液可以營養創面的神經及細胞,有利于組織的生長。抗生素的應用可以殺滅創面的細菌,烤燈的使用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利于創面的干燥及組織再生。
3.2換藥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清創要徹底,以防漏下腐爛的組織影響新生肉芽組織的生長。
3.3抗生素應用前,最好做藥物敏試驗,以準確給藥,殺滅細菌。
3.4嚴格控制烤燈的溫度、距離、時間、勤觀察,勤調試,嚴防燙傷。
3.5換藥后,配以合理的翻身,翻身時禁止拖、拉、拽。
3.6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給高蛋白飲食、高維生素飲食,有利于創面的愈合。
3.7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換藥及翻身的重要性,爭取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特別是患者出院后需要家屬護理時,要給患者及時翻身,平時保持床單的干燥,平整,勤觀察患者的皮膚情況,避免某一部位長期受壓,以減少壓瘡的發生。
4 小結
在壓瘡的治療過程中,換藥起著很關鍵的作用,特別是對三、四期面積較大的壓瘡作用更是明顯,并且安全可靠,可以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