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百巧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干預對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息肉)患者112例,均行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術,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手術成功率、術后恢復、并發癥及復發情況。結果觀察組成功率、并發癥率、復發率分別為100%、5.4%、0%,對照組分別為87.5%、17.9%、10.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7.84±2.55)h、(4.51±1.67)d,均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對接受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術患者圍手術期進行舒適護理干預可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預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內鏡保膽取石術息肉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200-02
膽囊結石是由膽囊黏膜分泌膽固醇,使得膽固醇過度飽和從而析出晶體所致,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膽囊結石(息肉)是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為肝膽疾病的一種,發病率約為10%,臨床表現為膽絞痛、上腹隱痛、陣發性嘔吐等,可引發胰腺炎、腸瘺、腸梗塞,甚至導致腸癌、膽囊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我院對膽囊結石(息肉)患者實施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術,并進行舒適護理干預,取得滿意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膽囊結石(息肉)患者,均經B超確診,并排除膽囊萎縮、膽囊壁過厚及有上腹部手術史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齡21-72歲,平均(46.5±7.2)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2.8±1.1)年;疾病類型:急性囊炎伴膽囊結石18例,單純膽囊結石16例,單純膽囊息肉12例,膽囊結石合并息肉10例;合并癥:高血壓16例,糖尿病10例;對照組56例,男36例,女21例,年齡22-74歲,平均(47.7±8.1)歲,病程5個月-4年,平均(2.2±1.3)年;疾病類型:急性囊炎伴膽囊結石14例,單純膽囊結石19例,單純膽囊息肉15例,膽囊結石合并息肉8例;合并癥:高血壓13例,糖尿病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適當的進行心理干預,多數患者因對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手術不了解,擔心手術的安全性及預后等,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的與患者交流,通過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詳細病情,介紹治療方法及所要進行的手術的名稱、目的、必要性、主治醫師、手術方法、麻醉方式及術前注意事項等,消除患者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術前詢問患者過敏史、手術史,進行膽囊B超、膽囊造影、心肺功能、ECT膽囊成像、凝血4項等檢查,監測各項手術指征,并做好腹部區域備皮,監督患者術前12h禁食,6h禁水,手術前一晚根據患者情況適當的給予鎮靜劑;術前1h準備好手術器械,如腹腔鏡器械盒、普外腹腔鏡器械包、纖維膽道鏡、冷光源、高頻電刀等,并做好消毒滅菌工作,由專人負責檢查、管理,確保最佳備用狀態,安排好手術室,設定合適的室內溫度及濕度,術前做好“三查七對”,核對患者及手術信息。
1.2.2 術后護理術后使患者去枕平臥8h,頭偏向一側,禁食禁水,密切監測患者呼吸、血壓、體溫、尿液、大便、面色、意識等各項指征,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并協助醫生進行處理;及時清理滲液、滲血,更換切口輔料,積極預防感染;切口疼痛患者可與之聊天轉移注意力,必要時給予鎮痛藥;術后1d可讓患者適當進食低脂流食,補充體力,進食后若無腹脹腹痛,可逐漸過渡到普食。
1.2.3 出院指導及健康教育協助家屬辦理出院手續,并囑咐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復診;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多食清淡、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膩、辛辣、高膽固醇、高脂肪,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并適當的進行鍛煉,促進恢復。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手術成功率、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情況,并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統計復發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為σ=0.05。
2 結果
觀察組手術成功率為100%,對照組為87.5%,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且觀察組患者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7.84±2.55)h、(4.51±1.67)d,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下表1。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率、復發率分別為5.4%、0%,對照組分別為17.9%、10.7%,兩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2。
3 討論
膽囊是人體消化器官之一,有諸多重要功能,自19世紀80年代德國成功實施了第一例膽囊切除術以來,膽囊切除術就成為治療膽囊結石(息肉)的“金標準”[2]。但膽囊切除術后膽管損傷、十二指腸胃反流、消化功能下降、結腸癌等并發癥較多, 中、遠期預后較差,而內鏡保膽取石(息肉)術在保留膽囊的前提下,可確保取凈結石(息肉),同時應用膽道鏡,具有操作方便、手術切口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勢,已逐漸取代開腹膽囊切除術成為治療膽囊結石(息肉)的重要手段[3]。
舒適護理指基于患者個體差異制定創造性、個性化的整體護理模式,以以人為本為理念,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感到舒適[4]。優質的護理干預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重要前提,通過舒適護理干預,做好術前宣教及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法及手術的了解,消除顧慮,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術前對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并準備好手術器械,確保手術順利進行[5]。術后嚴密檢測患者體征,做好切口、疼痛及飲食護理,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通過健康教育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適當鍛煉,按時服藥,定時復診,避免結石復發,提高生活質量[6]。
參考文獻:
[1]冼健元.淺談腹腔鏡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的現狀與進展[J].求醫問藥,2012,10(2):287-289.
[2]馮琴,徐秀敏,張太花.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手術護理體會[J].新疆醫學,2010,40(11):104-105.
[3]李芳,雷聰芳,趙建云.腹腔鏡輔助纖維膽道鏡保膽取石(息肉)術128例護理配合[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4):90-91.
[4]魚莉軍.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干預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385-1387.
[5]寇利瓊,羅麗.腹腔鏡輔助下膽道微創保膽取石(息肉)術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營養保健,2012,3:32-33.
[6]鹿安琴,王家蘭.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息肉)手術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