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區
提升首善之區 打造美麗半島
加快打造現代服務業核心區、歷史文化展示區、山水城市形象區
大渡口區
生活品質之城、新興產業之區
打造信息服務業、文化休閑旅游業、環保產業三大產業,提升功能品質、環境品質、民生品質三大品質,聚焦建橋園區、九宮廟商圈、移動互聯網產業園、濱江片區、劉家壩片區、小南海片區六大重點板塊
江北區
打造宜居宜業美麗山水城市
聚力打造全市高端產業集聚區、都市核心展示區、人文風尚示范區
沙坪壩
打造沙坪壩區經濟升級版
在核心區內打造商貿商務產業集群和文化旅游產業帶,在拓展區內打造科教及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和都市現代農業及休閑旅游產業帶
九龍坡區
東城再造,西城再戰
以“東城再造”優化核心,打造現代都市核心、創新服務高地;以“西城再戰”拓展城市功能,打造科技生態新城、時尚休閑新都
南岸區
建設宜居創新區、江南增長極
建設重慶高端產業集聚區、智慧城市先行區、生態文明示范區,打造南濱經濟帶和南山生態帶
北碚區
打造宜業宜商宜居宜游之城
建設高新技術和新興戰略產業基地、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基地,打造生態宜居城區、都市休閑旅游區和教育文化強區
渝北區
建設臨空都市區
優化臨空制造、臨空商務、臨空物流、臨空會展、臨空都市農業五個分區,打造仙桃大數據谷、臨空創新經濟走廊和國際物流分撥中心三大戰略平臺
巴南區
打造主城向南拓展新陣地
打造“四區一基地”——山水城市風貌展示區、中央文化休閑活動區、生態健康體驗區、商貿物流集聚區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涪陵區
“三區一城”打造幸福涪陵
加快建設“三區一城”——重慶綜合產業集聚區、城市發展新區引領區、區域性公共服務輻射區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現代化大城市
長壽區
當好推進城市發展新區
建設主力軍
打響建設“三地一中心”的總體戰——建設重慶工業高地、現代農業基地、休閑旅游勝地和區域物流商貿中心
江津區
爭做城市發展新區
乃至全市“領頭羊”
明確“四地一區”發展定位: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特色效益農業示范基地、商貿物流集散基地、都市休閑度假旅游勝地和金融后援服務聚集區
合川區
建設“一心兩區一走廊”
“一心”即合川城市核心區;“兩區”即城市拓展區、現代產業發展區;“一走廊”即合川東部經濟走廊——把合川建成重慶經濟強區、西部宜居江城和中國知名旅游城市
永川區
做好園區和城區兩篇大文章
緊扣園區和城區兩篇大文章,突出“項目、改革、效能”三大主題,建設大城市,發展大工業
南川區
五區建設描繪轉型新藍圖
用“特色工業區、生態宜居區、旅游度假區、現代農業區、合作共贏區”五區建設總體發展思路破解南川轉型發展難題
綦江區
打造渝南重要增長極
打造“四區一城”——加快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區、城郊休閑旅游度假區、山地現代農業示范區、渝黔合作共贏先行區和現代山水田園城市
大足區
打造現代新興產業城市
確定“138”發展思路:一大奮斗目標——現代新興產業城市;三大發展定位——國際旅游城、新興工業城、生態宜居城;八大功能板塊——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水工業園區、萬古工業園區、海棠新城開發區、大足石刻旅游開發區、龍水湖國際旅游度假區、市場物流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區
璧山區
打造“三區一美”幸福天堂
建設重慶城市發展新區的生態宜居區、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和統籌城鄉先行區,打造和美璧山
銅梁區
建設重慶工業化、城鎮化主戰場
打造重慶工業經濟重要增長極、文化旅游城市、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渝西地區重要生態屏障
潼南縣
建成城市發展新區“示范窗口”
圍繞“新型工業基地、生態文化名城、西部綠色菜都”的發展定位,堅持工業與城市互動,農業與旅游融合,把潼南建設成為城市發展新區的“示范窗口”
榮昌縣
工業強縣 “一城兩區”
以工業集群化為首要任務、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推進新興工業城市、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核心區、川渝合作共贏先行區“一城兩區”建設
萬盛經開區
“315”戰略打造特色強區
制定“315”轉型發展戰略——三個定位:國家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區、西部地區特色經開區、渝南黔北重要增長極;一個目標:建設成為中國知名旅游城市;五個任務:振興工業、繁榮城市、做強旅游、提升農業、改善民生
萬州區
建設重慶第二大城市和
三峽庫區經濟中心
抓好“面上保護、點上開發”兩項發展任務,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依托國家級萬州經濟開發區,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承接周邊地區人口轉移,建成重慶第二大城市、三峽庫區經濟中心
豐都縣
推動豐都“生態涵養、綠色崛起”
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旅游精品化,建設三峽庫區明珠、重慶生態低碳經濟重地、國際旅游文化名城
墊江縣
打造綠色低碳、和諧宜居的
生態文明城市
依托生態保護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城市發展區三大功能板塊,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產業增長極、渝川東部交通樞紐
忠縣
打造渝東北生態涵養
發展示范縣
建設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生態文明縣、三峽庫區生態旅游目的地、特色生態工業基地、生態品位城市和美麗幸福橘鄉
云陽縣
“五化”創建生態經濟示范縣
堅持走“生態經濟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產城融合城鎮化、要素配置科學化、資源節約集約化”的發展路子,建設山川秀美、產業友好、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的生態經濟示范縣
奉節縣
建成庫區生態經濟示范區
建設西部新區、生態工業園區、旅游新城“三個空間”,培育生態旅游、清潔能源和以臍橙為主的特色效益農業“三大產業”
梁平縣
“三大發展定位”確保涵養發展
確立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產城融合先行區、統籌城鄉示范縣“三大發展定位”
巫山縣
打造重慶“美麗山水城市”
打造重慶“兩地一區一名片”——全市重要生態產品基地、重要特色產業基地、生態文明示范區、旅游歷史文化名片
巫溪縣
打造生態旅游城市
構建“一城兩帶兩區”——打造生態旅游城市、城鎮發展帶、生態旅游發展帶、生態效益農業發展區、生態保護發展區
開縣
兩條路徑建設國家級生態縣
一是綠色發展、特色發展——把優勢發揮出來,形成特色;二是“面上保護、點上開發”——多數地方保護起來,在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針對部分地方加大開發力度
城口縣
打造全市生態文明示范區
建設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西部重要的錳鋇新材料基地、全市生態旅游和紅色旅游基地、秦巴山區重要的商貿物流節點、秦巴山區扶貧攻堅示范區
黔江區
建設渝東南重要城市和
武陵山區重要經濟中心
緊扣功能定位,打造城市集聚發展區、生態旅游發展區和生態農業保護區
武隆縣
“五區一廊”托起
“中國武隆公園”
打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大仙女山旅游集散地)、高山森林休閑度假區、水生態休閑旅游區、探險民俗旅游區、生態觀光人文旅游區和烏江畫廊
石柱縣
建綠色生態經濟強縣
建設成為扶貧開發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民俗文化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綠色農產品和優勢資源生產加工基地、天藍地綠水凈的宜居美好家園
秀山縣
“三大著力點”推動秀山綠色發展
建設“一城兩園”——縣城和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培育“三大產業”——礦產資源精深加工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業、商貿物流業;打造“三駕馬車”——金銀花產業、土雞產業、高端獼猴桃產業
酉陽縣
建設武陵山綠色經濟發展高地
確立“以旅游產業化為龍頭,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發展路徑
彭水縣
打造發展和保護“雙贏”的
生態苗鄉
建設成為武陵山綠色經濟發展高地、重要生態屏障、民俗文化生態旅游帶和扶貧開發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