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學生從入學到高中畢業,其心理也經歷了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發展變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是不均衡的,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各有的特點。根據學生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其體育鍛煉的要求和方法也不盡相同。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生活經驗也有了一定基礎,身體正處在第二次生長發育高峰的初始階段,學習上正準備從小學向中學過渡。這種特殊的處境,使他們的心理具備了兒童和少年的雙重特點,處在質變前的孕育時期。
一、認識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從無意注意占優勢發展到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相交替,注意的穩定性也有所提高。從7歲~10歲的連續集中注意20分鐘,到了10歲~12歲的25分鐘,注意的范圍也得到進一步擴大。這些都為順利進行體育教學提供了更好的條件。這個階段的體育教學,應減少游戲性的運動項目,適當增加活動時間稍長且有點難度的項目,如組織男生進行籃球、乒乓球等球類鍛煉和比賽,組織女生進行健美操、舞蹈等訓練。跳繩、踢毽子等傳統活動項目可以繼續開展。
小學高年級學生記憶水平有所提高。學生進入高年級后,由于學習上的進一步要求,使有意識記和有意重現得到了發展,記憶的目的性明顯增強。記憶方法已不再僅靠機械記憶,而開始進行意義的、理解的識記,但機械記憶和對具體形象的記憶仍占較大比例,記憶的內容和數量較以前已有成倍增長。老師若能使兒童逐步學會自己獨立提出識記的目的任務,并自覺檢查自己記憶的效果,將有利于學生記憶能力的繼續提高。因此,小學高年級的體育教學,既要讓學生能夠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同時又要讓他們能夠掌握體育運動項目一些專業術語,理解參加這些體育運動項目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更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
在思維中,抽象思維的成分日益增多,掌握概念的水平已接近以本質抽象思維特征為主的較高水平。已能夠給概念下一個初步的和基本的定義。他們在理解力上也已達到間接理解的水平,即能通過思維的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屬性。根據這個特點,在體育教學中,要給學生講清體育鍛煉對以后學習和工作的重要作用。在體育運動的具體項目中,要給學生講清技能和技巧,讓他們能夠掌握簡單的運動理論,為他們更好地鍛煉身體服務。
二、意志品質不斷強化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已逐步增強,他們能夠主動地參加自己所愛好的體育運動項目。這對于克服學生的依賴性是有利的。但同時,隨著學生要求獨立的愿望愈加強烈,老師要注意防止學生形成獨斷性,即過于任性、執拗和固執。在給學生一定自由的基礎上,要堅持是非原則,使學生在一定限度內作為,而不可讓他們為所欲為,否則后果將難以設想。
高年級學生行動中的堅持性和自制力已有明顯發展。已能安靜地進行學習,并且能夠連續學習較長一段時間,一般能堅持先做好作業然后再玩,有時甚至能中斷已進行的游戲而開始靜心地做起作業。但也有不少學生的堅持性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難,遇事容易半途而廢,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老師應防止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應多從積極方面鼓勵學生的上進心。還有一些學生,自制能力不強,好沖動,這一般與兒童精力旺盛和缺乏獨立性有關。為此,老師應為學生適當安排一些補充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克服外來影響的干擾,主動向學生提出穩定的行動動機和目的任務。這樣,就可逐漸克服其沖動性,提高自制力。
對于小學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體育更多地表現為“玩”,到了小學高年級,要讓學生明白,體育是為鍛煉身體服務的。在體育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教育。長跑運動、籃球比賽等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除了在校內正常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以外,根據學校情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最好經常開展校外體育活動。如爬山、越野跑、夏令營等,這些運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
三、自我意識逐漸增強
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已開始發展,民主平等和發展自我的需要已出現萌芽,而要求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已比中年級時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他們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評價能力。已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對教師的評價作出簡單的再評價。因此,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必須嚴肅、認真,并力求準確。否則,學生心里就會產生不公平感,這就會傷及他還很脆弱的自尊心,或者誘發其反抗心理。雖然是高年級學生,但畢竟還是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并不成熟。這就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理解他們的一些異常行為,并幫助他們解決在體育鍛煉中發生的一些問題。
總之,要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身體發育特點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以增強學生的體質,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江蘇省新沂市棋盤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