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麗
【摘要】ICU作為綜合性科室,由于患者的病情較重,且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極易發生院內感染,如何有效的采取控制措施,實行切實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是重點的工作,本文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ICU 感染控制;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226-02
1 引起醫院感染的因素
1.1 醫務人員因素:科室醫務人員對于院內感染管理的重視程度及消毒隔離措施的執行是主要因素。醫務人員的手是造成院內感染的直接途徑[1]。醫務人員是否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及無菌技術原則,接觸每例患者前后、執行每項操作前后是否洗手或對手進行消毒都是院內感染的人為因素。此外ICU與院內多科室協作,進入ICU的其他科室醫務人員較多,他們是否執行ICU的相關院感管理規定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1.2 醫療用具因素 醫療用具、用品,在使用前除主管部門監測外,護士是最直接的質量管理者。如一次性醫療用品中,在操作中應認真檢查各種質量,防止因質量問題造成的醫院感染。另外在正常工作中使用的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等均應嚴格消毒。
1.3 環境因素:病房通風換氣不良、病房內醫療儀器多且使用頻繁、固定裝置的消毒處理、出入通道的混用等都是ICU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
1.4 患者因素:ICU內多種不同病原菌、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危重病人同室,抵抗力低下,極易發生院內感染,并且較多患者在轉入時就伴有嚴重的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另外icu內較多的有創性技術的應用,如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引流管、中心靜脈置管、呼吸機使用等雖是救治患者必須的,但也破壞了皮膚的保護作用,破壞了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功能,若留置導管時間長,氣道護理不當,極易引發醫院感染。
2 護理管理與醫院感染的預防
2.1 加強培訓教育 要求醫務人員嚴格掌握并執行醫院感染規章制度及各項操作規程,同時也重視對護工進行院感知識培訓,認真執行標準預防和手衛生,防止交叉感染;定期、不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考核。對其他科室進入ICU的醫務人員加強解釋和監督,使他們進入ICU后能自覺遵守相關院感控制制度。
2.2 手衛生 手衛生是預防醫院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手衛生知識的培訓與競賽,增強了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增進了對手衛生預防病原體傳播,降低醫院感染的理解,手衛生的正確性和依從性得以很大程度提高。
2.3 人員管理 醫務人員進入ICU更鞋換服,戴口罩、帽子,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執行無菌技術原則。每個床尾放置了快速洗手液,以減少致病菌通過手傳播而致交叉感染;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減少探視人員。
2.4 病房消毒管理 規范病房地面、物體表面及醫療用具的消毒方法、時間、次數,切實做到一人一換一消毒;根據監測結果,進行流行病學分析,了解掌握科室主要感染途徑;指導選用恰當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液,清除或殺滅醫療器械、地面和物體表面消毒、醫療器械及用品、被服和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及醫療廢物處理的制度化、標準化和規范化。
2.5 病人管理
2.5.1 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泌尿系統的侵入性操作,如:膀胱鏡檢查、留置導尿是泌尿道感染的誘因[2]。(1)嚴格掌握導尿的指針,必須留置導尿時,使用硅膠導尿管刺激性小,相容性好,減少感染的發生。(2)嚴格無菌操作,保持外陰清潔和護理。(3)保持集尿袋不高于膀胱的位置,防止尿液逆行。(4)不主張膀胱沖洗,盡早恢復膀胱收縮能力,縮短留置導尿的時間。
2.5.2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1)嚴格無菌操作規程。(2)選擇合適的插管部位,成人首選鎖骨下靜脈。(3)插管部位及導管護理 觀察導管置入的刻度并記錄,嚴密觀察插管部位及周圍皮膚情況;保持導管的通暢,防止堵塞,保持導管連接緊密,每次操作時接頭處用酒精擦拭。(4)根據病情需要,盡量縮短置管時間。
2.5.3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與控制 (1)病情無禁忌情況下,抬高床頭30-45°。(2)加強口腔護理。(3)加強呼吸環路的管理 環路冷凝液是高污染物質,應避免倒流入肺。定期排空收集瓶,并應按感染性廢物處理,嚴禁隨手亂倒,以減少交叉感染。(4)加強氣道的管理 合理吸痰和霧化吸入。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遵循先氣道后口腔的原則。霧化吸入也應適時進行。(5)盡早停用應激性潰瘍的藥物。(6)每天評估是否可以撤離呼吸機。
2.6 強調過程監控 注重持續改進
每天院感專職人員到ICU對每一個病人進行目標性監測,填寫病人的一般情況,侵入性操作情況,抗生素使用情況,病原體培養結果及藥敏試驗等,監測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科主任、護士長,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在限定的時間內對整改效果進行評價,達到監測-反饋-教育-改進-提高的目的。降低ICU院感發生率。
3.小結
實踐證明,醫院中ICU是醫院感染監控的重點,控制ICU醫院感染成為目前醫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3]。icu的技術水平,直接反應醫院的綜合救治能力,是現代化醫院的重要標志[4]。要想有效控制icu院內感染,不僅需要制訂完善的制度,合理的病房布局,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還需要加強醫務人員的院感控制意識,更重要的是人人重視、人人參與院感控制,才能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戚小敏,趙桂榮,王悅.icu院內感染的控制和預防.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J],2011,13(17):2377
[2] 賀彩芳,吳雪潔,楊碎麗,等.留置導尿致尿路感染與集尿袋更換時間的相關性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J],2010,17(4):412-414
[3] 王力宏,馬文輝,張京利.apacheii評分與醫院感染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J],2011,17(6):6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