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后社會功能康復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60例按照雙盲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和對照組(僅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住院精神病人社會功能評定量表(SSPI)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SSPI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后,使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大大提高,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衰退期;精神分裂癥;綜合護理;社會功能;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251-0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發病率較高,也有較高的致殘率,特別是針對衰退期患者,常常會嚴重損害患者的社會功能[1]。若患者具有社會功能缺陷,僅僅采用藥物治療,并不能產生非常理想的效果,臨床護理工作也非常重要[2]。目前,如何研究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措施是臨床工作的重要,為進一步探討綜合護理對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康復效果的影響,本文對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6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CCDM-3中的診斷標準[3],且排除合并有嚴重的軀體疾病者。現將所有患者按照雙盲法隨機分為觀察組(33例)和對照組(33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3例;年齡介于24-46歲,平均(31.2±6.8)歲;病程平均(9.8±5.4)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介于23-47歲,平均(31.1±6.7)歲;病程平均(9.6±5.3)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強。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并配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多和患者交流,多傾聽患者內心的聲音,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礙,及時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幫助患者調整自己的心態。平時多向患者講解一些臨床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的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1.2.2健康知識教育。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多講解一些關于精神分裂癥的相關知識,同時應向患者多講解一些社會生活關系,和患者討論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患者應學會正視現實,勇敢的融入社會,不要好高騖遠。
1.2.3工娛治療。應向患者詳細講解關于工娛治療的主要內容、目的、治療效果等,每天組織、安排患者進行下棋、讀報、看書、看電視、做保健操等活動。
1.2.4功能訓練。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患者自己學會整理床鋪、穿衣、刷牙、洗臉、入廁、進餐等一些日常活動,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可以進行購物、趣味游戲、角色扮演、和他人一起完成任務等活動,鍛煉患者的社交技能,提高患者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
1.3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康復效果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會功能評定量表(SSPI)進行評定,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SPI評分變化。
1.4 統計學處理
選用軟件SPSS10.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用(X±S)表示,使用t對其進行檢驗,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 果
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對外界的興趣和關心、社會性退縮、生活自理能力、計劃性與責任心、家庭角色職能、職業技能、對周圍人的關心、院內社會性活動等各方面情況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但在病房活動行為、對異性的角色職能方面并無明顯差異(P>0.05),具體如表1所示。
3.討 論
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大多數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衰退癥狀,經國內外大多數學者研究表明[4],加強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理護理、健康知識教育、工娛治療、功能訓練等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使社會功能衰退延遲。本組研究顯示,通過心理護理可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治療態度,通過有效的健康知識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工娛活動可提高患者的集體意識,增強患者的社會適應力,通過功能訓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交技能,幫助患者盡快回歸社會。結果觀察組患者SSPI評分護理后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的社會功能康復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繼志.精神醫學與心理衛生研究[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4:91-97.
[2] 李梁.社交技能訓練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 2013, 9(8): 542-565.
[3]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M ]. 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75-78.
[4]馮麗娜,劉春平,潘桂平,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7): 75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