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俞
摘要:法制,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成熟和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今天法治在我國的地位在不斷提升,依法治國已上升為國家意志,而孩子獲取法律知識的途徑最重要的來源就應該是學校,所以在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就變得刻不容緩,意義重大。
關鍵詞:中小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法治;意義 法制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成熟和發達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的法制是否健全,社會制度是否公平、公正,是用人制來解決問題,還是靠法制來處理,這些都源于這個國家是法制是否完善,司法是否獨立,公正。對于中小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筆者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法制在我國的地位及變化
1997年9月,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從此將“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依法治國載入憲法,從而使“依法治國”從黨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意志。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關于“依法治國”的要求和精神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將“依法治國”方略提升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其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在空間上提出了要求。推進“依法治國”是涉及中國各領域,各方面的一項政治任務。“全面性”表現在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制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從十五大以來“依法治國”已經從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并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法制在我國現在以及未來的地位是不斷上升的,因此作為一個公民知法,守法,用法就變得刻不容緩,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學開始就向孩子講授一些法律常識,在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有利于同學們結合課本知識及生活實際,了解并掌握法律常識,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法制教育的作用
《學記》中說:“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顏元也曾說:“人才為政事之本,而學校尤為人才之本也。當今社會由于科學文化發展,政治,經濟逐漸復雜,國家所需是人才就必須得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這就需要依靠學校教育來培養,而其中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廣大民眾必須具備的品質。
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中,學生是很少有機會學習到法律知識的,尤其是中小學生接觸學習法律知識的機會就更是少之又少!回想我們十八年的學海生涯,在小學六年,初中三年是的學習過程中所接受到的法律知識真是屈指可數!直到高中時對法律知識才有點了解,大學才真正意義上接觸了像《憲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比較專業的法律知識!然而現實中有不少人是沒機會進入到大學學習的,于是這些人就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法律知識了!但不接觸,并不代表他們這輩子就不會和法律打交道,一旦他們利益受損,或因無知而觸犯法律,再去了解,學習法律知識,就來不及,甚至根本就沒有機會再去學習了!那時他們會不會后悔,會不會怨恨,是誰導致他們對法律知識知之甚少,是什么導致他們利益受損,或觸犯法律。因此,我們是不是該在學科教學中穿插法律知識,它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三、為什么學科教育要滲透法制教育
為什么學科教育要滲透法制教育在尹正安老師的講授中主要有三點:1.為了強化中小學生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的法定責任。2.為了實現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加強公民法制意識的重要基礎。3.為了實現德治法制的并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青少年兒童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在將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過程中,建立公平,公正,法制社會,實現依法治國這些大政方針,都必將靠我們今天的青少年兒童、未來國家的主人們來實現,因此從現在開始,從青少年兒童開始,從我們所教的學科開始滲透法制教育刻不容緩意義重大,不但可以教會學生從小學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利益,在將來的國際政治、經濟競爭中也會運用法律來維護我們祖國的主權和尊言,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小公民。
正如最近,菲律賓和越南,在我國南海不斷挑起事端,菲律賓還打算提請國際仲裁,甚至準備將我國對島嶼的主權提交國際法庭,準備通過打官司,將我們的島嶼合法化成為他們國家的領土!對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和他們動武器而是要找出法律依據,法律推斷,歷史遺留證據等來證明這些島嶼是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我們擁有無可非議的主權,神圣不可侵犯。這些都需要我們的學生從小開始學法,知法,懂法,將來在需要時能夠用法,用法來維護及捍衛我們祖國的主權和尊言。
當然我們滲透法制教育要結合實際,不牽強附會,不浮夸亂說,不亂講胡編,不空談瞎講,同時要做到恰當適度的深入淺出,講學生能聽懂,該知道的法律知識,法制滲透要與學科緊密聯系。在進行法制滲透的同時不影響學科教學,在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爭取早日結束存在著我國人民頭腦中幾千年的人質思想。結束那些有關公平正義的人治思想,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公平公正的法制制度。受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長期以來,我國是一個人制思想重于法制思想的國家,但近年來,“法制”一詞在我們生活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法制慢慢從配角,變成主角,直至今天寫入憲法,上升為國家意志。因此中小學生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是非常有意義也有必要且刻不容緩的,作為一名光榮人民教師這是時代賦予我們責任,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該自覺,主動的去做好,做實這件事,為祖國富強,文明及法治作出我們該有的貢獻!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J]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2).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學習問答[J]新華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