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元照
^摘要: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與內容,必然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認真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合理引導學生情感,創設良好教學氛圍等情感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運用;研究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應用,就會形成情感教學模式。在討論情感教學之前,我們得先理解情感的內涵與外延,以及情感教學的具體含義。所謂情感,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映現象,一般表現為喜怒哀樂、好惡愛恨等方面。而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從學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以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盡量在多個層面上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達到完成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因此,情感教育應是教育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切實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因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情感空間,不斷提高情感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通過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融入教學活動之中
興趣是情感因素之一。按照心理學的解釋,興趣是指人在心理上對某事物或現象的傾向性喜好。比如一個人只要有時間,就想著去跳舞,說明他對跳舞有興趣;如果一個人在業余時間總喜歡以畫畫作為打發時間的方式,也說明他對畫畫有興趣。這樣的興趣,是一個人自覺做某事并把該事做好的內在驅動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設法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當學生對語文教學活動和內容有了興趣,也就會有把語文學好的內在驅動力。
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關鍵所在。我們知道,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讓學生真正領會到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使他們善于學習教材、欣賞教材、運用教材和研究教材。只有通過對初中語文教材的學習、欣賞、運用與研究,才能讓學生在清醒的認識比較中發現自我,重塑自我, 進而不斷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 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斷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節與環境,盡量做學生學習忠實的引路人和指導者,真正讓學生善于和敢于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去體驗和理解初中語文教學。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下,逐漸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產生熱愛之情,從而激發起自己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情感與經歷,進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水平。
二、合理引導學生情感
合理引導學生情感, 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客觀要求。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但在情感教育中更為重要的則是方法與分寸。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著力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知識水平, 切實培養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基礎, 盡量把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我們更要善于和敢于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入手,全方位、多渠道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我們堅信,通過教師滿腔的熱情,必然會使學生產生共鳴,也將直接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據有關心理學的研究資料表明,情感教育普遍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通常情況下, 很多初中學生都會出現比較喜歡或崇拜某些教師的行為, 進而對他們所教的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生一般也都會努力地去學好所喜歡的教師所教的課程。由此可見,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情感教育,進一步感化學生、激發學生和引導學生。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的這一特征, 著力為初中語文教學開通一條情感教育通道,不斷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一般而言, 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真實情感, 不斷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 進而促使學生更加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來。
三、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必然要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這樣說過:教學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所面對的是有一定情感知覺和體會的學生。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具體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當充分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積極創設一定的教學氛圍和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全面開展情感教學活動。但是,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氛圍與環境,必須是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的氛圍與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解放出來, 真正做到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全面發展。實際上,在開展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和敢于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 盡量使教學內容圖文并茂, 聲情同存,在充分展示語文魅力的基礎上,無形中在情感教育上創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合理地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進而達到情感教育的最終目的。此外,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愛好與情趣,努力實現學生的閱讀情感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帶著豐富的想象,達到知識、思維和能力與素質全面提升的境界,全面促進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
總之, 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極為重要與關鍵的環節和內容,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和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完善的情感因素,促使其對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并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認真落實到教學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發展。建立教育“情感場”,營造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是優化課堂教學的良藥。包含真情的語文教師一定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喜歡在充滿愛和愉快的環境中成長,世間沒有真正不需要友愛和感情的學生。于漪有一句口頭禪:“教師的天職就是愛學生。”夏丐尊說: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確如此,語文教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節語文課,從而成為優秀的語文教師。參考文獻:
[1]陸山華.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初探[J].語文學刊,2007(03).
[2]張新村.激發初中語文中學生情感教育的思考[J].中學語文園,2006(06)
[3]楊盡芬.對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東方青年. 教師,2013 (4).
[4]金光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微.新課程( 教育學術) 2011,(2).
[5]耿士寧.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學周刊.A,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