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安
摘要:通過個人的切身體會教育學生要提高個人素養,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遞正能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關鍵詞:感恩;傳統美德;正能量;核心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感恩境界中國關于感恩的話語很多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等等,多年來我接受了父母親人、家長、同事領導、社會很多很多的關懷,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現在,所以我深刻的感受到做人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尤其是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只有自身具備較高的個人素養,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才能更好地將我中華文化之傳統美德弘揚光大,傳遞好正能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足以說明了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恩重如山,無法報答,我們報答父母既是在行孝,也是一種感恩,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那么多磕磕碰碰,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會伸出援助之手,我們即便是沒有回報的能力,但是我們要在內心深處深深的感念他人。當然站在辯證的角度上來說人生在一定時段能遇點挫折并不是什么壞事情,它能夠歷練我們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有益于我們健全健康人格的培養。所以在我們犯錯的時候別人訓斥批評我們,甚至打罵我們,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應當把它看作一種善意的激勵與鞭策,當我們長大的時候我們應該感恩他人,正是這些磕碰、批評,才可能成就我們堅韌不拔的品質,對我們積極健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大有裨益。
聽朋友說以后到了飯館不要認為自己有錢就是大爺,他講了一個故事,一位有錢人到了飯館大呼小叫,甚至訓斥服務員說服務不周,實際服務員根本沒敢怠慢他,結果服務員在上菜時偷著給菜中吐口水,或者服務員以各種名義(說要的菜沒了等)將顧客打發走了,這個故事無從考證,但我想也不無可能,我們暫且不說誰是誰非,我們做人要是不會學會換位思考,就不可能進步,就不可能贏得別人的認可與尊重,所以顧客和服務員應該相互尊重,互相感恩,飯館感激顧客的光臨使飯館利潤有了保證,顧客應該感激別人給自己提供的服務,這樣顧客會常來,服務也可能越來越好,而不是相互的一味埋怨,這是從花錢買服務我感悟到的感恩。
感恩的境界有高低,從電視局《康熙王朝》千叟宴中康熙敬的三碗酒我學到了做人需要一種境界,感恩需要一種境界,我們共同來體會一下帝王的感恩境界:“這第一碗酒,朕要敬給太皇太后孝莊,敬給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朕八歲喪父,九歲喪母,是孝莊太后帶著朕,沖破千難險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莊太后,朕想你啊。
還有這第二碗酒,朕要敬給列位臣工,敬給天下子民,敬給今天赴宴的 老同年們!六十年來,是你們輔佐朕,保國平安,你們俯首農桑,致使大清的百業興旺。君、臣、民,三者同德呀,?。]有你們,記著便沒有今日的大清。朕在這兒謝謝你們了。
這第三碗酒啊,朕要敬給朕的死敵們。鰲拜,吳三桂,嘿!鄭經,噶爾丹,噢,還有那個朱三太子,?。亢?,他們都是英雄豪杰呀,啊,他們造就了朕那!他們逼著朕立下了這豐功偉業。朕恨他們,也敬他們。哎,可惜呀,他們都死了,朕寂莫啊!朕不祝他們死的安寧,祝他們,來生再世再與朕為敵吧!”
這第一碗酒康熙感恩的是自己最親最近的有血緣關系的親人養育之恩,第二碗酒他感恩別人,列位臣工、天下工子民的同心同德輔佐即幫扶之恩,特別是這第三碗酒足以看出作為一個帝王都能這么謙虛,感恩的境界有多高,這可能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學不會的,感恩他的死敵們,康熙恨他們,更敬重他們,因為他們都是英雄豪杰,正是他們逼著康熙立下了這豐功偉業,也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所以一個人能達到連自己的敵人都感恩的境界,這并不意味向敵人妥協,這樣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弘揚。
作為一名教師應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并且時刻教育自己的學生也要學會感恩,提高自己感恩的境界,健全自己的核心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遞正能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