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花
^興趣是學生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著推動作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在愛學、樂學中逐漸掌握英語知識,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一、真情感染,觸發學生的興趣
我們應該認識到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教師親切的微笑,鼓勵的話語將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
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氛圍是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把對學生的批評轉化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使其心理上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這就無疑能促進他們積極向上,激發他們求知欲,增添他們的勇氣,鼓勵他們的自信。曾有學生在賀卡中寫道:“希望老師多微笑,多與我們交流 。”教師要正確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過以情感情,以情染情,優化學生的心境。教師不能把消極的情緒帶進課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盡力克制和調控,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心態出現在課堂上,那么學生也會以愉快、輕松自信的情緒聽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二、指導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教師的一大任務。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傾向性的差異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環境、教育等影響下形成的。仔細分析一下那些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缺乏學習動力而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在困難——不感興趣——成績差——更困難——更不感興趣——成績更差的軌道上惡性循環。所以幫助學生排除學習困難,教給學習方法,成為激發他們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如記憶單詞,可教給學生構詞方法,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歸類法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提問題,即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先要經過反復認真思考,自己仍弄不清楚的再問,這樣既教會了學生學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自學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轉變傳統沉悶的課堂教學,可巧用英語教學法,通過創設情景,英語游戲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掌握一定程度詞匯量的情況下,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課堂發言,辯論等有效提高課堂氣氛。例如,在學過高二選修八Unit2 Cloning,本人為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特地安排了一次以“Cloning, for or against?”為主題的辯論會。為了收集充足的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學生們饒有興趣地在網上、報刊雜志上搜集所需要的信息,并積極跟其他同學進行探討。 辯論會上,同學們自信滿滿,爭相發言,各不相讓,熱烈的氣氛中讓學生感到學英語并不總是那么枯燥無味和令人望而生畏。讓學生在競爭中體味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對他們積極的表現及時地真誠地給予肯定和表揚,增強同學們的成就感。此外,在教學活動中加入看圖說話、觸景生情,編故事、繞口令、趣味問答、猜字謎、模仿秀等英語游戲,對激發學生興趣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造實踐機會,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課堂教學。
四、豐富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克服傳統教學弊端的全新的教學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為形象的、有趣的、可視聽的動感內容,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作為一名新世紀的英語教師,我深深感受到,在以后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專研、探索,加深對英語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和學習,改進教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記得學習高一必修二Unit4“Wildlifeprotection”時,先利用多媒體展現大家所熟悉的動物畫面,讓學生根據畫面進行描述。然后學生小組討論哪些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哪些動物瀕臨滅絕,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然后以小組代表發表想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愛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我認識到:學生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經常思考怎樣才能激勵、喚醒、鼓舞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