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人們突然發現去國外旅游,錢值錢了,可以購買更多東西了,而一些出口企業老板愁眉苦臉,出口利潤薄了,甚至還有虧損風險。這些經濟現象其實是由于人民幣升值引起的,開始引發各界人士的熱議。近9年來,人民幣保持了對美元的持續升值,走勢明顯,從8.07一直到最近的6.14附近。匯率作為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價格信號,解釋了中國經濟的各種現象,折射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等各國的政治經濟訴求。歸根結底,人民幣升值的本質其實就是經濟利益的問題。那么人民幣升值究竟是利是弊?內在深層次的原因是哪些?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又如何?本文對上述問題將進行探討。
【關鍵詞】人民幣 匯率 升值 中國經濟
一、人民幣匯率概況
匯率指外匯行市或匯價,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一般來說為對美元的比率。
目前中國現行的匯率法律制度為2005年7月確立,由原來的盯住美元匯率制度轉變為有一定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二、人民幣升值原因
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極其復雜,國內外政治經濟各種因素交織互動,總體而言,近9年來人民幣還是保持升值態勢。
(一)從內外因分析人民幣升值原因
1.內因。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處于持續快速增長模式,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常年強勁的出口貿易,獲得了巨額的外匯儲備,目前逼近4萬億美元。由于中國經濟增長率遠高于歐美日發達國家,其內在代表的價值必定導致對外的升值。國內市場及國際企業投資對人民幣的需求加大,同時外匯節余多,升值壓力顯現。
2.外因。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人民幣低估,要求升值。究其本質,是為改善其本國經濟所致。由于中國幣值較低,出口優勢顯現,導致與西方國家保持貿易順差,尤其是美國因對華一直巨額貿易逆差,其通過各種手段要求人民幣升值。如對中國采取反傾銷調查、收回直接投資,制定貿易限額,征收各種附加關稅等。歷史上日本升值30%導致經濟衰退為典型案例。
(二)從國家目的分析人民幣升值原因
幣種貶值利出口,反之利進口,升貶背后都有深層次目的。改革初期,國內經濟基礎薄弱,此時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控制進口設備成本。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民幣需擴大貶值力度,保持出口競爭優勢。中國人民幣長期的貶值,高額的貿易順差,內外不平衡,加之蕭條的世界經濟,引發眾多國家不滿。人民幣升值輿論2005年起在國內外彌漫。
三、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居民、企業、國家購買力增強。用現在的通俗語言來說,我們購買國外的產品都是打7折或8折,錢更值錢了,以前用8元左右人民幣換一美元,現在只用6.1元。
2.促進企業內部競爭力,改善中國產業結構。由于購買力加強,企業進口國外先進儀器、技術、服務的成本降低了,可促進企業革新,提高企業競爭力,擺脫依靠勞動密集型產品,轉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
3.人民幣升值預期引入外資投資。由于人民幣預計升值,在中國的投資能獲得更豐厚的回報,國際投資資金將加速進入中國市場,促進市場發展。
4.人民幣升值為成為國際貨幣奠定基礎。幣值價值高是一國經濟強勢的體現,由于人民幣的升值,GDP排名前進,顯示在世界中的經濟地位提升,提高世界對人民幣的信心。
5.部分企業獲得受益,股價表現出色。因人民幣升值,成本降低,依托國外采購的企業受益,擁有外債的行業如工程機械、電信、電力、造紙、航空等等也因此受益。上述相關行業的股價也因此獲得追捧上漲。
(二)負面影響
1.不利于出口。人民幣升值,國外采購我國產品成本提高,導致需求降低。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將因升值沖抵。
2.外匯儲備縮水。如對美元升值2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縮水20%,意味著前期的出口業績付諸東流。
3.國內資本外流。由于人民幣升值,購買力加強了,在境外的投資成本降低了,國內資本外流投資的動力更強。當前形勢下資本外流不利國內經濟復蘇發展。
4.國內商品競爭力下降,損傷外向型企業。由于人民幣升值,國外商品價格降低,國內商品競爭力下降,國內外的需求轉至國外,企業訂單減少,尤其外向型企業將受到重挫,中小企業受到的沖擊更大。
5.沖擊國內金融資產環境。由于人民幣升值,熱錢大肆流入套利,沖擊金融環境,引發通脹,刺激資產異常上漲。如熱錢流出將使經濟劇烈波動,如房地產價格迅速回落、債券價格以及股票市場大幅震蕩等。
四、正確認識及應對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有利有弊,我們要將有利的積極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采取措施盡量減少消極影響。
(一)促進企業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
借助人民幣升值的契機,加大引進國際先進設備、管理、技術,促進企業從勞動密集向高新技術型轉型,從低效率到高效率轉型,從管理低水平到高水平轉型。
(二)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人民幣升值后,我國產品價格優勢不再,應及時調整產業及出口貿易結構,提高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轉向以高利潤、高附加值的產品作為重要出口產業。
(三)加快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適應市場經濟的運行
我國尋求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已有9年探索實踐,人民幣匯率機制對促進貿易平衡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對經濟運行影響非常大。
(四)防止貨幣危機,維護經濟穩定
國際金融形勢復雜多變,發達國家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國際資本繼續在能源、大宗商品市場、外匯等領域炒作,市場風險仍然較高。人民幣匯率必須加強監管,防止國內貨幣危機,維護經濟的穩定。
(五)打好人民幣升值牌,不做無謂犧牲
各國基于經濟利益迫使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走出了從8字頭到6字頭的單邊升值態勢,出口貿易的重創已影響國內經濟。需在國際上加大宣傳我國升值作出的犧牲,中國非各國貿易逆差的源頭,但深受他國的貿易制裁傷害,各國需提供其他方面的貿易待遇。近9年來人民幣兌換美元升值近30%,需改變姿態,通過各種手段迫使美國不再施加升值壓力。
五、結束語
2014年全球經濟環境十分復雜,存在波折反復、二次探底的風險,整體走向尚不明晰。國內外環境巨變,中國難以支持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經濟增長率未來幾年將回落至6%~8%之間。2014年中央工作核心為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既不能大幅升值,導致貿易出現巨大逆差,資本外流,外資減少,損害國內宏觀經濟;也不能大幅貶值,導致人民幣出現恐慌拋售,國內人民財富大幅縮水等情況發生。但無論是否已達均衡或繼續升值,我國都必須要堅持正確認識人民幣升值原因及利弊,制定合理的應對策略措施,化被動局面為主動局面,維護經濟穩定局面,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百度:查詢關鍵概念、數據、實際案例.
[2]新浪財經:人民幣走勢面面觀.
[3]上海證券報:人民幣匯率走勢及其對相關行業影響.
[4]百度文庫: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作者簡介:張琳(1979-),女,漢族,廣東龍川人,畢業于廣東商學院,目前就讀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任職于珠海華潤銀行深圳分行,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