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的主體。它順應時代潮流,是國強民富之根本。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根據人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開發他們的內在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特征的教育。學科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教師的重要任務。那么,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在學科中優化教學法。如何優化教學法,筆者談一些具體的做法和體會。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
“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課堂,關鍵在教師”,這是大家早已形成的共識。課堂是師生間雙邊活動的場所,教師的作用猶如導演,教師的思想文化素質、教學藝術、課前的備課活動都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成敗。首先,教師必須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素養,努力使自己的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第二,要鉆研教材、了解大綱、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并運用于教學活動中去。第三,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學會因材施教。第四,要學習掌握各種類型的技能,如繪畫、書法、朗誦、表演等,并能把它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的視、聽覺美感,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從而使學生記憶更深刻。第五,要加強理論學習和教研、教改工作,提高自己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和組織能力。
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創設良好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前蘇聯教育家契可夫說:“我們要激發學生獨立探索思想,而這種探索思想又跟活生生的情緒有機地聯系著,好的情緒使學生精神振奮,反之,則會制約他們的智力活動。”這其中必須強調教師的情感教學,因為師生關系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情感作用,以自己的音容笑貌感染學生,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種抑揚頓挫的語言,都會給學生一種愉快之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給輕松的課堂氣氛也增色不少。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多以激勵手段培養學生興趣,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給學生以鼓舞。要充分發揮優等生的帶頭作用,有意讓他們上臺當小老師,同時也可采取分層次教學,讓所有學生都能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和興趣。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新穎自如,課前復習,課堂教學,課后作業,都要多樣化、新鮮化,體現教學過程的科學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組織形式的多樣性。這樣,一方面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也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把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特定的情境中。
2.創設情景,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正處于全新的探索階段,新的中學英語教材加強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機會和空間。教師要把握好“導演”的時機,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適時設計與課文相關的材料與全體學生共同表演,給學生創設運用語言的場所,這樣,既能使學生熟悉課文,又鍛煉了口語表達,既增長了知識,又為學生提供了極好的交流學習經驗的機會。
3.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優化課堂結構新大納要求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強電化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環境。采用電教手段可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環境中,感受異國風情,體驗領袖人物的風采。在學生聽說能力提高的同時,也為讀寫能力的提高開辟了捷徑。學美國鄉村音樂,可以先給學生聽一段美國的鄉村音樂,學林肯和馬丁·路德金,可以先讓同學們聽他們的慷慨激昂的發言。這對整個課堂教學來說無疑是極好的開端。而對學生來說,則把直觀印象與抽象思維結合在了一起,提高了學習效果。
4.加強德育教育,教會學生怎樣做人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德育是解決培養什么樣人才的問題,是教育的靈魂。所以,教師在共同市場教學中,必須很好地把握和利用其中的語言材料,有針對性地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中,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培養良好品德。
課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不僅要有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同時必須從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入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英語課堂教學真正適應素質教育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5.創造良好的英語第二課堂學習環境,為英語課堂優化提供補充英語課堂教學是英語學習的主要渠道,如果要優化英語課堂教學,也離不開其它渠道的補充,特別是第二課堂教學的補充。“聽、說、讀、寫”,“語言交際”是培養學生學好英語的基本功,沒有這些基本功的磨練,英語課堂教學的優化就不能實現。因此,我們要積極地開辟英語第二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英語第二課堂環境,為英語課堂的優化提供有益的補充。英語屬于語言性的外來語,英語的實踐必須在交流中才能得到提高。我們可以利用英語的第二課堂組織學生開展英語口語、知識競賽活動,指導學生與外國友人接觸,尤其是口語交流,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英語文娛表演,讓學生娛樂中學英語。
綜上所論,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是我們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根本。當然,優化英語課堂教學關鍵是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優化課堂教學關鍵是調動學生與教師的“兩個積極性”,這樣才能真正優化好英語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