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雷超
教學中我們常常為如何提高教學效率而發(fā)愁。許多教師努力了,學生也盡力了,可是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本文作者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感悟,向教師和學生,提供一些粗淺的建議。
數學是中學教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它能為其他學科如物理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該科的學習中若能取得富有成效的成果,對其他各科的學習意義重大。以下,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說說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一些方法。
對教師而言,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優(yōu)化課堂設計,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必須重視導語。與小學數學相比較而言,中學數學的抽象成份更多了。有些老師喜歡直奔主題,以為可以更快完成教學目標,殊不知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導語設計方法可靈活多樣,如講一個故事,做一個實驗等等,可讓學生腦細胞自然活躍,很快地進入課堂學習的“角色”。好的導語,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
其次,課堂的正式講解設計也是關鍵。有教師課堂上講解詳細,面面俱到,但學生努力學習卻什么都不會。教得累、學得也累。其實,中學生有主見,也有一定的數學功底,完全有能力發(fā)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課堂設計中,可放手讓學生參與,比如有些概念,例題的教學,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學,再配以相關題目加以檢測,最后師生一起點評小結。給對的學生鼓勵性評價和成功體驗,給錯的學生指導、點析,引起其他學生關注。如此學習的過程完全變成學生自己的興趣活動,使學到知識及提高能力于無形之中。
最后,例題、習題要認真設計選擇。應抓住典型,不能見題就做,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例題應圍繞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
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教學不能單純地講授課本“死“知識,應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高效的學習過程肯定不能單純地模仿與記憶,必須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獨有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這就不是純灌輸的效果所能達到的。通過學生自主地發(fā)現問題、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學生通過探究之后,獲得的知識不容易忘記,印象更深刻,也能從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
三、聯(lián)系生活舉例應運,提高學習效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有的老師一味地為教學而教學,單純講課本的知識,常常因單調而使學生興趣盡失。其實數學知識有不少是能從現實生活中找到運用原型的。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有了運用,學生們頭腦中自然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識自然較易牢固掌握,亦能轉化為能力。
四、改變傳統(tǒng)教學手段,適當利用多媒體
夸美紐斯說,知識的開端永遠必須來自感官。
以前,我們上課是一嘴、一筆、一黑板。這種方式,學生容易感覺到枯燥乏味。為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接受知識,改變傳統(tǒng)教學手段單一、乏味的狀況,有必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電教多媒體它不斷變化的形、聲、色、光,能始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心理從抑制狀態(tài)轉為主動求知狀態(tài)。比如在講勾股定理時,我用Flash和幾何畫板制作了的課件,通過動態(tài)演示,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的發(fā)現、證明的過程。學生下來反饋,較之平常,效果很好。
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對學生而言,建議如下:
1.合理分配時間,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并用。要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晚上不要熬夜,中午堅持午睡。如果作業(yè)多,不妨把作業(yè)分成幾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九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
2.課前要預習,這是必要的數學預習可粗略些,也就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大致在心里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不必搞得太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松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
3.認真聽課認真聽課并不是說要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落的記錄下來,這樣做很辛苦,效果并不理想。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如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等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當堂聽、當堂理解消化吸收即可。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4.要自信,保持愉快的心情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并沒有有效地開發(fā)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就會一事無成。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對學習越發(fā)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人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后,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本人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yè)和前途。由此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fā)展都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