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龍 姚啟耀
摘 要 寢室關系處理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寢室的風氣、當下與以后的學習、生活及精神面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寢室同學人際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高校要引導寢室同學重點講文明和諧、講自由平等、講誠信友善,為其畢業后成為社會的正能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 核心價值觀 寢室同學人際交往 著力點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必修課。大學生最終將走進社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需要擁有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然而有調查顯示,近一半住宿學生認為“人際關系不融洽”是導致其對寢室生活不適應的主要原因。這得引起對學生寢室人際交往的關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寢室同學人際交往,對促進學生寢室環境和諧安寧、提升大學生處理人際交往能力、畢業走向社會后成為社會的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寢室同學人際交往的現實意義
(1)是學習和宣傳十八大精神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根本性的引領作用。在社會轉型時期,思想多元,利益訴求紛雜的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時代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導向。為此,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在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面對當前的形勢,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育人義不容辭的任務。高職院校要按照中央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總要求,更加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意識,努力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職業教育全過程。
(2)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核心價值觀的經典表述只有24個字,卻精辟地揭示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具有豐富的內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發展的價值理想,為我們指明了奮斗方向和任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發展的價值導向,明確了我們要按什么樣的理想建設社會;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每個公民所應遵循的道德準則,告訴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公民。只有國家越來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人民所期盼的更好的生活、教育、工作、保障、環境才能逐漸實現;只有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里,人民才能夠充分享有民主權利、改革發展的成果和更為幸福的生活;只有全社會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氛圍和道德風尚,人民生活才會充滿陽光和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民族文化自覺的必然結果,深深根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中,表達了國家、社會和個人最本質的價值訴求,體現了我們社會評判是非的價值標準。核心價值觀就是一種德,高校就應成為培育、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先行者和推動者。
(3)是幫助大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钡男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為職業教育發展賦予了新的目標和內涵,指明了前進方向。如何培育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學校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在人際交往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調動大學生自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積極性,啟發他們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產生共鳴,最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實現“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目標的強大精神動力,為將來能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集聚正能量。
2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寢室同學交往的著力點
寢室雖然是大學生睡覺的房間,只有方寸之地,但這里卻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交往的重要場所,也是學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上高校前,無獨立行事的機會,上大學后,如何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相處,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寢室關系處理得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一個寢室的風氣、當下與以后的學習、生活及精神面貌。因此,教育和積極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自覺履行人與人之間交往基本規范,顯得尤為重要?!拔拿?、和諧、自由、平等、誠信、友善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講的就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基本規范。在這些方面學校務必要大講特講,用正能量消除負面心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寢室環境里落地開花。
著力點一:講文明、講和諧。文明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指對立事物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具體、動態、相對、辯證的統一,是不同事物之間相同相成、相輻相成、相反相成、互相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補、共同發展的關系。唯物主義和諧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特征。這些都是從國家宏觀層面而言,就大學生個體而言,來到新環境,交往模式當然有些差別,確實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講文明、講和諧,獲得友誼是寢室同學的共同心理欲望。欲望中有形象、有人格、有選擇、有方向。從一定意義上講,幸福的深度,恰恰取決于欲望的淺度。寢室生活本來是方方正正的,不能因自己的偏見或無知而變成了歪瓜裂棗。所以,很多的問題、麻煩、痛苦,都是自己釀成的。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解決問題才是正道。用哲學上的話說,自己才是內因。同時,也不要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花不香、山不清、水不秀、天不藍、笑不甜,要知道,境由心造,什么樣的心境創造什么樣的環境,內心明媚了,世界才明媚。
著力點二:講自由、講平等。自由是人們想無約束地獲得利益和幸福的意識和行為。但對任何社會而言,其中社會個體的自由均要受到該社會的法律、道德、生態平衡等外在約束條件限制。只有每個社會個體的自由之間相互受到社會的約束,社會即為自由的社會?!白杂墒窃诜稍S可范圍內注意行事的權利”(孟德斯鳩語)。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大學生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無論是來自城市家庭還是農村家庭,現在都是職業學院的學生,有一樣的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在這個陌生空間,每個人都有難受的地方和不舒服的時候,沒有必要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學會不對別人提過高要求。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總是盯著別人的缺點看,就會越看越討厭,就會使已經冷淡的寢室關系更加僵化,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會感覺不舒服的。因此,要學會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比如尊重和平等的原則,使我們知道不傷害別人,尊重別人。還有互利的原則,使我們學會在經濟生活和情感上不過分依賴別人。一味地想占別人的便宜,總是要向別人索取,時間長了,別人肯定心理不舒服,久而久之就會與你疏遠,不愿接近你。只要做到大家在一起相處,給予與得到的基本對等就可以了。
著力點三:講誠信、講友善。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誠信是人和人之間正常交往、社會生活能夠穩定、經濟秩序得以保持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一個人來說,“誠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從人際關系來看,“誠信”是人和人在社會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質,人們在交往中,相互信任則是友好相處的基礎,其關鍵就在于彼此的“誠信”度。眾所周知,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我們健全的社會生活都必須有完整的社會關系網絡,它是人與人之間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以此來滿足社會性的需求。友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它要求朋友之間親密和睦。當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安慰,有人鼓勵,減少負面事態,就是友善的具體表現。對他人友善也必然會得到他人的友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一個集體里能主動去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學,你會發現朋友多了,自己也更快樂了?!跋矚庥耍H如兄弟”,“人人都向善,吉祥滿乾坤”。交往是一種互動行為,寢室同學在一起時主動交往,放開自己,接納同學,在生活上相互諒解,學習上互相鼓勵幫助,經濟上盡可能伸出援助之手,通過自身努力,獲得良好的寢室關系,以致在學校期間生活幸??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