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茜
【摘要】本文首先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進行概述,說明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含義、作用以及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意義。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就目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說明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對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方法的探討,最后,作者說明了在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本文能夠為各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提供幫助和建議,并為企業總體的管理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 會計控制 信息化
引言
企業內部控制是以專業管理制度為基礎,以防范危險、有效監管為目的,通過全方位建立過程控制體系、描述關鍵控制點和以流程形式直接表達生產經營業務過程而形成的管理規范,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即是建立全面的企業管理規范、規避企業風險的過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是全面風險管理系統中的一部分,其中,會計工作是內部控制中的重要環節。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概述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含義
內部會計控制方法包括: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批準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等。從會計控制方法可以看出,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意味著通過會計核算的方法實現對企業財務的全面監督和協調,并以此制約企業其他內部控制管理措施,使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更加全面、有效。由于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直接反應企業的經濟系統運行狀況,因此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的建議,同時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戰略制定,也決定著企業各部門之間和各崗位之間的經濟聯系,這就意味著,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實質是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各部門和各崗位之間建立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那么管理的實際效用,就體現在能夠幫助企業應對未知風險的方面,換言之,就是內部會計控制工作將在企業長遠發展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僅包括企業在經濟利益上的獲得,還包括企業可能達到的發展目標以及可能體現出來的社會價值,即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將通過對企業財務的控制,間接影響企業在發展和戰略制定方面的決策,影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影響企業對員工的福利待遇措施,影響企業文化建立的方法,因此,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將體現在企業的社會形象建立方面,這也是現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特點。
(三)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意義
對我國大多數企業來說,即便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現代經濟形態的變革使企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也對企業的發展提出挑戰,不斷應對新的市場環境和提高競爭力始終是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而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管理企業應對未來行業挑戰的唯一方法。本研究分析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旨在對我國企業的發展有所幫助,同時也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研究進行研究內容上的補充。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認識不足
相當一部分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錯誤的認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難以避免的會消耗大量的財力和人力。這與成本效益的原則是不相符的,并且此類損耗所帶來的回報存在著相對較大的未知性。所以,企業極少會積極主動的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立起來,與此同時,有些企業經營管理者在自身的經營理念中缺乏內部控制意識,,這便更無法談及內部會計控制。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化不強
實施內部會計控制的效能是很受其成本效益的影響的,因為在制定和實施內部會計控制時,會設立一些控制措施和控制環節,這一切都需要消耗單位的制約,都需要付出成本,而一個單位的資源是有限的,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效率也會受到控制成本的影響。因此,很多企業在試圖以內部會計控制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時,都將控制的重點放在“節約控制本身的成本”上,于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呈現出“臨時性”和“區域性”的特征,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系統化不強,使會計控制的效果削弱。
(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對風險的預測效率較低
在企業現今的發展中,風險已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現在的社會是風險社會,日常生活中也無不充斥著風險。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會有企業文化,產業類別和產權結構等風險。因此內部會計控制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為管理人員提供合理的幫助,盡量減少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風險,但是風險只能控制和減少,而不能完全消除,因為風險是具有不確定性和廣泛性的。COSO報告指出,每個企業都有來自外部和內部的風險,其中最主要的是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必須評估這些風險。但是有些公司的經營戰略受到影響沒有及時調整,公司的發展受到阻礙。因為它們忽視了經營風險,而去片面的追求運用財務杠桿,沒有充分的去分析市場和控制風險。
(四)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手段單一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能夠發揮作用的根本在于對企業財務的全面的、細化的管理,這就需要會計工作在核算方法的使用和核算手段的選擇上符合企業資產運行的實際。但目前大多數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手段僅能滿足企業基本財務工作的需求,計算企業的成本和花銷,得到企業的利潤,而不能知道企業內部管理的其他管理手段,這是由于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還處于“人工控制”的狀態。盡管大多數企業已經啟用財務ERP進行會計控制管理,但是并沒有將會計控制管理的先進手段與企業其他內部控制管理的手段結合起來,因此,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僅能體現在基本的利潤獲得方面,摒棄單一的控制手段,將內部控制各個環節的企業ERP使用進行系統性的綜合,是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必經之途。
三、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方法
(一)以企業發展戰略為藍本提高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知
目前,我國各企業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的運營環境較為輕松,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國家和政府的財政支持使企業管理者無需為“管理效率”這種看似與企業利潤無關的事情加以注意,對企業內部控制只需做好財務審計方面就可以了,至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向和隱形的競爭并不值得擔心,對企業發展戰略的部署,也是基于這種認識之上的;而對于私營中小企業來說,保證利潤是企業發展的唯一重點,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作用的思考過于長遠,也不被納入到“發展戰略”當中。實際上,市場經濟和飛速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國有企業必須面對“市場化”的結果,而中小企業也必須為各種可能的發展空間做好準備。這就意味著,企業管理者必須抱著居安思危的管理態度,對當前市場發展形勢進行深刻的調查、以發展的目光去考慮企業未來可能面對的經營問題,對企業的發展戰略作出更宏觀、更長遠的部署,一旦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長遠部署并細化發展戰略目標實現的過程,企業高管就必須重視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對企業整體發展的重要作用,意識到會計工作作為企業全面發展的“脈絡”,必須對其進行強化,也就是說,站在企業戰略藍本上思考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管理者正確認識會計工作的唯一方法。
(二)制定適合企業的會計制度
首先,企業應當實行嚴格的職責劃分和授權控制,使各部門、崗位、員工明確自己的職責,同時,企業還應當明確規定實物接觸和保護制度、內部稽核制度。其次,制定各種作業程序、管理辦法和工作目標,并訂立明確的控制標準,定期進行考核,以便員工按照規定的標準正確處理各項業務,實現預定的目標。再次,作好會計基礎工作,完善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規定企業的財務和會計制度,明確賬務處理的權限,特別在實行電算化會計條件下,特別應加強職責劃分,以防止一個部門和人員可以操縱整個財務處理過程,并加強對有關數據文件的保護。同時還應當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體系,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企業的運行、債權債務的管理等。最后,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只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而要落實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對那些違反內部控制的員工應當嚴格按照有關控制規定進行懲罰,以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嚴肅性。
(三)針對風險漏洞制定專門的會計控制計劃
目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對企業風險的預測性較低,原因在于企業的會計工作中并不存在直接針對企業風險的會計控制方法,而是在一階段的會計工作完成后,企業管理者才能從財務報表分析中觀察到企業在上一階段的發展中承擔了怎樣的風險損失,然后根據這些風險損失制定風險應對策略。這樣的風險規避方式永遠是滯后的,不但不能幫助企業有效避開風險,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必須針對可能的風險漏洞制定專門的會計控制計劃,才能使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例如,針對員工建立工資信用管理制度以管理由于員工流動帶來的經濟風險,在會計工作中將員工流動損失與員工工資信用結合在一起進行核算,能夠反映出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也能夠使企業管理者重視到員工流動和員工工資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四)積極引入現代信息化手段實現會計內部控制
前文所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手段比較單一,以成本管理為例,在傳統的成本管理中,會計核算是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但會計做報表、核對、報賬工序復雜,往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很容易導致成本核算結果滯后,對成本管理的作用降低。而信息和網絡時代的到來為企業管理提供了更為便捷和完善的數據處理手段,建議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引入電子技術,可以有效提高信息處理效率;擁有多個分公司的企業應在各公司的財務部門都積極推廣電算技術,簡化會計核算流程,減少工作量,使工作重點集中于預測、控制和分析環節,以使企業各分公司的發展同步。另外,企業還在涉及會計工作的各個部門配置都計算機和信息處理系統,廣泛使用企業ERP,使信息與網絡技術參與到企業決策過程中,便于領導者準確掌握全局,制定最優決策。
四、強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方法符合企業現狀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措施的真正實施需要使用到很多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然而每個企業和每種行業的市場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也有千差萬別,因此,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方法不可能是固定的,一個企業的成功的會計控制方法也不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因此,要強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就必須以企業的實際情況為準,仔細考量具體應用何種方法使會計工作的控制作用達到最大。
(二)注意始終以監督和效果反饋作為實現管理目的的輔助手段
任何一種企業管理辦法的使用都需要有管理監督和效果反饋作為評價管理辦法是否可行的標準。前者能夠保證管理辦法是按照計劃實施的,是能夠實現管理目的的;后者是對管理結果的評價,是說明管理效果的。會計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方法之一,作為一種企業管理手段,其效果顯示應該由企業的整體變化決定,但同時,其效果顯示也應該以輔助的監督為保證,企業應將會計控制工作納入企業內部監督之中,并對會計控制的結果進行預測,作為反饋的指標。
五、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控制掌控了企業發展最主要的經濟命脈,因此也是企業管理活動的“中樞”。但目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會計控制的作用未被完全意識到,因此會計制度混亂、控制手段單一,控制效果也有待加強。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方法包括提高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認知、制定適合本企業的會計制度、專注風險控制計劃的制定和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現代化會計控制幾點。在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應注意所使用的手段是于企業的發展相符合的,并且應注意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進行監督和評估,以保證會計內部控制辦法能夠真正起到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管理效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詠梅.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2(09):112-114.
[2]王曉智.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2(06):105-108.
[3]于濤.試論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途徑[J].當代經濟,2014(06):110-113.
[4]康春杰.淺談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C].科學時代——2014科技創新與企業管理探討會論文集,2014年4月:1120-1124.
[5]郭淑云.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華章,2014(02):110-113.
[6]蔡碩.關于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3(09):223-225.
[7]王也.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研究[J].中國連鎖,2013(08):228-230.
[8]吳晉平.試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J].現代企業教育,2012(11):223-226.
[9]王家斌.運用信息化技術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初探[J].財會研究,2012(04):105-108.
[10]趙晨.ERP系統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D].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