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汪洋
摘要:數學是美的,人的愛美天性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尤為突出。數學教師理應抓住這個最佳時期,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揭示數學之美,進行審美教育。在教學中注重美育滲透會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鍵詞:美育;數學教學;滲透說起美育,總覺得這是屬于音、體、美及文學范疇,數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與美似乎沒有多大的聯系。其實不然,數學蘊含著其他學科難以表達的美,她是一種不同于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理性的美。美,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對于小學生進行美育熏陶,并非美術課的專利。數學教學也可以做到。數學學科,在教材的內容、教學的方法、表現的形式中,都蘊涵著許多美學因素,可以說數學教學具有高度的美育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審美教育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數學中蘊涵的美,而且能使學生在快樂的數學審美活動中陶冶情操,提高學生對數學美的欣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創造美的情境,以美激趣
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是一種最為關注情感領域的,以豐富、發展和完善人的情感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動。數學美育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情感。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出非常美的問題情境,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心曠神怡的美妙情境中。學生在捕捉數學問題的同時,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比如教學《對稱》一課,教師用多媒體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在優美的音樂中,蝴蝶和蜻蜓(它們都是對稱圖形)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它們一會兒飛到一片樹葉上(對稱的)站立,一會飛到房屋上(對稱的)駐足。學生完全被優美的情境所吸引,嘖嘖稱奇、驚喜不斷。教師話鋒一轉:你看到了什么?它們有什么特點?把問題引向深入。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問題要生活化。生活的美就是數學的美,情境的美也是數學的美。
二、挖掘教材,引導學生發現美
在數學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美育因素,現行的數學教材正確處理了數學學科特點與兒童認知規律、德育與智育、教與學、減輕負擔與提高素質等方面關系,把數學的抽象美、符號美、數的神奇美、數的和諧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濃濃的時代生活氣息美、開放靈活美等融入在里面。例如,豎直線意味著剛直、挺拔,橫直線意味著平穩、開闊,曲線給人以優美、柔和的感覺,圓形具有完滿、流轉的美,矩形有剛勁、整齊、對稱之美,正三角形具有平穩、安定之美等等。教師在教學生學習圖形的同時,如果能夠說明這些圖形、線條的特點和它的象征意義,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受到審美教育。如:在教學生認識長正方形時,可讓學生動手操作,用長、正方形擺他們喜歡的東西,并且讓他們說說是如何擺的。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想象能力,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到了圖形美的另一面。
三、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美
數學家羅素說過:“數學中有至高的美。”數學的美真實地存在于我們所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中,很多老師對于概念課的講授都有同樣的感受,就是學生經常對概念和定義的理解模糊,因此在講解定義和概念時,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啟發學生體味其語言的精煉、準確,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有意識地分析和挖掘蘊藏在公式、定理、法則背后的數學美,深刻感受數學內在奇妙結構的完美的和諧統一性,例如三角形雖然形式千變萬化,但內角和始終不變。從而達到啟迪學生的審美意識,形成強烈的認知趨向和身心滿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美
大家都知道,僅僅憑借對美的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和潛層,是不深刻的,必須在感知美的過程中產生相應情緒體驗,才能通過各種美的體驗和品評鑒賞深化對美的形象認識與感知,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所以要精心的組織好真切的體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如在圓的認識這節課,老師在讓學生感知圓以后,讓學生動手畫圓,老師通過提問:怎樣才能畫出一個很漂亮的圓?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活動中學生發現由于圓規的兩腳始終張開的是一定的厘米數,所以畫出的曲線能首尾相接。畫出的圓很好看,并體會出同一圓中可以畫出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都相等。但老師并不滿足于此,又通過課件演示三幅圖,輪胎用哪種圖形好,學生通過觀察后,用所學知識解釋為什么用圓形的好?因為圓形輪胎的軸心到地面的距離不變,所以用圓形作為輪胎使車行駛的比較平穩,這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了圓的動態的美和均衡的美。接著老師引導學生折圓,學生在這個活動中,發現圓這種圖形可以沿圓上任意直線進行,從而發現圓有無數條對稱軸,這樣不僅使學生在活動中發現探索了新知,并進一步感受到圓的對稱美是無與倫比的,它是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
五、在活動中創造美,欣賞美
學生的審美感知,審美體驗是學生后繼學習的最有價值的資本,也是發展創造思維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滿足于美的感知和體驗,還要不失時機的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愿望,讓學生在對數學美的追求中,不斷發展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努力創造美。例如:圓的認識這節課老師在學生已經對圓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圓去創造心中美的事物。學生的興趣很高,開始了自己的創造。有的同學畫了奧運五環旗,有的同學畫了可愛小動物,有的同學畫……老師把他們的作品一一的展示出來,學生們一邊欣賞著自己美麗的“作品”,一邊陶醉在數學無限的美中。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良好習慣,并在美的氣氛中體驗美的樂趣,享受美的快樂,在美的陶冶中主動地發展,達到理智和情感活躍的和諧一致,讓我們用數學的美去營造更強烈的美育氛圍,去塑造一代美的人,創造一個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