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娥
^摘要:新的課程改革強調教師的角色轉變,指出在教學中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課堂調控是體現教師主導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每位教師都應努力改進調控的方法,增強調控的藝術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
關鍵詞:地理;課堂教學;教師;調控;藝術課堂調控是教師教學主導地位的核心性體現,是運用現代教學理論改革教學的實踐與運用。對課堂進程實施有效的調控,使課堂出現張弛有致、意趣盎然、充滿生機的氛圍,既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關鍵,更展現出教師的施教水平。本文僅談談課堂調控的幾種方法。
一、教法調控
1.教師要克服教學方法模式化的傾向,追求教法的新穎性,以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穩定的注意力 當前,地理課堂教學要一改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陳舊模式,建立以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為主的新模式,確實把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位置。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學生學習,而是重在誘導、引導、指導,讓學生積極活動,主動參與,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引路,學生走路,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思考、討論、訓練、實踐等多種學習活動,獨立地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2.教師不能總是固守某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堂堂用、年年用,而要追求教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以不斷變化的信息去刺激學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 地理教學實踐證明,呆板的、千篇一律的教學,即使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教師久用而不變其法,學生也會感到索然無味,學習情緒低落。反之,教師如果能夠根據地理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興趣盎然,學習熱情興而不衰。
二、興趣調控
興趣是指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和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發生興趣時,總是學習積極主動,樂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師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地理學習興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將牢牢地掌握在教師的有效調控范圍內。好奇心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因之一。揭示地理知識中的新異之處,可使學生獵奇喜新的心理轉化為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地理知識內容豐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質,近及家鄉,遠及全球。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內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描述絢麗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或采用直觀手段,在學生面前展示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創造地理意境,把學生帶入“想象”的王國中探索,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的淺表,而應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和現象加以分析比較,揭示其間的共性與差異,進而探索其所以然,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語言調控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地理教學中,知識的傳播,思維的引導,認識的提高,能力的培養,處處都需要通過語言這個載體來實施。地理教學無論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語言。因此,對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教師的教學語言應當準確科學,符合邏輯,遵循語法,通俗流暢,學生才能樂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師的教學語言應當簡明扼要,內容具體,生動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的語言還要語音清晰,音量適度,語速適中,有節奏感,音樂性濃,才能增強語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講究語言藝術。描述地理事物和現象時,要生動形象,造成一種地理意境;講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時,要嚴密準確,深入淺出,化抽象為具體;總結地理規律時,要抓住要領,編成口訣,言簡意賅;講述重點時,可提高音量,減慢語速,適當重復;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可暫時變換聲調,幾句幽默,提醒注意;突出思想教育時,要富于感情,聲情并茂,使學生受到感染。教師要努力使地理課堂教學處于一種張弛有致、跌宕起伏、生動活潑、饒有趣味的良性運作狀態。
四、情緒調控
1.教師在課堂上始終都應該情緒飽滿,精神抖擻,目光有神,滿懷激情,對上好課充滿信心。這樣,學生勢必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教師這種激情的感染,精神振奮,情緒高漲。如果教師上課無精打采,情緒低落,兩眼無神,則學生也將會情緒低落,甚至睡意朦朧,對于教師的講授聽而不聞。其次,教師在講解不同的教材內容時,應該表現出不同的神情。用熱情自豪的神情講祖國的風景秀麗、資源豐富,用嚴肅憂慮的神情講當前面臨的環境、人口等問題,用充滿信心的神情講祖國未來的前景。這樣,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與教師的喜、怒、憂、樂發生共鳴,達到“未聽曲調先有情”的境界。
五、反饋調控
信息反饋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傳統教學方法把學生看作接受信息的容器,教師講、學生聽,是單一的信息輸出式課堂結構。教師輸出的信息量大,而學生反饋的信息源少,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心里沒底,教學過程的調控也往往處于盲目狀態。因此,要對地理課堂教學實施有效的調控,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加強教學信息反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師生共同活動,做到有啟有發、有講有練,善于創設信息反饋的教學情境,開辟多種信息反饋的渠道。通過提問、討論、練習等多種方式,及時從學生那里獲得反饋信息,并做出簡捷、精辟、深刻的分析,從中了解學生對教師輸出的知識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哪些已達到了目標,哪些還有差距,及時調控教學進程,調整知識信息的再輸出,揚長救失,亡羊補牢。教師還要善于及時捕捉學生的聽課情緒,從中推測和判斷他們對教師輸出的知識信息是否理解、滿意、有興趣、有疑問,進而迅速調整教學措施,并將教學繼續引向深入。
總之,調控既是方法,更是藝術。教師機智、靈活、風趣幽默會使課堂生動、活潑、高效,反之,則會使課堂壓抑、沉悶、低效。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