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策略。本文主要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及誤差修正模型對貴州省1991到2012年間的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之間的動態關系進行分析。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貴州省“三化”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城鎮化率對工業化率與農業現代率的貢獻逐漸增強;工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格蘭杰原因。
【關鍵詞】工業化 城鎮化 農業現代化 協整檢驗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與時俱進指出,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推進“三化同步”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策略,尤其是西部欠發達地區,“三化同步”可以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它突破了以往工業化的“速度型”增長,傳統農業化的低效率模式,從而實現持續發展與速度的并重;在提高綜合競爭力的基礎上,縮小西部地區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提高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三化之間的關系出發,工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推進需求,工業化與城鎮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農業現代化又為城鎮化與工業化提供保障與支持。貴州省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與全國同步的關鍵時期,“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將成為貴州“十二五”時期的主要任務,這對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一個極好機遇。“三化同步”因地制宜的成為貴州省經濟謀求更好、更快發展的主戰略。
目前,西部地區特別是貴州省的相關研究缺失,本文通過實證研究可以更好地模擬欠發達地區三化同步實際運行情況,更有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貴州作為西部乃至全國貧困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以貴州為例探索三化協調發展,實現后發趕超可以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提供借鑒案例。為2020實現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打好基礎。
二、實證分析
工業化指標標示為INDU,以貴州省工業增加值與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衡量工業化率;城鎮化指標標示為URBA,為城鎮人口與總人口的比值;工業現代化表示為AGMO,以單位耕地面積擁有農用機械總動力來衡量。
選取貴州省1991年到2012年的數據,經過對數化處理。構建的模型如下:
lnINDU=-1.45*10-16lnURBA-9.59*10-2lnAGMO-1.449(1)
lnURBA=0.0996*lnAGMO-1.26 (2)
由上式中系數顯示,工業化的變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負影響要比對城鎮化的大;在兩個指標變量作用的系統中,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是同向變動的,城鎮化率每提高1%,相應的農業現代化率會提高0.1%,說明城鎮化能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引起以上結果的原因可能有:貴州省支撐產業的種類少,產業鏈大部分延伸到外省,致使對本省的經濟、就業帶動作用不夠;工業化的發展對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尤其是因此而弱化了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視,而工業化本身的發展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并沒有真真的發展起來;貴州工業化的發展歷史不長,其對城鎮化及農業現代化的帶動作用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表現顯著。
構建誤差修正模型。誤差修正模型顯示城鎮化、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在短期內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長期來看,趨向長期均衡。
脈沖響應分析。結果顯示,對工業化的外部沖擊,會對農業現代化有負面影響;給城鎮化加以外部沖擊,對工業化及農業現代化產生負作用;若對農業現代化加以沖擊,對工業化及其自身均有推進作用。
方差分解。結果顯示貴州省工業基礎薄弱,工業化對城鎮化及農業現代化的貢獻不大,城鎮化對工業化及農業現代化均具有重要貢獻,這也與貴州實情相符。
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顯示工業化率是農業現代化率的格蘭杰原因。
三、結論
綜上分析,貴州省在1991年到2011年期間的工業化、城鎮化及農業現代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工業化在反哺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上的效用不顯著;工業化與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負向沖擊較大,農業現代化的外部沖擊會對自身及工業化產生正面影響;城鎮化對促進工業化及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貢獻明顯且穩定;工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格蘭杰原因。從貴州省的實情來看,貴州的工業產業鏈短,經濟利益高的部分大部分在省外,因此,縮減了本省的就業市場的應有規模,對城鎮化的帶動作用就不強。貴州還是一個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省份,決定了農耕面積不足,尤其是不方便使用農用機械,因此,貴州的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對工業化及城鎮化的貢獻率小。
參考文獻
[1]吳振明.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協調狀態測度研究——以中國西部地區為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2(7).
[2]夏春萍.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互動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0(10).
[3]錢麗,陳忠衛,肖仁橋.中國區域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耦合協調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2(11).
[4]楊穎.稅收促進西部扶貧開發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3(9).
作者簡介:胡娟(1989-),女,河南信陽人,貴州財經大學財政與稅收學院2012級財政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