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筱萱
那日黃昏,我帶樂樂去學琴,路上經過一公園。走到半路的小道上,我們突然看見不遠的水泥地上,歪歪斜斜地躺著兩個人!起先我還以為是有人發生了什么意外,正在納悶著,但當我再看第二眼時,我心里一驚:那竟是兩個吸毒者!
天啊!光天化日的竟然讓我們碰到這樣的事!我自己都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活生生的吸毒者在地上滾來滾去,生不如死的樣子。我被嚇了一跳,拽著樂樂的手,急步走開。但走出十幾步后,我改變了主意——已經上小學的樂樂不再是懵懂的小孩了,他有權也應該了解這個本就是五花八門的大千世界的真實面貌。
停下來,我遠遠的指著地上還在苦苦掙扎的那兩瘦骨嶙峋的人,問樂樂:“你知道那兩個人在做什么嗎?”樂樂望向我,茫然地搖搖頭。我停下腳步,有意地讓他多觀察了一會兒,然后拉著他的手繼續趕路。
原本樂樂路過時沒有發現那兩個人,現在被我的問題一下子引起了好奇心,見我沒有回話,便忍不住急切地問:“媽媽,你快說,那兩個人在做什么呀,他們為什么躺在地上呀?”
我說:“你平時在電視上、大街上、過海關時不是經常看到有關“禁毒”的廣告嗎?你不是常問那是什么嗎?剛剛那兩個人就是吸毒者,你覺得他們那樣好嗎?”
“嗯,不好!他們躺在馬路上,丑死了!”
“說得對,他們那樣大白天躺在公園的路邊非常不好,那你還發現他們其他的什么嗎?”
“媽媽,那兩個人好臟、好瘦啊!”
“對了,他們就是因為吸毒,毒品傷害他們的身體,他們吃不下飯、不長肉、又容易生病,平時不做正經的事,只能臟臟的睡在馬路上,這樣的人活得很沒意義。”我捏了捏樂樂肉肉的手臂,話題一轉:“不像你,平時吃飯很乖,不挑食,身體棒棒的,和同學上學很開心,又用功讀書、學琴、寫字、做運動,又常幫媽媽做家務。你就不會像那些吸毒的人那樣整天無所事事,想到要去吸毒,因為我們知道毒品是害人的……”
接著,我和樂樂聊起了上次去歷史博物館參觀的事情。樂樂說:“媽媽,鴉片也是毒品!林則徐是很棒的人,他知道鴉片不好,就不讓人吸鴉片了,就是虎門硝煙。”
樂樂的話雖然不全對,但我竊喜孩子的長進。可見,知識的積累全在平日點滴。教養孩子,只要讓他們多看、多想、多接觸,總有一天會碰出智慧的火花。
事后回想那天的經歷,我沒想到的是自己竟能在看到吸毒者的丑態時,從最初的唯恐躲避不及到指引孩子看到世界的真相,認識社會的陰暗面。更沒想到,還能用兩個吸毒者給孩子上了堂生動的人生價值課和近代歷史課。我想,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對于社會的陰暗面不應是簡單的說與不說,關鍵在于如何疏通和引導。這將使孩子今后的人生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