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佩新
【摘要】《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側重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占著主導地位,了解閱讀理解題型,掌握解題技巧,探析解題規律,對于快速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準確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閱讀理解題型 解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96-02
閱讀在英語學習中作用重大,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測試在高考試題所占分值最大,區分度明顯。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閱讀策略,尤其強調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了解閱讀理解題型,掌握解題技巧,探析解題規律,對于快速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準確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根據閱讀理解測試題常見的四種題型,即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猜測詞義題,從四個方面探析解題策略,以求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根據文后設置問題的類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分析信息,處理問題,在有限的閱讀時間內提高閱讀效率和準確率。
一、去粗取精抓主旨
主旨大意題要求掌握所讀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包括基本論點、文章標題、主題、文章大意或段落大意等,要求在理解全文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常見的測試題干如下:
1.主題類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____.
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marizes the passage?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paragraph is that ____.
2.標題類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would be ____.
主題的確定
主題是文章的核心,確定文章的主題,找準文章的主題句是關鍵,“主題句定位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主題句常出現在文首,開門見山,提出主題,隨之用細節說明或發展主題句所表達的主題思想。這是英語中最常見的演繹法寫作方式。但歸納法寫作方法也常出現英語文章中,即在表述細節或論據后。總結歸納要點、結論、建議或結果,以概括主題。文章主題也可能隱含于全文之中,需要把所有細節綜合起來,概括歸納出主題。
標題的選擇
如果把主題比喻為文章的靈魂,標題就是文章的眼睛,通過這雙眼睛可以透視文章的靈魂。給文章確定一個恰當的標題,首先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把握文章大意和作者寫作意圖。不能把某一段落大意誤作全文大意,以偏概全;更不可將某一具體細節或某一個句子當作文章主題,斷章取義。標題的選擇應做到既有概括性又要有針對性,還要簡潔醒目。
二、去偽存真找細節
在確定文章主題之后,通常要通過事實細節或論據對主題進行解釋和說明。因此有許多題干是根據文章細節而設計的。常見題干形式有: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o/what/which/when/where/why/how much/how long/how soon…
What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false)?
細節題有可能是直接理解題,如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及時間、地點等。但多數情況下是間接理解題,要求讀者通過自己的思維將理解的內容系統化、條理化。無論是可以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的直接理解題還是需要將題干信息與原文相關信息進行語意轉換的間接理解題,往往可以應用尋讀法,帶著文章中的關鍵詞或標識語到文章中去“順藤摸瓜”,“藤”就是與題干意思相關的句子或段落,“瓜”就是與正確選項相吻合的信息。帶著問題到“瓜田”(文章)中尋找某一信息(日期、數字、地點、專有名詞、原因和結果等)。題干中的標識詞是快速尋找答題依據的“路標”。例如:The author?蒺s attitude toward “most econom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____.先在原文中找到引號標識詞“most econom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便能快速找出答案。
三、由表及里來推斷
英語閱讀中,有時作者未將意圖直言不諱的表達出來,而是要求讀者根據字面意思,通過全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和文章的寓意,這就是推理判斷題,常見提問方式有:
It can be inferred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
What does the author probably mean by “____”?
The passage following this one would most probably discuss ____.
推理判斷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要在閱讀理解全文的基礎之上,掌握文章的真正內涵,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對文章的表面信息整理加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通過分析、綜合、推理、判斷進行符合邏輯的推斷。不能就事論事,斷章取義,以偏概全。2.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為依據,立足已知,推斷未知;立足表層意義,推斷深層含義。不可主觀臆斷,隨意揣測,更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觀點。3.了解語篇的結構,把握句子、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判斷邏輯發展的方向。可以利用如下過渡性關聯詞語進行邏輯分析:
遞進關系:and,also,too.as well,besides,in addition,furthermore,moreover,what?蒺s more
轉折關系:but,yet,however,instead,while,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in contrast,on the contrary
因果關系:because,as ,since,now that,for,so,thus,therefore,as a result,consequently
總結關系:in conclusion,in short,in brief,in general,on the whole,as has been stated
四、由此及彼猜詞義
詞義猜測題就是根據文章內容和所學知識推測詞義,猜測詞義是英語閱讀的重要技巧。常用提問方式有:
What do you think the expression “____” stand for?
The word“____” refers to/probably means/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underlined word “____”?
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新短語或熟詞新意,可以通過文章出現的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關聯詞,結合構詞法以及語法和文脈結構,由此及彼猜測詞義。下面試舉幾例說明如何根據已知信息猜測詞義:
1.依據定義猜測詞義。In slang the term “jam” constitutes a state of being in which a person finds himself or herself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從上下文可知jam就是定語從句中的“a difficult situation”。
根據因果關系猜測詞義。在句子或段落中,如果兩個事物之間構成因果關系,可以根據這種邏輯關系推知生詞詞義。例如:Tom is considered as an autocratic administrator because he makes decisions without seeking the opinions of others.根據原因狀語從句內容“他不征詢別人意見而作出決定”可推測autocratic指“獨斷專行,自以為是”。
2.根據對比關系猜測詞義。在句子或段落中,如果兩個事物之間構成對比性的描述,可以根據反義詞猜測生詞詞義,例如:
Andrew is one of the most supercilious men I know.His brother,in contrast,is quite humble and modest.句子中的短語in contrast(相反,相比而言)可以提示我們supercilious與后面詞組humble and modest(謙鄙而謙虛)是對比關系,意思相反,意為“傲慢的,目空一切的”。
總而言之,閱讀是理解的前提和手段;理解是分析、加工和處理信息,是閱讀的目的和結果。因此,做閱讀理解題時,可以先看文章后面的題干,明確題型,屬于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還是猜測詞義題,帶著問題去閱讀,并且靈活運用最為快捷有效的解題方法,閱讀才變得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真正做到既能夠掌握主旨大意,又能夠弄清事實細節;既能夠理解文章表層含義,又能夠通過推理判斷挖掘深層含義;既能夠根據已有信息判斷生詞的意義,又能夠通過上下文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度,以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