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光 張忠 韓瑩
【摘要】留學生教學在沈陽醫學院開展已經有十年了,回顧十年的病理學教學歷程,經歷了許多坎坷和波折,感受頗多。從沒有大綱、沒有教材、沒有師資到建立了一套系統的教學資源和合理的教學團隊,教師們從不愿意講授留學生課程到目前游刃有余的傳授知識。教師們失去的是大量的時間和經歷,但卻收獲了學生的認可,收獲了學校在國際的影響,收獲了自己在教學中不斷進步。
【關鍵詞】留學生 全英授課 病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53-02
留學生教學是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的產物,留學生教學在各大高校不斷壯大說明我國的高等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并受到國際上許多家的認可。這些年,醫學高等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另外因為我國留學費用遠遠低于英美地區,而且不需要入學考試,同時各個醫學院校具備完善的教育體制,因此吸引了很多周邊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尼泊爾、加納和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學生紛紛涌入各個醫學高校,沈陽醫學院也不例外,從2004年開始招收留學生,學生的數目一年多于一年,很多學生畢業回國,并且通過他們本國的醫師資格考試,十年的教學經歷,一切從零開始的,走過許多彎路,有過很多艱辛,但回顧這十年,收獲還是頗豐富,現分享如下:
一、面對全英的教學模式,從不接受到柔韌有余
留學生來了,來的讓人感到很突然,雖然學校已經對教學工作進行了細致的安排,但對于授課的教師還是感到倉促不安,這是最初的感覺,不安的是要求教師用英語授課,因為這些留學生不會漢語,記得教授的第一屆留學生14名來自尼泊爾的孩子,他們從小學開始課本的編寫和教師的語言都是英語,可以說英語是他們的第二母語,是他們的官方語言,他們具有良好英語的聽、說、讀寫的環境和能力,而我們不具備這樣的環境,更多的人說的是中國式的英語,日常用語還可以,用英語講授專業課,難度不感想象。
學校與他們簽訂的合約是用英語授課,那時認為這是“不平等條約”,因為,中國的孩子要留學,必須學英語,還要通過托福、GRE和雅思等考試,他們到中國留學,還要我們用英語給他們上課,實在是不公平,可以說主觀上不能接受這件事情,但這已經是不能改變的鐵的事實,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新的課題,新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困難,學校采取了許多辦法:
1.轉變授課教師的思想,調整心態,認識全英授課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后,中國已經融入到世界這個大家庭中,醫學教育作為中國教育的一部分,必然要向世界開放,這既是嚴峻的挑戰,又是醫學教育國際化發展上一個新的機遇。目前留學生教育的開展已經成為體現一所大學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平的一個標志,開展留學生教育必然會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對學校的發展是良性刺激。對于留學生來說,如果用漢語和雙語教學,會產生很多問題,第一學生需要1-2年的漢語學習,造成學期周期延長;第二同時增加了理解的難度,造成留學生思維障礙,必然會影響授課質量,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盡管教師的授課難度降低了。第三,醫學的許多新觀點和新技術都是用英語傳播的,從這幾方面看,用全英授課勢在必行。
2.抓住問題的關鍵,加強師資,提高授課質量
全英授課的難點和關鍵點是師資力量的不足,有的教研室歸國留學人員較多,他們英語不是問題,所以教學任務相對輕松,有的教研室師資嚴重缺乏,面對這一問題,學校在接受留學生前1年開始進行教師的口語培訓,請外教全英授課,提高聽說能力,特別是年輕教師,反復進行培訓,鼓勵他們講授留學生課程,按要求由于理論知識不足講師以下職稱是不允許上理論課,為彌補這一缺陷,由老教師同時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還要求每位講授留學生課程的教師都要在科室和學院進行試講,不斷的提高和改進,試講合格才允許上課。同時,學校留學生辦和督學不定期的抽查,隨機聽課,提出改善意見。有了這些措施和監督機制,教師在全英授課這個問題上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能上,還愿意上,英語的聽說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特別是專業外語的提高顯著。到目前,沈陽醫學院各專業均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留學生師資隊伍。
二、面對不同膚色的留學生從陌生到熟悉
剛接觸到留學生的時候,濃郁的香水味道、左手橫著獨特的寫字方式、奇異的發型和服飾讓你強烈的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不同,這些留學生大多數是黑色和棕色皮膚,國家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基礎不同,但是共同的特點是熱情和開朗,在校園里他們會主動用生硬的外語問“你好”,或有好的點頭微笑,他們彼此在校園里見面彼此握手和擁抱,讓你感到親切而友好。
在課堂上,他們與中國學生不同,紀律的約束性很小,他們可以隨時出入教室,他們坐著聽課累了就自己主動站起來,到后排站一會兒,他們可以隨時打斷你的授課,提出相關或不相關的問題,使你局促不安,他們的英語發音并不純正,有的帶著濃重的民族口音,真的聽不懂,這時他們會友好的示意下課再說或者由聽懂的同學用本民主的語言進行講解和交流。他們很好動,具有與生俱來的音樂和舞蹈才藝,下課10分鐘他們也能載歌載舞,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上經??吹剿麄兊纳碛啊K麄儗τ诮處煹氖谡n水平直言不諱,不論你的職稱是什么,只要不喜歡你的授課,就要更換老師,在沈陽醫學院第一屆留學生授課過程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在中國是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中國的學生總是被動的接受。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他們,才能針對性的準備課程,有的放矢。這也是在授課前做的第一件事,主動接近他們,熟悉他們的交流方式,熟悉他們的語音,甚至在第一個春節期間三十那天與他們共同除夕,讓學生不排斥你,熟悉你,以至于喜歡你,前提是你的授課令他們滿意。他們的熱情感染著每位老師,使上課老師更富有激情,甚至自己都想不到我能說的這么好,與學生的互動效果這么好。
三、面對這樣一群留學生,一切從細節入手
1.大綱的選擇
對于第一屆留學生,學校要求按他們的教學大綱進行備課。國外醫學的教學大綱與中國的完全不同,我國是按照學科分類,而他們是板塊的教學模式,以器官和系統為單位,從基礎的解剖、組胚、生理、病理一直到臨床疾病,許多內容是我們本課所不講授的內容,這就給我們備課加大了難度,課時明顯的不夠用。無奈我們把二者相結合,編出適于留學生教學的大綱,適用了一年,發現很難按規定的學時來完成教學內容,消減了部分內容,或改為自學內容,基本保持與中國臨床醫學本科生的授課內容一致,效果好轉,但考慮到留學生將來要回國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部分內容有調整,如增加了寄生蟲病的知識,再如介紹腫瘤的發病情況時,需要結合世界的腫瘤發病情況,具體介紹非洲或印度國家的發病情況,不能單單介紹中國的情況,這讓他們感到很親切。因此,大綱的覆蓋面要廣些,內容的選擇要細和講解要淺些。
2.教材的選擇
開始國內沒有任何相關教材,只能求助留學生在回國時帶回來原版教材,這樣才能說出比較地道的英語,我們根據教學大綱,選擇相關內容,每位教師自己打印英文的講稿給學生。后來,國內相應出版很多相關的雙語或英文教材,教師指定書目,要求學生自己參考。我們主張讓留學生閱讀原版的英文教材,這樣對他們今后的醫師考試非常有幫助的。留學生上課很少有記筆記的習慣,但他們聽課時很認真,大部分的孩子課后能自覺的參考這些英文書籍,從這點上來說比中國學生強很多,而且他們是通讀英文書籍,不停的在書上標記,不明白的地方是一定要問的,不管你講不講,所以對于他們所參考的書,老師一定是要先通讀過的,細到每個不認識的單詞都要查找。
3.充分的課前準備
如果用中文上課,老師會很輕松,但用英文上課,盡管講了十年了,但每次上課之前都需要認真備課。課前每位老師通讀原文教材,甚至達到背誦的程度,對發音不清楚的單詞認真查閱字典,病理學的專業詞匯很多很復雜,甚至有的老師獨自在辦公室里大聲的朗讀教材和背誦相關內容。課件的制作要求簡潔而生動,采取動畫的形式,在準備時,老師用軟件手繪圖再設計成動畫,增強感性認識,在把感性認識變為抽象的理性認識,特別是疾病的病理過程及機制的講解更多采取圖和文字結合,留學生們也不喜歡一張幻燈片里全是文字。每一張幻燈里的圖都要精心的選擇,不能畫的,就從不同版本的教材里選擇,或從網上收索,尋找最簡潔最準確最說明問題的用在課件里。
在講解時,要盡量用英語去解釋專業名詞和病理過程,如果只是一味的念英語,學生們是會罷課的。同時在授課中可能涉及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尤其病理是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連接的橋梁學科,涉及的內容很廣,哪怕只是一個概念都要認真準備,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很強,只要他沒聽過或不懂的他都要問,所以備課的過程中要自己提出問題,多想想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充分準備,才能應對留學生。如在講授腫瘤命名提到白血病,錯構瘤和畸胎瘤等,都需要簡單解釋。在十年的授課,自己也曾經被問倒過,用中文解釋很輕松,但用英語表達,沒準備,涉及到其他學科的知識真的不會,在留學生授課過程中,真正體會到“教學相長”,確實自己的英語和專業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
從備課的時間比例上看,如果第一次上課,幾乎一堂兩學時課需要一周的時間去準備,每個細節都要考慮,還要參考很多原文書,找出最貼切的語言講述內容。有人曾經說過,老師給學生一杯水,他需要準備一缸水,真的是這樣,每位上留學生課的老師都感覺到很辛苦很勞累,有的老師說寧可上十堂中文課,也不上一堂留學生的課,但上過留學生課的老師,感到這才是真正的大學課堂。
在實驗課的教學中更是注意認真細節,實驗課是近距離與學生接觸的時間,他們喜歡老師親自給他個人講解,盡管你已經給全班同學講過,講解過后,他能自己找出典型的病變,而且得到老師的認可,他會很得意,甚至全班同學要鼓掌或歡呼。在繪圖時也是這樣,每位同學畫完后都要問一問畫得怎么樣,你給他指出不足,他會立刻修改,很認真,很在意老師的評價。
在這十年里,要說失去的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得到是留學生的認可,得到了學校的認可,得到是自己在教學中不斷的進步,這就是收獲。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不斷的努力,嘗試在教學方法上還有改進,能不能也采用PBL的授課方式,許多其他院校已經在留學生教學中采用PBL授課,但我校還沒能開展,主要是師資缺乏,上課時也曾與留學生討論過,他們還是比較喜歡的,這將是更嚴峻的挑戰,在這些年的教學基礎上,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迎接這樣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吳弘萍,徐凌霄,陳國忠.我國加入WTO對高等醫學教育的影響.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5):32
[2]吳彬江,馮振卿,王心如等.醫學留學生教學改革的規則與展望.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6(1):81-84
[3]郭風勁,林建煒,劉平.PBL互動式教學模式在留學生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醫學教育探索,2009;8(7):7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