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云 解本銘 吳孟麗 金玉陽 孫艷坤 彭晶 周蕊
【摘要】為了改善機務類民航特色專業學生的能力和知識結構,培養民航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以工程過程為導向、以項目模塊為栽體的機械制圖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通過分析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現狀,探索基于工程過程的機械制圖模塊式課程開發方案、課堂教學實施步驟及評價措施,以深化機械制圖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關鍵詞】工程過程 項目模塊 機械制圖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中國民航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CAUC-ETRN-2013-21)。
【中圖分類號】TB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46-01
一、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隨著制造業信息化技術的加速,帶來了設計方式的巨大變革,傳統的機械制圖教學遠遠不能適應先進制造業的飛速發展的需求,機械制圖的教學改革一直是工科院校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內容。
面對現代工程的需求,國內各高校都展開了該方面的研究。中南大學的教學模式也進行了模塊化的劃分,但是沒有和項目結合,沒有和項目結合那么也就沒有聯系到實際的生產和設計,那么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度,只是局限于對內容進行了分塊,對于實踐中的實物認知度還是很欠缺,到了真正的工程實際中后還是難以對知識點有足夠的掌握。
國外高校在該課程的改革研究方面的做法是 :根據1995年12月由日本設計工程學會發起的“工業界對大學設計制圖的期望”的147個公司返回的問卷調查,日本武藏大學的平野重雄和東京大學的鈴木教授提出了他們對機械制圖在工程圖學中關系的看法。他們的結論是:(1)掌握圖形必須和實際實物結合才能更好的領悟;(2)實物的作用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圖形的技術特點;(3)有了實際的模型后學生更容易想象制圖的空間結構;(4)先看到機械設備的設計過程后,學生更加容易掌握設備裝配圖形。
二、《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現狀
1.傳統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通常都是按章逐節講授,學生所獲知識堆砌在一起,不利于綜觀知識全貌,也不利于發揮其學習主動性。雖然也采用了模型、多媒體課件,但最終的方式基本不變,即上課聽講,下課做作業。學生如果上課聽不懂, 作業練習中就錯誤不斷,且作業抄襲現象非常普遍。
2.傳統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制圖原理及表達方法強調較多,而識圖能力的訓練較少,忽略了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中很少與實際產品相結合,從而導致課程教學內容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
三、以工程過程為導向、以項目模塊為載體的面向機務類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體系
1.課程目標
構建新的面向未來的課程價值觀念,打破教材體系,重選內容,重構模式。通過劃分模塊,將原本空洞抽象的《機械制圖》課程分解為一一對應的具體模塊。在基礎模塊中充分利用三維造型模型庫,以三維動畫效果表達基本體、組合體,從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專業模塊中以項目帶動課程。通過裝配體展現標準件、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等內容進行討論和學習,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課程內容
機械制圖課程雖然理論性較強,但完全可以賦予它實踐性內容。采用工程過程為導向設計開發項目式教學內容的方法理論聯系實踐。實踐結合理論,比較便于組織實施和開展。也便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工程過程導向的目的在于克服學科體系的結構化內容,而有利于與工作過程相關內容的學習。
以工程過程為導向的《機械制圖》課程是由典型的工程過程確定實際工作任務,歸并成教學工作任務,最終轉化為機務類民航特色專業學生的教育教學任務。這是一個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最終到學習情景的過程。也就是把教學模式和實際生產產品的工程設計過程相結合,以項目模塊化的方式展現給學生。
3.課程教學方法
1)知識的總量未變,知識排序的方式發生變化
2)課程的模塊化劃分,將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與項目結合進行系統劃分,把傳統教材的內容按照項目和模塊重新定義和劃分。
3)以工程過程為導向讓學生在模塊技能的訓練中掌握各學習單元,即針對專業相近或不同的崗位群將機械制圖分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一、專業模塊二、提高模塊四大模塊。
4)制定工程過程開展項目式教學的基本步驟為:確定任務-制定工作計劃-實施計劃-進行質量控制與檢測-評估反饋。這樣開展教學工作.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程過程的學習機會。增強學生適應企業的實際工程環境和解決綜合同題的能力。
4.教學實踐總結
以工程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式教學,改變了僵化的、封閉的教學組織和教學管理制度,營造行業崗位的氛圍,引入工程項目實例,開展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在設計研究工程項目中學習知識,教學過程更靈活,更開放。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的權利,同時注重將綜合素質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
參考文獻:
[1]沈楓. 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華章,2011:155頁
[2]李海英. 基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高職院校《機械制圖》教學改革與探索.當代教育論壇,2010,第11期:88-89頁
[3]宋新.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機械制圖與零件測繪課堂教學實踐.中等職業教育,2012,第12期:22-23頁
[4]宋新.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整合課程改革《機械制圖與零件測繪》課程改革.教學研究,2010,第1期:59-60頁
[5]王洪英. 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現代機械制圖能力.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6,第12期:128-129
作者簡介:
侯曉云(1980.11.25-),女,講師;研究方向:機械電子、圖學的教育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