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一、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形成背景及其核心內容
真實經濟周期理論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具有豐富的理論源流和明顯的現實背景。首先,由理論來源分析,一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初,當時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波動理論及其模型遭到普遍的質疑:二是理性預期與公眾選擇理論被吸收進了現代宏觀經濟學:三是C.R.Nelson與Charlesl.Plosse提出,實際因素對于形成經濟波動的作用比起貨幣等虛擬因素來重要得多;四是一系列分析方法與分析工具的問世,也對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建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次,由實踐發展的層面來分析,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體現了供給方面的因素對于宏觀經濟的影響,成為催生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實踐佐證。再者,由西方經濟學流派的自身演進過程來分析,20世紀70年代之前,在經濟周期研究領域一直是正統的凱恩斯主義觀點占據著主導地位,該領域中主導性的觀點仍然認為經濟周期的主要產生根源在于需求方面的擾動。後來,鑒于Lucas貨幣周期理論的引領,經濟周期問題又重新進入相關研究人員的視野,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因素對于經濟周期的作用開始引起經濟學家的重視。Finn Kydland與Edward Prescott首開先河,後來通過Kvdland和Prescott以及Plosser等人的工作,外來的實際沖擊因素被引入了真實經濟周期的模型,此處引起經濟周期的主要解釋不再是需求因素或者金融貨幣等虛擬因素,而是實實在在的外來技術沖擊。這就是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主旨,它也是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相對立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重要內容。
二、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與其他相關經濟學流派在經濟周期問題解釋上的異同
具體地分析,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與凱恩斯主義的分野尤為明顯:1.凱恩斯主義各派把宏觀經濟分為長期與短期,認為在長期中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是長期總供給,而短期中的經濟狀況取決于總需求。2.經濟周期是短期經濟圍繞這種長期趨勢的變動。真實經濟周期理論首先否定了把經濟分為長期與短期的說法,他們認為,經濟周期并不是短期經濟與長期趨勢的背離,經濟周期本身就是經濟趨勢的變動。3.凱恩斯主義各派都堅持短期宏觀經濟需要穩定,都主張國家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干預經濟。而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認為無需用國家的政策去干預市場機制,只要依靠市場機制經濟就可以自發地實現充分就業的均衡。4.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認為導致經濟周期產生的沖擊主要是引起總需求變動的需求面的沖擊;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認為造成經濟周期產生的沖擊主要是引起總供給變動的供給面的沖擊。5.凱恩斯主義各學派基本上都認為市場調節機制的不完善性沖擊來臨後造成經濟周期的原因;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則認為市場機制本身是完善的,經濟周期波動并非是對經濟長期趨勢的偏離。6.凱恩斯主義各學派普遍主張政府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干預經濟,采用反周期政策減輕經濟波動。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認為,經濟波動是理性經濟主體對外來沖擊所做出的具有帕累托效應的最優反應,政府沒有必要采取措施來減輕波動,政府的注意力應該集中于技術進步率的決定因素上。
相比之下,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與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學派都屬于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因而其經濟周期理論表現出較多的一致性:1.都認為導致經濟周期產生的根源是來自于經濟體系之外的因素的沖擊;2.都強調經濟主體的預期在經濟周期形成中的作用,正是人們面對外生沖擊在一定預期下采取的經濟行為導致了經濟周期;3.都堅持新古典主義信條,認為市場調節機制完善、價格調整靈活、市場會在自然率處出清;4.都反對凱恩斯主義相機抉擇的政策主張。它們之間的分歧主要表現在:1.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學派將經濟周期的根源主要歸結為影響總需求面的貨幣沖擊,因此其理論可稱為貨幣經濟周期理論;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強調經濟周期的根源主要是影響總供給的技術沖擊。2.貨幣主義認為沖擊引發經濟周期是實際物價與名義物價發生錯誤訊號,令資源錯置所致,理性預期學派認為貨幣擾動引發經濟周期是價格信息不完全所致,貨幣供給的過度增加使一般物價上升:而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則把經濟波動看作是理性預期經濟主體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標,對總量生產函數因受到真實技術沖擊發生變化而做出的有效反應的結果。3.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學派把經濟周期看作是對經濟長期增長趨勢的暫時偏離,認為經濟波動會降低社會福利;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則把經濟波動視為自然率本身的波動而不是對長期增長趨勢的偏離,認為經濟增長與經濟波動本質是統一的。
從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與其他流派共同的差異性來看,作為其對立面的凱恩斯主義者、貨幣主義者和理性預期學派原則上都同意以下幾方面的共識:其一,經濟周期可以看作是對經濟增長的某種長期趨勢的暫時偏離:其二,經濟周期對社會來說是不合意的,因為對經濟長期趨勢的偏離使經濟處于非均衡狀態:其三,沖擊主要是對需求方面的沖擊;其四,貨幣因素對于經濟周期十分重要。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卻認為:其一,經濟周期并不是對經濟長期增長趨勢的偏離,經濟波動就是經濟長期增長趨勢本身的波動;其二,經濟周期的每一時期都處于均衡經濟狀態,都是理性預期主體面對沖擊進行最優調整的結果:其三,沖擊主要是對供給面的沖擊;其四,對經濟周期重要的不是貨幣這一名義變量因素,而是技術沖擊這一真實因素。正是基于以上不同看法,使真實經濟周期理論既有別于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也不同于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學派的經濟周期理論。
三、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理論突破與影響
真實經濟周期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重大發展,超越了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學派,成為近年來與新凱恩斯主義相抗衡的主要自由主義經濟學流派之一。它完全以正統的微觀經濟理論來說明宏觀經濟波動,是對傳統經濟周期理論的巨大挑戰。第一,通過把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整合在一起,并促使宏觀經濟學家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在經濟的供給面上。第二,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強調了宏觀經濟學流派研究的跨時間和動態的特點。第三,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用特定的模型逼真地模擬實際經濟的時間序列行為,從而為宏觀經濟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就方法論而言,真實經濟周期模型關于宏觀經濟波動的模型接近于實際的情況,使得模式分析及經濟機制變得更為現實。Kvdland和Prescott最先使用具有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學模型來解釋經濟波動,使經濟學更加向現實靠攏。真實經濟周期理論還帶來了方法論上的突破,用以Ramsey模型為代表的典型微觀主體為基本分析單位的動態一般均衡模型來研究宏觀經濟問題的研究范式,開創了新的研究途徑。
從否定意見來看,對真實經濟周期理論提出批評的經濟學家大都認為它缺乏充分的經驗檢驗,還有一些宏觀經濟學家認為技術沖擊和RBC模型所描述的傳導機制與實際經濟波動基本無關,這都是對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根本性否定。同時,真實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假設是生產率沖擊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但技術水平會後退的觀點顯然有悖于常識,然而,如果沒有反向的技術沖擊,這個理論就只能解釋經濟周期性的擴張,而不能解釋經濟衰退,這是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一根軟肋。再者,RBC蘊含的政策無效理論也使得一些在實際部門工作的經濟學家感到無所適從。
Kydland和Prescott的理論工具對于解析中國的宏觀經濟問題同樣也是非常犀利、非常有用的。盡管有人認為當前中國對沖擊的市場傳導機制還不夠靈敏,因而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對于中國經濟波動的解釋作用有限,但應當承認,將長期經濟增長理論和短期的經濟周期波動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這無疑也十分有助于分析中國長期經濟增長和短期利益間出現的矛盾。再者,探討技術因素的作用和決定技術的因素對于正處于經濟轉軌和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中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濟南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