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文化屬于群眾文化范疇,社區文化作為一個文化現象,應該具有自身的發展機制和發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在推動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進程中,要轉變觀念,加強對社區文化團體活動的有效管理,大力發展群眾文化相關工作部門的建設,大膽嘗試,社區文化活動將從分散的無序的活動走向普遍的規模的有序的活動。
[關鍵詞]社區文化;群眾文化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2 — 0057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0
[作者簡介]夏穎(1973—),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理解研究。
在當今中國,社區越來越成為城市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社會依托,社區對居民日常生活有著越來越廣泛、越來越直接的影響。尤其是憑借社區特有的時空區位與人文自然景觀興起的社區文化,更是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生價值觀念以及文化審美情趣,產生著重要影響。
一、社區文化屬于群眾文化
1.群眾文化。群眾文化是人們于職業外,一種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群眾文化是一個集合概念,它包含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事業和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等具體內容。群眾文化是人們表達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它來源于人類的生產勞動,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群眾文化是一種以群眾為主體、以社會生活為內容,具有全民性的社會文化活動,具有突出的群眾性、廣泛性和社會性。群眾文化內容豐富多樣,各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都是人們對生活樂趣的享受。
2.社區文化。社區文化是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樂為主導,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現象。城市的開闊空間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必要物質基礎,群眾性文化活動成為社區文化的重要內容。而社區文化作為特定區域內的文化集合,是廣場文化的組成部分,確切地說,是一種微型廣場文化。社區文化是社區內高度共同一致的文化,它包括區別于其他社區的獨特的行為系統、居住形式、特殊的語言或特殊的語言習慣、一定的經濟體系、特定的社會組織,以及某一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念的趨同等。
社區文化是一個特定的區域內文化的集合,是社區成員在社會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具有本社區特色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由于社區文化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種地理時空環境的考慮,從這個意義上說,社區文化是一種廣場文化,但就社區文化內容的本質屬性而言,社區文化屬于群眾文化。
總的來說,社區為群眾文化提供了一個平臺,它所呈現出來的社區文化是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與群眾文化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結合體,它不是孤立的社會現象,是一個文化的集合體。
二、發展社區文化的現實意義
社區文化是一個文化現象,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現象,社區文化是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社區文化作為一個文化現象,具有自身的發展機制和發展模式,其內部存在的獨特文化體系,以及各要素的相互關聯,都是要進行深入探究的問題。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社區文化作為群眾基礎極為廣泛的大眾文化和城市文化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構建和諧中國的今天,越來越顯現出其重要作用。同時,社區文化發展模式是對文化的發展延伸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機制。
齊齊哈爾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群眾文化歷來活躍。業余文化團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種形式的文化藝術表演遍地開花,各種類型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樣式的社區群眾文化。社區文化建設在推進城市群眾文化建設、提升城市廣場文化品味、豐富城市廣場文化內蘊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學術意義和強烈的現實意義。
以人為本,將社區文化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起來,會使鶴城的群眾文化建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比如,我們的社區文化與鶴文化、抗戰文化、流人文化等等相結合,加入了本土特色文化元素,以達到借助社區文化宣傳地方特色文化的目的。
隨著城市社區建設的發展,在鶴城的許多社區里,都建有大小不一的社區廣場。這些微型廣場錯落有致,是社區居民開展各種文化活動的舞臺。鶴城社區廣場的自然環境十分宜人,四季分明,空氣質量高。白天,社區廣場化身運動場成為人們體育鍛煉的場地,晚上廣場搖身一變成為居民們跳舞歌唱展示自我的藝術舞臺。這樣的社區廣場,成為社區居民們的“健身館”,和向外界展示本社區精神風貌的大舞臺。目前,鶴城社區文化陣地日益牢固,社區文化隊伍日益壯大,社區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群眾積極性非常高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每年由社區居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的有益文體活動,不但陶冶情操,而且大大增進了社區居民的相互了解和情感溝通。社區廣場群眾文化的構建,無疑在最貼近人們日常生活、最貼近人類心靈處,開辟了一個溫馨的公共空間,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社區組織處在整個社會的最基層,直接面對基層廣大人民群眾,社區和諧才能社會和諧,隨著城市社區建設的逐步完善,社區文化逐漸成為城市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社區文化,雖然在硬件設施上遠不如其他文化建設,但在軟件方面卻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社區文化的特質,決定了它不會走嚴格的程式化路線,但它所擁有的眾多參與者和最為自由輕松的風格,使它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成為城市群眾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推進城市設區文化建設的進程
首先,要轉變觀念,目前仍存在對城市社區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問題,對社區文化在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有些人仍然對社區文化存在一定偏見,認為社區文化,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群眾性“業余”文化活動,一種城市居民自娛自樂休閑消遣活動。這一認識使得相關部門不僅在經費投入上十分有限,對引進專業人才進入群眾文化部門工作缺乏必要的人才引進制度和激勵制度,尤其對群眾文化活動缺乏必須的引導和指導,對群眾文化團體缺乏必要的長效管理機制。由于過分注重經濟增長指標,而忽視了群眾文化活動這一“軟實力”競爭力的提升。只有充分認識社區文化事業不僅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衡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才能加速社區文化建設的進程。
對社區文化發展變化要有前瞻意識,避免思維偏向單一化,這樣才能增強社區群眾文化創新的內在動力,提高社區文化社會功能的有效發揮。隨著社會發展的多元趨向,群眾文化發展也趨向豐富多彩。今天,城市社區文化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創造生活享受生活歌唱生活的廣闊舞臺,成為群眾衷心喜愛并熱烈追求的文化活動,日益具有了獨立的文化品格。與此同時,社區文化類型形成多種類型齊頭并進的多元格局,其現代的、商業的、民族的、地方的等多種元素有機地融匯在一起,使得社區文化愈顯絢麗多姿。社區文化無論在表現形式上還是實現途徑上,都在發生轉變。社區群眾文化當然是公益性文化事業,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更多的路徑,群眾文化活動的實現也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受思維慣性的影響,今天許多人仍然把社區文化當作單純公益性文化事業,其實,若能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路,城市社區群眾文化發展或許會有更大的生機,更加廣闊的前景。
第二,加強對社區文化團體活動的有效管理。從社區文化活動的興起到迅速發展,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從整體上來說,對社區文化活動要制定出一整套規范的、明確的日常管理制度,不能讓相當多的群眾性文化團體處于放任自流的無政府狀態,還要運用相應的激勵機制對群眾性文化活動團體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大多數社區群眾文化團體都是自發組織起來的,由于對社區群眾文化團體沒有相關的激勵措施,降低了社區群眾文化參與者的積極性,不利于社區文化的有效開展。
第三,大力發展群眾文化相關工作部門的建設,吸引更多專業工作者參與到社區文化活動中來。群眾文化工作部門人員流動性大,穩定性差,往往文化水平不太高,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很多工作人員在參加工作以后,并沒有再到學校進行充電,導致自己的思想跟不上群眾文化發展的步伐,專業技能也適應不了日益發展的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不能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進行有效引導,因而要加強文化工作部門的設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
目前,許多社區文化團體在演出排練時,缺乏必要的專業指導,所需要的專業指導人員都是由文化藝術館、文化站派下去的,這些專業工作者有時要同時指導多個團體的排練工作,勢必影響排練質量甚至演出質量。而一般群眾文化部門既沒有必要的人才培養制度,也沒有積極的人才激勵機制,無法吸引更多的專業文化工作者投身社區群眾文化活動。
第四,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的幾點嘗試。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應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合理設置街道行政區域,從街道社區文化建設角度考慮,還可區別不同情況,適當歸并。這樣可以對原來幾個街道的文化設施進行統一配置,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并可集中資金建設上規模的文化中心,使不同層次的文化設施資源在新的街道區域內合理配置,從而大大提高這些設施的使用效率。反之則會出現重復建設、使用率不高等問題。二是要多渠道籌措社區文化設施建設資金,可以采取鼓勵捐贈、引導個人企業直接投資等措施,緩解街道社區文化設施建設運營資金短缺的矛盾。三是要積極探索文化設施的社會化經營管理模式。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文化產品的需要越來越強烈,需求也出現了分化,相當一部分居民對一些社區文化產品如健身保健的有償消費都能接受。因此,對不同的社區文化產品可以分類管理。對那些健身保健類的休閑娛樂性文化產品,可以采用準成本經營管理。利用現有條件,集思廣益,加大群眾文化工作部門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的投入,使開展群眾社區文化活動所需的基礎設施得到維修和增設,有了資金的投入與保障,社區文化建設的步伐才會更快。
社區文化活動將從分散的無序的活動走向普遍的規模的有序的活動,讓自發的群眾性活動與公共管理部門、基層社會組織將實現順暢對接、協調共進,社區群眾文化將得到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在培養文化骨干、指導文化隊伍建設、輔導各類文化活動等方面的進一步指導,地方文化資源將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地方文化傳統將得到更好的保護,社區群眾文化水平將得到質的飛躍,城市社區群眾文化將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演出質量和藝術水平將達到新的高度,各種藝術門類藝術品種都將在社區這個文化舞臺上一展身手。
社區小世界,文化大文章。作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將在社區文化這一平臺上,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創造文化的無窮智慧和魅力,群眾性文化活動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社區文化活動內容將從簡單的休閑娛樂,朝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多元要素發展。將普及與提高、高雅與通俗、學習與娛樂的文化活動更加有機地接合起來,城市居民將在多姿多彩的社區文化中得到物質與精神的最大滿足。
〔責任編輯:陳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