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發展背景
現代手工陶瓷茶具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制度不斷完善,人們對藝術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產生的。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極大地豐富,不僅表現在物質上也表現在人民的精神上。人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也增加了追求不同精神需求的時間和機會[1]。人們積極追求精神上的放松,越來越多的人對茶藝產生興趣,促進了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市場擴大。
當代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社會中政治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國民生活安定,文化藝術事業繁榮發展。人民對手工陶瓷茶具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僅僅是品茶的工具,而是上升到了把手工陶瓷茶具作為藝術收藏品的行列,對手工陶瓷茶具的設計審美有了更高的要求。
當下是數字化的信息時代,是一個世界各地各民族文化相互交織的時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在進行著充足的交流和激烈的碰撞。我國要保持幾千年來優良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既需要吸收世界先進文化,提高國家民族文化的時代性,也需要保護傳統文化,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一種重要形式就是文化藝術品的交流。這要求手工陶瓷茶具的設計審美必須能夠適應現代文化的需要。要求對手工陶瓷茶具的設計不斷進行創新,設計出能夠符合現代人民文化精神需要,并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手工陶瓷茶具[2]。
二、 現代手工陶瓷的藝術延伸
茶具在中國歷史早期是一種普通的器具,與食具、酒具等作為中國普通的飲食用具,之間的具體分類不明顯,茶具、酒具和食具有混用現象,隨著歷史的發展和人民對茶藝的研究,茶具逐漸成為一種獨特的飲茶器具。并且和中國傳統茶文化一樣,茶具也有了文化內涵和藝術延伸。手工陶瓷的茶具又因為手工制作這一體現人類最初智慧的器皿制造方法而有了新的含義[3]。現代手工陶瓷茶具較容易的體現當代文化的特征,是一種良好的文化藝術載體。現代手工陶瓷茶具還能夠較為直接的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現代手工陶瓷茶具在外形上隨著發展在不斷地變化,但是手工陶瓷茶具的制作原料一直都是傳統工藝的原料,制作工藝雖有發展也是在傳統基礎上改進的。所以說現代手工陶瓷茶具依然不是現代社會工業量產的快捷藝術品,而是有著豐富中國文化內涵的精美藝術品。現代手工陶瓷茶具在不同文化沖擊的時代中仍是可以體現中國傳統思想——人與自然和諧的傳統精髓的載體。
可以說現代手工陶瓷茶具是傳統藝術的延伸,也是時代氣息的集中體現。在現代藝術文化領域[4],仍可以滿足現代人對文化藝術的需求,甚至能夠在現代人需要的文化藝術水平上有較大的延伸。
三、 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取向
(一)現代手工陶瓷茶具與傳統文化
茶具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其文化內涵是不斷完善的,傳統文化在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體現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保留下來的絕大多數都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現代手工陶瓷茶具需要結合的重要的文化。目前的世界文化雖然是相互影響和滲透的,人民對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取向與傳統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區別。可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造成了人民對現代社會手工陶瓷茶具中的傳統文化不能割舍的情結。現代手工陶瓷茶具能夠體現的藝術審美要與傳統文化精髓結合,并進行一定的改善,可以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對手工陶瓷茶具的需要。現代手工陶瓷茶具設計要進行合理的藝術延伸、藝術創新,還要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民族精神。進一步的要求是符合當代社會人民的內心追求。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種傳統思想運用到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設計中反映“天人合一”的思想。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設計審美不能脫離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手工陶瓷茶具審美結合,這種審美取向仍會是現代手工陶瓷的重要設計思路。
(二)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時代發展。
隨著人們對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取向在不斷變化,手工陶瓷茶具創作藝術特征也隨之發生變化。現代手工陶瓷茶具的設計審美取向要求陶瓷茶具設計藝術美感能夠與現代建筑及家具和諧搭配,但是現代手工陶瓷茶具不僅是茶藝使用的器皿,還是一種藝術品,人們對藝術品的要求要有個性與新穎性,所以陶瓷茶具不能死板的一致,要體現人們對現代手工陶瓷茶具個性的需要,在茶藝使用手工陶瓷茶具過程中能讓使用的人體會到茶具帶來的舒緩與寧靜。
手工陶瓷茶具的創作設計思路和創作手法創新對于手工陶瓷茶具的發展意義巨大。手工陶瓷茶具是工匠通過手工制作的藝術品,陶瓷茶具制作者在陶瓷茶具原材料的創新,對陶瓷茶具功能的體現和審美的表現有重要作用。手工陶瓷茶具創作者要及時了解社會對手工陶瓷茶具的認識和需求,研究新的創作手法,更新設計,體現陶瓷茶具或活潑、或寧靜、或粗獷的文化內涵。積極創新在陶瓷茶具創作中加入新鮮的審美觀念[5],挑戰對稱美和完整美等傳統審美觀念,擴大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范疇。創作理念及時更新,了解時代藝術特征,明確時代藝術大環境下的社會審美取向。對手工陶瓷茶杯、茶壺的材料,數量組合、造型等不同角度進行改善,在傳統審美取向下向外延伸,不局限于傳統角度,重在體現手工陶瓷茶具的新穎別致,個性突出。符合時代審美要求,在蓋鈕、壺把、壺嘴等細節方面創新,發展新樣式,注重整體。不同的燒制手法也對陶瓷茶具外表形態、壺體品質有重要影響,隨科技的發展,新式燒制方法如:熏燒、蘇打燒等方法,使手工陶瓷茶具在外形、色澤、光亮度上有了很大的豐富。突破了手工陶瓷茶具的種種局限,增加了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角度。
結語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經濟和文化背景,人們對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水平也不一樣。社會發展意味著人們對手工陶瓷茶具的審美要求不斷增加,越來越重視陶瓷茶具的藝術性。手工陶瓷茶具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和新時代人們需求的雙重載體。設計創作仍要堅持傳統文化,進行傳統文化精華的傳承,并在材料、工藝、手法上推陳出新,體現當代對手工陶瓷的多層次的審美取向。
參考文獻:
[1]戴學鋒.利用工藝品手工制作發展文化旅游的設想——北京市崇文區文化旅游的戰略選擇[A];《民族遺產》(第一輯)[C];2008
[2]張琦.品茗方式對我國傳統陶瓷茶具形態設計的影響性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
[3]霍帥.現代手工陶瓷茶具設計的審美取向[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0
[4]毛穎穎.茶界泰斗張天福細談茶經[A];福建省茶葉學會張天福茶學研究分會成立一周年紀念文集[C];2005
[5]李璐.陶瓷茶具包裝裝潢通感設計運用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
【吳學文,福建省德化縣錦福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