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手工課目前作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等專業的必修課程得到了廣泛認同和推廣,它既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升職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又是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美育意識,提高審美能力的必要形式。但在美術專業學生中開設手工課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存在認識的誤區。在師生中存在輕視手工課的現象,殊不知在以應用型人才需求為主的市場導向面前,培養出技能型、技術性人才,才是辦學的出路所在。因此,在高職高專層次的美術專業學生中開設手工課程具有現實的教學價值。
一、當前美術高職手工課的現狀
(一)課程地位現狀尷尬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用人單位用人理念已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由重視學歷轉向注重操作。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現實也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F階段我國高職美術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課程設置和教育目標都有針對性地做了非常細致的安排和調整,有的學校為培養應用型人才還做出了很有特色的成績。但是高職美術院?;旧隙歼€沒有擺脫以往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十分注重教師的“教”,而忽略學生的“學”(這里的“學”更多是指主動地學,而非被動地學);注重傳統美術理論和繪畫技法的學習, 而忽視了美術與實際運用結合的學習。在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狀況下,這種理念顯然是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要求。近年來高職美術生的手工課也引起了廣泛重視,很多院校在高職美術學生中開設了這門課程。雖說發展得也十分迅速, 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高職美術生的手工課程教學還需進一步的探索。 比如: 對待手工課的重視程度、課程設置方面、教學方法上等, 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更多的是模仿初等教育專業手工課的教學模式, 無法體現高職美術教育本身的特色, 因而還不能很好地培養適應應用型需求的高職美術畢業生的要求。
(二)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職美術專業手工課的教學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及時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第一,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夠靈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第二,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和實際應用存在差距,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第三,目前手工課程地位尷尬,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時間安排太少,老師教學時間緊,有教無學的時間,導致學生課堂親自動手的機會較少;第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很難在傳統的手工課教學中得到合理廣泛的應用。只有走出對手工課程的認識誤區,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學生增強對手工課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動手能力,找到專業學習與實際應用的結合點,才符合應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社會對美術高職學生的專業學習要求。
二、當前美術高職生開設手工課的必要性分析
美術高職學生的手工課程是美術知識的綜合,在美術高職學生中開設手工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可以培養和檢驗學生的動手能力
應用型人才不僅僅要儲備大量的知識,關鍵在于能否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富有創造性地加以應用。學生通過實際學習熟練掌握折、剪、編、刻、撕、刺繡、纏繞等手工基本技能, 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創新再現思維構造,完成由抽象到具象的演化過程,從而有效地訓練動手能力。
(二)可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手工課程是貼近現實和生活的造型藝術,從材料的選擇、作品的構思以及造型設計而言都不能脫離我們對生活、自然、社會的洞察, 指導學生學會從大自然、身邊事物中尋找創作素材,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手工材料,尋找各種藝術造型和美的表達方式, 才能進行藝術創作, 才能開展在實際的動手中進行藝術造型實踐活動,每次藝術創作能逐漸培養起學生的觀察和發現藝術美的能力,敏銳的觀察力是學生進行美術專業學習所不可或缺的。
(三)可以訓練和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教師在施教過程中通過開展觀摩、藝術作品欣賞和認真組織教學等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作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在快樂中體驗藝術的魅力,以愉悅的情緒去完成構思的每一件手工作品, 并養成在藝術制作過程中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 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然會在手工作品的創作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訓練和提高。
(四)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需要在欣賞與評價中形成,這是美術工作者的一項職業能力質。手工課程的教學, 要求學生進行藝術制作之余,還得學會欣賞美, 只有懂得對美的欣賞,才可能去創造更多美的作品。手工課上要讓學生學會欣賞優秀的手工作品,激發學生手工創作的熱情,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引領學生審美的過程。欣賞中教師通過分析、評論等活動, 逐步教會學生學會評價藝術品的方法,通過實際欣賞與評價活動教會學生去評判手工作品的優劣。
三、當前美術高職生手工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為更好更有效地發揮手工課的教育教學功能,解決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體會和感悟,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工作。
(一)切實轉變觀念,提高對手工課程教學地位的認同
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美術就應該畫得棒,而認為手工課是輔助課程,可學可不學,學好學壞無所謂。這給手工課教學帶來了很多問題,老師在教學中覺得沒有成就感,得不到認同;學生沒有積極性,很難認真學習,效果不明顯。導致手工課程境地很尷尬,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首先在思想層面解決認識問題,切實轉變手工課認知觀念,提高對這門課的重要性認識,才能解決學習思想根源上的問題。
(二)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要做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首先要根本改變過去過分強調理論知識傳授或過分注重操作的做法。過去在手工課程教學中,沒有很好地處理理論與運用的關系,無論是過于強調理論還是忽略理論,還是只講操作都是不合理的。其次要改變學生傳統學習模式,使之由要我學習轉變到我要學習的狀態,學習角色不轉變,手工課教學很難在教學效果上有大的改觀。
(三)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增強課程生動性
教師通過借助先進的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逼真的情境,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知識構建”,既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又有利于學生視野的拓寬。教師是手工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學生的主體性知識構建是教學的中心,其落腳點在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以及其他多種材料、工具,制作過程中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體驗手工學習的妙趣。
(四)密切課程與生活的關聯性,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實用性是美術高職手工課程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不能學以致用,手工課就失去了開設和存在的基本價值,要體現實用就必須做到手工課教學的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在傳統的手工課教授過程中,存在教師的教學內容死板,與生活聯系不夠緊密,教學方式單一,不太實用,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就不會高。如果教師能在教學內容上做到緊密聯系生活,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增強趣味性和實用性,就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實現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相結合,在應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更好地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方桂.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的創新教學[J].藝術科技,2013(6)
[2] 姜寧. 淺談我國的高職美術教學的問題和現狀[J].青年文學家,2013(7)
[3] 劉 芳. 淺談現代手工教育的功能[J].2001(1)
[4] 徐紹田. “高職”美術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2003(3)
【王世琴,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