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數字圖書館體利用先進技術構建數字圖書館的基礎技術平臺,并整合圖書館傳統業務管理系統和各類數字資源,形成完整的數字化資源體系和資源服務平臺。新興的數字圖書館不僅提供圖書館傳統數字服務,更尋求新的自助式服務模式,更好為讀者提供真正的數字化服務。數字圖書建設包括了傳統業務建設、數字資源建設、應用系統建設幾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各應用部分不是獨立存在的,各部分即可以獨立存在,也能夠耦合在一起,提供數字圖書館整體化的應用與服務。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2 — 0122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15
[作者簡介]楊俊鵬(1974—),女,黑龍江克東人。副研究館員,管理員,主要研究方向:圖書館學、圖書資料。
一、數字圖書館發展的背景
公共圖書館是藏書、目錄、館際互借和業務研究、交流的中心,擔負著為科學研究服務和為大眾服務的雙重任務。如何提高閱讀質量,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內容和更便捷的體驗,是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新興的數字化圖書館不僅提供圖書館傳統數字服務,更尋求新的自助式服務模式,更好為讀者提供真正數字化服務。數字化圖書館作為傳統圖書館在信息時代的產物,將數字圖書館將成為未來社會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樞紐。
過去的圖書館是被動地等待讀者前來借書,而自助服務模式則追求“書往讀者眼前推、報向讀者身邊送”的新圖書館概念。新型數字圖書館不僅提供數字資源,而且通過人與知識的融合為用戶營造一個和諧的知識生態環境,提供更高層次的知識服務。這需要充分運用語義Web、網格和本體等知識技術,對分布異構的海量信息資源進行全面高效的知識發現與獲取、組織與整合、開發與利用,根據用戶應用環境和實際問題智慧化的提供被結構序化的知識資源服務,并最終使用生動的方式展現、互動起來。
我們不拘泥于單純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思路,而要將新型社區化圖書館與數字化閱讀統籌結合起來,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納入到數字大社區的總體服務上來,數字圖書館作為數字閱讀的一部分內容,而數字閱讀又是數字大社區的一方面體現。
二、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的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將圖書館及機構單位建設風貌、通知公告、文化培訓、講座活動通過更新穎、更具科技感的方式展示出來是目前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關注的重點。
OPAC聯機公共目錄查詢是圖書館向用戶提供的電子目錄查詢服務,是用戶檢索和使用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一種重要手段。
圖書館綜合查詢實現與OPAC系統對接,通過觸摸屏可以查詢圖書館館藏紙書詳細情況。通過觸摸屏和OPAC的對接,使讀者能夠完成在觸摸屏平臺上的查詢、瀏覽館藏、預約等功能。讀者可以通過訪問館藏OPAC系統,達到通過OPAC系統能夠檢索到書目信息和文摘的目的,所需的書目記錄可以發送到讀者手機上,方便讀者進館找書。同時可有效避免超期罰款,提醒讀者借閱預約已到的書刊,回答讀者提出的問題,幫助圖書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三、數字化圖書館的功能
檢索作為數字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應該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的查找需求,讀者用戶能夠在數字圖書館包含的所有資源中進行檢索。
統一檢索功能是指對本館的各種異構資源采用統一的檢索界面和統一的檢索語言,實現對所有館藏電子資源跨庫跨平臺檢索,為用戶提供電子書、期刊、論文、外刊、外文論文和館藏圖書的同構統一搜索服務。
數字化圖書館是一個數字資源集中存儲、資源共享的大型信息網絡系統。
四、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內容
數字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功能的擴展。數字圖書館包含了三大要素:數字化支持技術、數字化資源和數字化服務。數字圖書館形式由實體圖書館與虛擬圖書館兩部分組成,具有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遞網絡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識化、信息實體虛擬化、信息服務現代化等基本特點。數字化圖書館基礎業務工作上要實現的功能是實行圖書館傳統業務工作的自動化、網絡化。
數字圖書建設包括了傳統業務建設、數字資源建設、應用系統建設幾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各應用部分不是獨立存在的,各部分即可以獨立存在,也能夠耦合在一起,提供數字圖書館整體化的應用與服務。
從具體應用來講,數字圖書館建設內容為:
1.構建圖書館業務管理平臺
(l)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管理系統
實現圖書館業務自動化和辦公自動化等的管理,在滿足館內日常業務工作同時,實現傳統資源同數字資源的整合,并通過數字圖書館門戶網站提供給讀者整合的資源。在業務系統之上,實現聯合協調采訪、聯合編目、聯合目錄、通借通還等具有特色的聯合服務。
(2)讀者個人數字圖書館門戶系統
讀者個人數字圖書館門戶將傳統的服務和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整合了,并提供給讀者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能夠將用戶感興趣的信息主動推薦給用戶。系統能夠通過記錄和分析讀者(個人或團體)的個人信息和關鍵行為,識別出用戶的各種特征,建立起相應的用戶模型,并根據這一模型,主動搜集用戶所需的專題資源,向用戶推送潛在的有用信息,利用建設門戶網站平臺功能,達到建設數字圖書館門戶的要求。
讀者登錄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是數字圖書館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層門戶,讀者一次登錄后,可以直接獲取閱讀圖書館的所有數字資源,不用在多個資源間重復登錄。
(3)圖書館門戶網站建設系統
利用圖書館門戶網站建設系統可以對門戶主頁的版面和內容進行管理、發布。管理人員不需要知道網頁編寫就可以構建圖書館的門戶網站,整個體系是全動態框架結構,并能夠與各種資源簡便結合。對于購買的一些商業數據庫,利用跨庫檢索平臺整合在一起,提供服務。
建設“跨平臺、跨庫資源檢索系統”,對現有的館藏數字資源、書目數據等進行系統整合,為讀者提供一站式數字資源檢索服務,通過使用圖書館發放的借閱證證號登錄統一界面即可查詢到所有館藏資源的信息,可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數字資源服務。提供全市書目OPAC的一站式虛擬聯合目錄檢索,能夠查詢國內其他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圖書館特色文化資源,圍繞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相關專題組織,建設獨具特色的圖書館文化資源。
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向市民提供多媒體遠程網絡教學和自主學習服務。讀者憑借閱證號遠程登陸,通過計時學習、自我測評、在線交流等形式,達到自學提高自身素質的效果,使學習網資源與數字圖書館資源交互使用。數字化圖書館和學習網管理平臺共用,便于管理員資源加工、數據信息統計、用戶信息管理及使用情況統計。數字化圖書館與現有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查詢整合,實現讀者的統一認證,不需要做任何加工,讀者查詢圖書館文獻目錄時能夠自動推薦相關課程,讓讀者能夠有效利用到學習網的資源。
數字資源加工平臺對原始資源進行掃描、導入、加工、標引、提取元數據等工作,建立一個可管理、發布的數字資源系統。
Web虛擬參考咨詢系統是一個異步異地的交互式咨詢系統,既有檢索功能的問答型、非實時型參考咨詢庫,也應具有實時的文字、音頻、視頻互動型咨詢。
實現數字圖書館和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提供的傳統業務、服務的集成,實現圖書館群的文獻資源共建共享、通借通還,構建與數字圖書館應用相適應的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在滿足基本圖書館業務的功能下提供電話、短信、手機門戶服務,與RFID系統共同建設智能圖書館平臺。
數字圖書館實現了跨庫檢索實現數字資源的一站式檢索,讀者遠程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實現讀者互聯網上訪問受圖書館內IP地址限制及賬號限制的數字資源,并可以限制每個讀者的訪問流量輔助版權控制及分析讀者的基本行為。
2.構建數字資源加工、管理和發布平臺
(l)資源加工系統
遵循數字資源加工標引的行業標準,滿足圖書館開放服務需求,實現對多種類型資料的資源加工,實現統一發布。
(2)基礎數據管理和資源發布服務系統
主要包括數據庫系統、數字資源的動態發布和檢索提供、圖書館資源訪問網站,以及自建特色數據庫的平臺環境和對歷史數據的平滑遷移等。
(3)資源發布系統
遵循數字資源加工標引的行業標準,滿足圖書館開放服務需求,實現對多種類型資料的資源加工,,實現統一發布。其中,基礎數據管理和資源發布服務系統主要包括數據庫系統、數字資源的動態發布和檢索提供、圖書館資源訪問網站以及自建特色數據庫的平臺環境和對歷史數據的平滑遷移等。
五、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技術實現和技術路線
技術先進并不是數字圖書館建設追求的最重要目標,但數字資源的加工、管理和發布服務,必須達到當前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先進水平,并符合IT技術發展進步的方向,如操作系統平臺無關性(系統能夠跨平臺操作)、系統可伸縮性(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智能高效的跨庫檢索技術、與異構系統通訊和連接、對Web Services技術的支持、提供開放接口利于二次開發等等。
數字圖書館體系可以采用C/S和B/S架構,軟件系統的主要部分采用B/S架構,使用Java技術,遵照J2EE標準,三層體系結構,支持跨平臺,滿足安全性和系統可伸縮發展的需求,以符合IT技術的發展潮流,B/S架構是取代C/S架構的一種新的軟件體系架構,應用于數字書館的建設中才能保證其先進性。
通過強大的信息傳播和服務模式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將為讀者提供擁有多種媒體介質文獻、多種語言、全文檢索的信息資源場所,并不斷地綜合最新的科技動態、新科技和新學科的發展趨勢,對讀者進行信息資源的引導和導航。
〔參 考 文 獻〕
〔1〕陳非.淺論圖書館服務創新〔J〕.城市經濟雜志,2004,(02).
〔2〕傅安平.創新:邁進新世紀的圖書館管理〔J〕,圖書館,2002,(01).
〔3〕范并思.論加強公共圖書館問題研究〔J〕.圖書館,2000,(06).
〔4〕王茜.推動服務創新,加快公共圖書館發展〔J〕.圖書館,2008,(06).
〔5〕楊桂華.論知識經濟社會中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中國科技信息,2005,(09).
〔6〕 程亞男. 公共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的基本原則解讀
〔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05).
〔7〕 中國圖書館學會, 國家圖書館. 中國圖書館年鑒
2010〔M〕.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1.
〔8〕 陳華. 對圖書館免費開放幾個重要問題的思考〔J〕.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09,(04).
〔9〕陳雅,譚華軍,鄭建明.圖書館個性化服務中的Web日志分析技術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1,(07).
〔10〕 溫小明.美國社區圖書館的特色化服務〔J〕.新世紀圖書館,2008,(05).
〔11〕 金小璞.漢密爾頓公共圖書館〔J〕.深圳通訊,
2007,(03).
〔責任編輯:譚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