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要:如果說黎錦暉是中國流行歌曲創作先驅的話,那么陳歌辛則是繼其之后又一位代表性人物。在其短暫的一生中,曾先后創作出了二百多首作品,其中的經典之作直到今天還在廣為流傳。鑒于此,本文從其流行歌曲創作的特色談起,并對其多方面的意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陳歌辛 流行歌曲 創作特色 價值意義
一、陳歌辛流行歌曲的創作特色
(一)多樣化的題材
題材無疑是作品的基礎。作為陳歌辛來說,其創作視角是十分廣泛的,并沒有將流行歌曲的創作局限于“愛情”這個狹小的圈子里,而是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如歌頌繁花類的玫瑰和薔薇,贊美春天到來的《春天的降臨》、反映上海人民日常生活的《上海的早晨》,還有對當時社會現實予以揭露的《三輪車上的小姐》等。這種題材上的廣泛性,顯示出了陳歌辛對流行歌曲的獨特認識,即其本身并不是將流行歌曲視為“靡靡之音”的,而是一種真正的藝術創作。作品涉及到的方面眾多,也就自然給了觀眾以更加多元化的藝術感受,并能夠引導著人們通過歌曲,對情感、人生和社會有所思考和感悟。
(二)舞曲化的風格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灘,被稱為是“十里洋場”,因為上海是當時中國受到西方侵略最為嚴重的地方,整個城市中租界林立。人們在當時社會環境下十分惶恐,想要逃避和麻醉這種情緒,于是舞廳就成為了當時夜上海的標志。也正是在這種影響下,包含陳歌辛的作品在內,當時的很多流行歌曲都具有鮮明的舞曲化風格,如探戈風格的《初戀女》、桑巴風格的《歌女之歌》、圓舞曲風格的《春天的降臨》和狐步風格的《薔薇處處開》等,都在當時舞廳里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適應了當時的需要。雖然人們沉迷于舞廳的燈紅酒綠中并不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和行為,但是富含舞曲特色的流行歌曲的傳播卻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其更像是一張張相片,真實記錄了當時上海的發展狀況和人們的生存狀態。
(三)藝術化的追求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還有一種和流行歌曲并行發展的歌曲形式,那就是藝術歌曲。在今天看來,兩者之間的雅與俗差異是十分明顯的。但是在陳歌辛的流行歌曲創作中,卻有著明顯的藝術歌曲風格。比如《初戀女》、《永遠的微笑》等,都具有鮮明的藝術歌曲特征。這些作品以表現人物的內心變化為主要內容,并對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藝術修養有著較高的要求。一般水平的演唱者,是難以表現出作品深刻情感的。因為當時歌曲傳播的需要,陳歌辛并沒有給這些作品輔以鋼琴伴奏部分,但是在李香蘭、周璇等著名演唱者的精心演繹下,還是給人以與眾不同的感受。這種藝術化的風格,也是陳歌辛的作品能夠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陳歌辛流行歌曲創作的價值和意義
(一)承前啟后的橋梁
在21世紀的今天,回望中國流行歌曲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這一過程是十分坎坷的。而以陳歌辛、姚敏、嚴華為代表的創作者們,則起到了一種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1930年前后,中國流行音樂的先驅黎錦暉就已經不再創作流行歌曲,而陳歌辛則沿著黎錦暉探索出來道路繼續前行,并越走越遠,越走越寬,直至迎來了中國流行歌曲發展歷史上的第一個頂峰時期。所以陳歌辛和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中國早期流行歌曲創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繼承了黎錦暉等人在創作方面的經驗,又根據當時實際環境進行了多方面的創新,在中國流行歌曲的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當我們回顧或審視中國流行歌曲發展的時候,理應給與陳歌辛和他的作品以充分的重視。
(二)廣泛深遠的影響
陳歌辛的眾多作品,不但在當時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而且對周邊地區的音樂創作都有著深遠的影響。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社會環境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原因,大陸的流行歌曲并沒有延續之前的發展勢頭,而香港和臺灣則接過了這支接力棒。由上海來到香港的李厚襄、王福嶺、姚敏等人,將中國早期流行歌曲創作的技法和經驗傳給了香港的創作者,涌現出了顧嘉輝、冼華、劉宏遠等后起之秀。所以香港一些流行歌曲的創作,無論是在創作理念還是創作形式方面,都對陳歌辛等人的作品進行了充分的借鑒。而且當時在香港流行歌曲創作中擔任錄音師的,幾乎全是菲律賓人,多數都有著在上海舞廳演奏的經歷,而經過他們的傳播,早期的流行歌曲在東南亞一代也是廣受歡迎。所以說,陳歌辛等人的作品,是有著廣泛而深遠影響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正是當今香港流行音樂文化的啟蒙。
(三)歷久彌新的藝術價值
評價一部藝術作品的價值,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看其流傳的時間?;蛟S陳歌辛自己也沒有想到,其作品能夠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廣為傳唱,表現出了一種歷久彌新的藝術價值。今天流行樂壇上的眾多知名歌手,都曾經翻唱過其作品。如鄧麗君翻唱過《東山飄雨西山晴》,
蔡琴和王菲翻唱過《夜上?!?,費玉清、張惠妹翻唱過《鳳凰于飛》等,給人以百聽不厭之感。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在于,在流行音樂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些作品和今天的一些庸俗、劣質之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流行歌曲的創作樹立了一個標桿,對什么才是真正的流行歌曲做出了詮釋,這也是其藝術價值的又一種體現。
綜上所述,正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面對當前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流行音樂文化,是不應該忘記百年前諸多前輩們所作出的貢獻的。陳歌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其在中國流行歌曲發展初期所創作的諸多經典,直到今天還在散發著奪目的藝術光彩。但是從當前相關的研究情況來看,其人其作一直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也希望本文的粗淺研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之前的諸多觀念,給相關研究者以啟示和借鑒,使陳歌辛和他的作品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艾以.音樂家陳歌辛的最后歲月[J].炎黃春秋,2010,(08).
[2]黃玉昌.浦東走出來的音樂大師陳歌辛[J].浦東開發,2009,(03).
[3]驥江叟.音樂天才陳歌辛[J].北方音樂,2006,(06).
[4]辛豐年.讀陳歌辛歌集有憶[J].北方音樂,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