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關鍵詞】化學教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71-01
人都是在具體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而知識又是在一定的背景中獲得的,在不同的背景中獲得的知識對學生的發展影響是不同的,經常在圍繞問題開展討論甚至師生間爭論的活躍的課堂氣氛背景中獲取知識的學生,會得出提高學習成績的經驗是獲取知識不僅要識記,更重要的是要能主動思考知識點得來的原因,因此,一節好課并不僅僅是把知識講透、講細、講深,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去求知,將學習延伸到課外,在廣闊的社會中運用課堂上所獲得的能力、方法而獲得更多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教學目的、任務明確具體。
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級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組織一堂課,首先要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目標任務是教學的綱,教學目的、任務一要具體明確,二要全面恰當,在知識技能方面明確哪些應該理解,哪些應該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過哪些內容、活動或練習,培養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課,一方面有主要的一兩項目的。如學習新知識,或進行某種技能訓練。同時,要全面考慮發展雙基和教育的各項任務以及能力的培養,如何貫穿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例如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要求教師不僅做好實驗,還要教給學生如何觀察實驗過程和結果;要培養學生的技能,就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掌握相當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和方法,以適應實際需要,防止出現教學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創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愉快狀態下心智發揮能力要遠遠超過心情受壓抑緊張狀態下。為此,教師在教育的主陣地課堂上要努力創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沖破心理上的枷鎖,自由聯想,暢所欲言。刻板劃一的教學秩序只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化學作為一門新學科,我要求自已在很短的時間內叫出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名字,課余時間經常詢問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交換意見,師生間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式的融洽關系,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并想方設法從不同角度只要是合理的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以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闡述自己的觀點。要在學生中形成一種共識;不怕見解錯,就怕沒見解;不怕問題提得不好,就怕沒問題。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所犯錯誤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導學生對所發現問題展開討論。教師要設計好討論的問題;討論的問題要體現知識的連貫性和深刻性。同時,老師還要做好有效的調控,使討論始終處于寬松的氣氛中,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智力從“常態”躍遷到“激發態”。努力營造有疑問、有驚訝、有爭論、有競爭積極認知活動和肯定的情感意志活動,和諧的、生氣勃勃的化學課堂氛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問題”的情境,讓學生有需求感、好奇心,激發思維。
“問題”是指學生迫切希望獲得解答的關于教師的提問。“問題的情境”是指教師為引導學生解決疑問而精心設計的具體問題。情境設置要達到使學生原有知識與必須掌握的新知識發生激烈的認知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疑問,由疑問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去思考,即能形成“憤”與“悱”的情境。一般我從這幾方面創設問題的情境。
1.用有趣味的導語設疑創境
即把情境化問題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展示給學生。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人們感興趣東西都容易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結合課堂內容,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說明所學知識在工農業生產中的運用,以激發學生的需求感、好奇心,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用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語言使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容易被學生接受。
例如:用“鬼火”、“天火”引入自燃。又如;有句成語叫“點石成金”,給你一塊石灰石,你能使它變成金子嗎?從而導入質量守恒定律。
2.用探究性實驗設疑創境
化學實驗能以鮮明、生動、直觀的現象與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探究的動機。
如;在討論微粒的運動性時,教師創設如下情境;在燒杯A中裝入20ml蒸餾水,滴入場2~3滴酚酞試液。讓每一個同學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無色的的。在燒杯B中裝入10ml濃氨水。用一只大燒杯把A、B兩燒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右圖)。過幾分鐘,同學們看到了小燒杯A中裝的溶液變成紅色。
問題;通過以上實驗現象觀察,你能得到結論?
學生對上述現象的看法不一,往往提出如下的假設:
(1)杯A中滴入的滴酚酞試液要過一會兒才能變色,與燒杯B無關。
(2)燒杯壁上沾有某種物質,散發出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與燒杯A中的溶液接觸,使其變紅。
(3)燒杯B中的濃氨水散發出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溶解到燒杯A中的溶液中,使溶液A變紅。
四、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能力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更能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課的興趣。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打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更好的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增設疑問,巧解懸念,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積極配合課堂實驗教學,主動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中學生正處于一個求知欲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階段,因而多媒體具有的聲、光、 電的綜合刺激,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注意。一些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演示實驗,以及在現有的條件下無法完成的經典實驗,則可以通過電腦模擬來實現,幫助解決問題。如:分子的擴散作用、中和實驗等,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再例如:NaCl的形成過程,通過動畫的形式演示出來,學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Na是如何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而Cl是如何得到最外層電子,形成陰離子。傳統的教學只能從書中看到圖片,而利用多媒體實驗教學,可以創設情景,播放動畫展示,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高速或緩慢的實驗過程可以通過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緩慢地觀察實驗中的高速反應變化,還可以使學生快速地觀察到緩慢的反應變化,從而使學生準確地感知觀察到的細節。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要以化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為學生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有著廣泛的聯系,對于我國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